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造就“四铁”干部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2016-02-11皇甫晓琳
皇甫晓琳
(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党校,四川 达州 635000)
培养造就“四铁”干部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皇甫晓琳
(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党校,四川 达州 635000)
长征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生动地展现了铁一般干部队伍创造的不朽业绩,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信念、纪律、担当的伟大力量。长征精神为新时期培养造就“四铁”干部提供了最为深刻的精神内核和信念支撑。在培养造就新时期“四铁”干部的过程中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既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信念、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长征精神;“四铁”干部;目标要求
80年来,每每回望长征那段峥嵘岁月,总能给人们带来太多的心灵震撼。长征,造就了一支铁一般的队伍,锤炼了一种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长征是以万里为计的人类奇迹,由此而形成的长征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精神遗产。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着重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1],对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培养造就“四铁”干部重在“铁”字上下功夫,即信仰、信念、纪律、担当都要像铁一般坚定、铁一般坚硬。长征精神是造就铁一般干部队伍的文化典范,其所蕴含的无比忠诚、无比坚定的政治立场,心系群众、革命为民的政治追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政治忠诚,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政治品格,是培养造就“四铁”干部的精神源泉,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坚定信仰、执着信念、严守纪律、勇于担当的意蕴与当前培养造就“四铁”干部的目标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培养造就新时期“四铁”干部的过程中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既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信念、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会宁县城、静宁县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历时两年,转战14个省份,进行大小战役600余次,爬过约40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草地。长征队伍里,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其中14到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按两万五千里的征程计算,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1936年10月,各路红军陕北大会师的时候,周恩来强调,我们一刻也不能丢掉长征精神。自此,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视角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启示等,但无论怎样理解和表述,信仰、信念、纪律、担当都已成为长征精神永恒的主题词。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体现为坚如磐石的理想、正义必胜的信念,体现为救国救民的担当、无怨无悔的牺牲,体现为独立自主的勇气、实事求是的品格,体现为顾全大局的胸怀、团结一心的素养,体现为人民至上的情怀、植根群众的作风。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精神内涵,生动阐释了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
铁一般的干部队伍是长征胜利以及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面临的风险与困难前所未有,这些都给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严重挑战。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暗潮涌动,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工作思想消极,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阶层变化而形成的利益冲突、价值取向多元等原因,使党的执政基础面临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以“八项规定”狠刹“四风”问题开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管党治党一刻都不能松懈,“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2]。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造就“四铁”干部,将好干部的标准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3]。铁一般干部队伍的建设,需要以新的党建思想理论为指导,也需要弘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革命精神,尤其是长征精神。为此,我们要以时代发展为坐标,以培养造就“四铁”干部为核心,深入挖掘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以长征精神锻造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培养造就“四铁”干部的目标要求
党员干部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骨骼”,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不同于任何剥削阶级的官吏,它具有以无产阶级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质。自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干部”一词后,“干部”就被赋予了人民群众公仆和党的事业骨干的角色意义。党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我们党的中心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培养造就“四铁”干部,是对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
1.铁一般的信仰强调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信仰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科学的信仰不是来源于人们内心自发的朴素情感,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刻认识之上的思想能力,是对世界的一种能动的把握。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人们在困难和抉择面前,坚守最初的梦想并努力为之奋斗。铁一般的信仰要求党员干部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认识与实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和政治方向。
2.铁一般的信念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执着的政治定力。信念是人意志行为的基础,是对个人理想及社会目标必将实现的笃定,有了坚定信念的支撑,就能激发出个人最大的积极主动性。在信念的鼓舞下人的意志会变得坚强、行为会变得坚决,并且始终不渝。信念是信仰的支撑,是对信仰的践行。信念是具体的,是对实现阶段性目标持有的观念和态度。铁一般的信念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深刻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追求。
3.铁一般的纪律强调党员干部要有绝对的政治忠诚。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循的规章和准则。严明的纪律是一个组织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也是对组织成员的基本要求。组织纪律的严格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点,是巩固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基础。铁一般的纪律是实现崇高信仰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保障,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仅能保证信仰、信念的顺利实现,而且能确立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行为底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操守。
4.铁一般的担当强调党员干部要有鲜明的政治品格。担当是一种个人品质,是获得个体及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准。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是党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党员干部缺乏担当意识,那么,信仰、信念就无法实现,纪律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也将失去意义。铁一般的担当要求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努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
三、培养造就“四铁”干部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生动地展现了铁一般干部队伍创造的不朽业绩,彰显了信仰、信念、纪律、担当的伟大力量。长征精神为新时期培养造就“四铁”干部提供了最为深刻的精神内核和信念支撑。
1.培养造就铁一般信仰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种无比忠诚、无比坚定的铁一般的信仰。毛泽东讲:“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4]这里的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目标和方向,奋斗才有动力和价值。这种信仰,于国家、民族而言,起着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的作用;于个人而言,起着思想笃定、净化心灵的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追寻,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正是在这种对马克思主义铁一般信仰的支撑下,中国工农红军克服了艰难险阻,化解了围追堵截,从最初革命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成功召开了遵义会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转折,在关系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培养造就铁一般信仰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列宁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5]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并不断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透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其精髓要义及思想实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真正使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培养造就铁一般信念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种心系群众、革命为民的铁一般的信念。信念的基础在于信仰,这种信念是由坚定信仰催生出来的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是实现理想的动力之源。有了信仰之坚定,才有信念之坚强,才能产生强大的意志力和积极性,进而把信念转化为实践的动力。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信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在数倍于我们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敢战斗、敢于牺牲,乐观面对革命形势。可以说,长征的胜利是天下大义、崇高理想的伟大胜利,也是革命必胜、坚定信念的伟大胜利。培养造就铁一般信念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最高目标。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革命伊始就把革命的旗帜、目的、主张向世人宣示,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坚信革命一定能够胜利。现阶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足实际、胸怀理想,加强党性锻炼,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做斗争,坚定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心系群众、服务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3.培养造就铁一般纪律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种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纪律是革命队伍行动一致的根本保障,也是展现革命队伍精神状态的重要体现。铁一般的纪律造就铁一般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深刻地揭示了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铁打的人源自铁一般的纪律做后盾和保障。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秘而不宣,红军战士坚决执行上级指示;路过少数民族聚居地,严守宗教民族政策,坦诚相见、同心同德;面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图谋,全党全军团结协作。正是这种铁一般的纪律使红军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战胜了各种困难并最终取得胜利。培养造就铁一般纪律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发扬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政治规矩和纪律意识,把纪律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全党同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政治规矩的重申,也是对纪律意识的强化,充分彰显了铁一般纪律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党员干部队伍在行动上、步调上取得一致的根本保证。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章党规,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一言一行中,严格执行“四个服从”,增强“四个意识”,始终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4.培养造就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铁一般的担当。担当是责任,也是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的标准之一就是敢于担当。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战斗敢上前,这种革命的英雄主义是对长征精神的真实写照。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没有退缩,无论是领导还是士兵都以自己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同一切艰难困苦做斗争,展现了革命者的担当情怀。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不畏艰险、敢于献身的铁一般的担当举世罕见。培养造就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需要秉承长征精神,勇挑重担、敢于碰硬,在困难面前不推诿、在矛盾面前不回避,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天下为公的胸怀谋事、以勤勉敬业的精神为民。“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6]。一个具有铁一般担当的好干部唯有注重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和品格陶冶,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观察与分析问题,主动学习各方面知识,拓展眼界和视野,才能提高服务社会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1(0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4.
[3]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30(0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885.
[5]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5.
[6]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编写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25.
[责任编辑 陈 静]
D261.1
A
1671-6701(2016)06-0026-04
2016-10-20
皇甫晓琳(1988— ),女,山西左权人,硕士,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党校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