资产评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2-11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春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国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开出的“调理验方”,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供需错配问题的根源在于价值紊乱,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自然资源的价值不能正确体现,环境要素价格在中国长期被低估,导致资源错误配置,加剧产能过剩。资产评估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服务行业,在价值发现、价值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与专业人才,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必要、急需的专业服务。资产评估行业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前瞻性,强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和市场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和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能力再创行业辉煌。
自2015年年末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开展创新。中国经济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避过“中等收入陷阱”等障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了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海内外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国家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 年11 月10 日、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12月18日,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做出了全面部署。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当前财政工作的一个发力点。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5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原因,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
对资产评估行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资产评估行业应当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要着力解决好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推动行业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增长新常态下的必由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不再是单纯的国内问题,而是与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紧密连接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扩大投资”这剂“西医猛药”不仅效果锐减,还带来很多副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开出的“调理验方”,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突破瓶颈、转型升级必然的选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经济活动可以分为需求侧和供给侧,从供给侧来看,生产能力由资本、劳动、资源、技术和制度构成。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创新,我们已经认识到,经济增长受生产能力制约,供给侧创新是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文明程度一步步提升的重要力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学派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经济学著作《论政治经济学,或略论财富是怎样产生、分配和消费的》,作者萨伊在书中提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经过李嘉图和穆勒等人的发展和总结,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逐渐形成,并在一些国家一些时期实际指导了经济政策。
20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滞胀”泥潭,同时存在税率过高和价格管制等结构性问题,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主导了一系列供给侧改革,主推减税,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使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回归繁荣。同时期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针对英国的经济困境也采取了针对供给侧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学者在理论方面以“问题导向”,在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把需求侧与供给侧充分打通,侧重点放在供给侧的全面深入分析认识上,发展了供给学派理论,提出要在供给侧进行改革,破除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的供给约束与供给抑制,通过全面的制度改革化解制约,释放经济社会潜力,提高经济增长活力。
(二)坚持“问题导向”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07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逐年下滑,GDP同比增速从2007年的14.2%先是下滑到2009年的9.2%,然后在大规模投资刺激下,回升到10.5%,接着开始单边下滑到2015年的6.9%,与2007年相比,增幅出现了腰斩。投资增速持续下行,进出口增速和贸易顺差也处在下降通道。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按照“拉内需”的思路,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应急性政策,例如,2015 年以来央行5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万亿,但社会投资依然萎靡,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暴露了一系列明显的供需错配问题:
1. 有效需求旺盛与无效产能过剩并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需求不足,而在于供给侧无法提供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同时制造了大量无效供给,形成了产品滞销,库存高涨的困局。如目前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
2. 短期的价格波动与长期的价格扭曲并存
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原因,一些领域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扭曲,市场没能解决供需错配,反而加剧了价格波动。如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老百姓形象地总结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新鲜名词,调侃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无奈。但与此同时,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却出现国产粮价和进口粮价倒挂愈演愈烈的现象,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披露,目前,广东港每吨国产玉米、大米、小麦分别比同品种进口完税价高出750元、900元和500元左右,玉米价差甚至一度超过1000元。实行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导致国家掌握粮食库存太多,粮食主产区有效仓容不足,特别是东北地区收储矛盾突出,严重扭曲了市场和价格,抬高了国产粮价。国产粮价和进口粮价倒挂,不仅导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也引发了粮食进口剧增、走私猖獗。根据两会披露的信息,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12年增长,同期粮食进口却达到最高水平,进口总量达到1亿吨。
3. 经济偶然性高速增长与不可持续性并存
2010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遭遇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在投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4万亿的资金刺激下,GDP增长率达到10.5%。但这种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国家统计局2014年报告指出,由于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红利减弱的制约,以及产能过剩、国际需求减弱、成本上升等问题并存导致中国投资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在75%以上,绝大部分国家在70%以上,中国最终消费率水平比世界低20个百分点以上。这一高一低反映了我国内需结构存在严重问题。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发布报告警示,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及低附加值商品出口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点是既做减法又做加法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有外部、周期性的原因,也有内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的原因,与其坐等世界经济复苏,不如着眼于自身,趁问题的暴露解决问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第11次会议上提出了“5+4+3”的行动方案,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5大政策支柱;“化解过剩产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活动、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楼市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4个歼灭战;“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调动各方积极性”3个原则。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016年的重点工作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报告要求一是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三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四是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五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六是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
二、从价值的视角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是连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纽带,以价值为切入点观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为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供需错配问题的根源在于价值紊乱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的作用稳步提高,但在一些领域仍然未能发挥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市场失灵,导致供给端各类资源配置不良,资源的价格严重偏离了其应有的价值,经过市场的传导或扩大,最终导致系统性的供需失衡。
1. 受传统经济理论的局限,自然资源价值不能正确体现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价值定义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即商品中抽象劳动部分构成了商品的价值。一切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藏、森林等在劳动价值论体系中是不具有价值的。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未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可见,自然资源的价值忽略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
2. 环境要素价格在中国长期被低估,导致资源错误配置,加剧了产能过剩
《环境保护法》定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按传统劳动价值论是无法完全描述环境的价值内涵的,因此,环境在商品价值中没有被体现或没有被完全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污染产能,国内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高能耗、高污染产能。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2015中国石油化工创新发展大会透露:我国PX(对二甲苯)产能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30.8%。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国和最大的石油化工消费市场。包括丙烯、丁二烯、甲苯、苯、PX等石化产品和合成材料在内,我国石化工业产能总体过剩。其中PX项目的供应量约3110万吨,而需求量约2917万吨,已有近200万吨PX供过于求。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治理力度大、监管较严,部分污染企业,包括一些被东部地区淘汰的企业,为追逐经济利益,会转移到地广人稀,执法力量不足的经济欠发达地区。2014年曝光的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就是典型的“污染转移”。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经济活动的增加,环境对人类的报复逐渐显现,由于环境资源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征,环境中的每一个参与者,不管是否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受益者,都承担着环境破坏的后果。环境价值在商品中的缺失或低估,造成了落后、高污染企业以低成本生产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直接导致了商品价值的扭曲。
3. 劳动力价值与资本价值失去平衡,导致基尼系数过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基本相适应。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人口红利为中国经济腾飞带来动力的同时,劳动力的价值低估也越来越被关注。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北京大学CCER中国经济观察课题组在《经济转型成长与资本回报率演变——中国改革开放时期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5)》中,以权益作为资本存量计算,从1998年到2005年间,资本总回报率从6.8%上升到17.8%。劳动力价值低估不仅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能有效释放,进而间接阻碍了劳动者创新能力的发挥,而且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 土地价值过度开发,导致房地产库存压力巨大
根据财政部公开的数据,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从1999年的9.19%,不断攀升,2010年达到顶峰,占比67.62%,2014年仍占比44.13%。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起步不久,地方政府在经济领域,尤其在土地要素市场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在土地出让收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行为趋向于不断维护和巩固土地收益,将财政支出投入到可能带来更多土地出让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领域。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房地产投资不断扩大,在二三线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库存压力,截至2015年10月,房地产待售面积达到6.8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再创历史新高。更让人惊心的是,这一统计数据只包括竣工后、未售出的现房,但大量已建设未竣工、以及还未开工的潜在库存并未计算在内,按照我国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计算,“空置”的住房可供2亿人口居住。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也提到:以往我们长期依赖的房地产,去库存问题也没有解决。
5. 创新价值体现不足,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主要是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创新、制度。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的投入影响比较大。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科技创新和制度的贡献更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中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成功的供给创新,不仅可以满足需求,而且可以创造需求。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火种。中国政府要推动创新,就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绝不允许创新成果被非法窃取。”但目前阶段,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仍需加强。在2014知识产权法律应用高层论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大会”期间,围绕“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人普遍不满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改观程度,超过四成的人认为,知识产权环境的明显改善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公众知识产权的淡漠意识纵容了盗版等侵权行为,也是调查对象心目中的大问题。知识产权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地反映,虽然商品价格由此降低,公众短期得到了实惠,但从长期来看,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降低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离不开价值管理
1. 利用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离不开价值驱动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须发现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传统产业的需求相对饱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传统加工产品的出口需求逐渐萎缩,以投资拉动、外贸导向、消耗资源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发展面临速度回落、结构调整、驱动转换的复杂局面,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势在必行。
科技创新能够形成创造性的生产,构成新的供给,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科技创新离不开价值驱动。通过成熟的市场实现科技创新的最大价值,有利于推动企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局面,这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
2. 纠正结构性过剩矛盾离不开价值链重构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也代表着顾客需求满足的实现。目前相当数量的行业发生了结构性过剩,产品积压严重,价格下滑,甚至严重低于其应有价值。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数量超出了买方需求,或质量不能满足买方需求。一些企业因此成为了“僵尸企业”。从企业自身来看,以买方需求为导向,重构自身价值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重新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成为必然选择。
3. 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离不开价值发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有机结合,通过适度的政府干预,解决市场失灵。市场关注的是即期价值回报,政府关注的是长期价值,因此市场与政府的作用结合点在于价值发现和引导。引导资源向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领域配置,首先需要客观地发现和认识其市场价值和潜在价值,这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资产评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功能和作用
资产评估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服务行业,在价值发现、价值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凝聚了一批专业人士,形成了广泛的专业网络,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必要、急需的专业服务。
(一)发挥价值发现和价值尺度功能,解决供需错配
资产评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价值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对于作为交易标的物的生产要素的内在价值的发现,为交易各方提供客观、科学的价值参考。价值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标尺,对供需关系做出了可以度量的尺度,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了决策参考,从供给侧引导市场对资源配置做出科学、合理的决定,以满足中长期发展的需要。
(二)发挥价格认知和价值管理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在充分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也在职能方面有意识地把总量型需求管理与结构型供给管理相互紧密结合,特别是把理性的供给管理作为“十三五”规划及长时期内“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梳理科学的价值管理观念,利用市场手段、价格杠杆,科学反映各种要素的内在价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资产评估行业长于价值发现,可以在政府发挥职能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的价值发现、价值管理支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发挥价值引导和价值激励功能,促进科技和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2016年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将发挥“引领”作用,并成为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资产评估的专业服务,将创新转化为市场熟悉和接受的形式,以可以度量的价值形态,成为具体的生产要素,进入价值交换体系,参与生产和交换过程,适当的价值激励将有力地促进创新活动开展。
(四)发挥价值优化和价值守护功能,维护和增强国有资产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完成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国有企业也是主角。如何在变动中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要在制度层面和关键节点做好预案。资产评估,长期以来扮演着国有资产管理“看门人”的角色,发挥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尤其在国有企业以无形资产为代表的特殊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增值中,资产评估具有会计核算无法比拟的优势,资产评估的把关作用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资产评估行业自身的供给侧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也为审视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讨论市场需求不足、传统业务萎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资产评估行业在供给侧也存在很大改善空间。
(一)人才供给问题
资产评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智能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是资产评估行业的主要资源和价值创造者。二十多年来,资产评估行业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由三千多家机构,三万多名资产评估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敢于迎接挑战,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队伍,他们用行动填补了评估技术的各项空白,完成了令国际同行惊讶的复杂任务。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评估行业人才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评估队伍年龄老化、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二)技术供给问题
资产评估行业生存的基础是专业性,评估准则、技术的开发,是行业创新和发展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26项评估准则组成的准则体系。在国际评估界,中国的准则建设从全面“跟行”发展到部分“领行”,评估准则国际接轨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但同时也要看到,新市场、新业务、新的资产形态和新的业务模式对评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准则、新技术的开发日益紧迫。
(三)制度供给问题
评估行业制度供给严重不足。行业产生二十多年,一半时间在推动行业立法,《资产评估法(草案)》立法工作历经十年,三次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今尚未出台。现行的资产评估管理规章制度也急需修订完善,同时还存在不少制度上的空白。行业立法难产原因比较复杂,但形成的制度供给不足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四)创新供给问题
评估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创新。评估行业在中国的产生是典型的供给侧创新过程。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在供给侧从国外引入了资产评估专业作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工具,催生了需求侧的资产评估服务需要。资产评估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用事实证明了供给侧创新的重要意义。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资产评估的供给也逐渐显现出过剩的苗头,根据2014年行业发展数据分析,前百家评估机构的收入、人员两项指标稳步增长,而占行业主体的中小评估机构却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收入下降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业务中的高端业务上移,低端业务萎缩。行业急需供给侧创新,发现并引爆新的市场领域,在价值咨询之外提供衍生的咨询服务。
(五)功能供给问题
评估行业拥有一支高智力的人才队伍以及在价值发现、价值管理方面积累的深厚经验。如前所述,这些行业资源可以在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由于评估行业主体长期游离于体制外,不能把行业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政府急需的智力支撑能力,同时也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和管道,评估行业的优质资源与政府需求无法形成必要的链接。现行管理体制和评估市场的部门分割,客观上也阻碍了评估专业功能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五、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评估行业创新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转型面临“中国制造”由生产型制造业为主向服务型制造业为主转型、城镇化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消费结构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对外贸易从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转型。有望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资产评估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积极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税务、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国家全方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大量的资源、资产重组或重新配置,同时也必将有力释放出对相关服务业的巨大需求。
资产评估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将由此迎来改革发展的巨大红利期。我们一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和自觉担当历史赋予资产评估行业的光荣使命,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贡献。同时要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职业前瞻性,强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和市场分析,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和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能力再创行业辉煌。
(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资产评估行业作为专业服务组织,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承担着重要的价值发现和价值管理任务,有责任和义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1. 支持政府科学决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评估行业应该发挥价值发现的专业特长,适应政府决策程序需要,提升服务能力,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2. 服务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是资产评估的传统业务服务领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随着PPP、混合所有制、清理僵尸企业、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等改革任务一步步地推进,国有资产产权变动行为预期会进入高峰,资产评估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工具,应在此期间更好地发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作用。同时,应加强对资产评估服务国资国企改革能力的提升,推动国有资产定期重估研究工作。加强资产评估服务国企改革的制度供给,推动《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修订。
3. 拓展资产评估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
加强市场理论研究,引领市场拓展。围绕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积极拓展评估服务新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助力市场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评估机构开展国际评估业务。围绕扩大对外开放、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为评估行业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信息服务、搭建业务平台。支持和鼓励评估机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境外评估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坚持资产评估的价值发现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资产评估的服务功能。除了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价值咨询,还可以价值发现为起点,利用专业经验和服务网络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如开展资产管理、价值链改造等咨询服务。
(三)强化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行业创新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次重大的创新。资产评估行业不仅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也应该是改革的支撑者。“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创新调结构,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带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形势的脉搏,在改革中实现行业的脱胎换骨,在创新中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这一代评估人的历史使命。
1. 强化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
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优化完善行业人才培养制度机制,扩大人才入口,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优化行业人才结构,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行业高端人才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拓展行业后备人才队伍。
2. 创新评估技术
完善评估准则体系,指导规范行业执业行为,增强准则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评估市场需求,针对新兴评估业务,研究制定相关评估准则。加强国际评估理论与实践的跟踪分析、对比研究,积极探索推动国际评估准则趋同。积极开展行业大数据研究。组织研究评估行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问题,研究推动大数据在评估行业的推广应用。
3. 积极推进行业制度供给
继续积极配合做好资产评估立法工作,努力推动资产评估法早日出台。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评估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工作。完善行业管理改革相关配套制度。
4. 提升行业服务政府工作的能力
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服务财政资产管理工作和财税改革,助力完善相关财政体制机制。引导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师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积极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撑。
5. 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机制
激发行业发展内在活力,强化行业自律监管,按照“抓源头、提质量、树形象”的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检查制度,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强化监管组织实施。加大对违规行为的自律惩戒力度。适应改革要求,健全完善会员服务管理体系,做好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