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综述
2016-02-11张晨
张 晨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综述
张 晨
2016年下半年,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信息中心共同举办了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负责信息化工作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领域实践工作者就论坛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就“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梳理。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发展的社会实践,给电子政务建设带来了挑战。会议认为,在工作理念层面,要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发展思路不能迷失方向,不能忘记电子政务建设为了谁。在工作实践层面,要努力缩短当前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迫切期望之间的差距,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公共服务水平;要抓准时机,增强数据领导力,进一步开放政务数据资源,推动大数据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夯实基础,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建设安全可靠的政务服务保障体系。
一、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数云网端”融合发展,政务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我国不同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差异性明显,有些地方和部门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还存在部分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有些地方和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成本意识淡薄,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投入产出明显失调,加重了地方和部门的建设和运维资金压力,“信息化烂尾”和“资金黑洞”现象应当得到重视。
一、电子政务指导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与会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电子政务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尽管我国于2014年11月26日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但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资源共享难、互通互联难、业务协同难”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根除。《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发布,针对我国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方向。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在政策指导与实践管理方面还存有一些问题,主要有:
1.宏观性的理论指导与具体性的工作实践要求不统一。相关实践工作部门代表认为,电子政务统筹协调难度大,统筹协调力度依然不够,改善成效不明显,给实际工作带来压力。不同地方、部门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理念和标准不同,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理念制约和标准制约,不同地方、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欠缺,彼此缺乏信任,存在着地方、部门、行业系统之间的数据信任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着协调发展与统筹发展的双重问题,应当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电子政务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解决数据领导力匹配不均衡、效能不平衡问题。比如,有的部门单纯为了部门利益,不愿与其他数据资源对接、共享。有的地方无法驾驭数据资源建设领导权,盲目遏制其发展。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系统,各自为政,就会出现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中梗阻”现象。
2.数据平台的建设成效目标与受众的服务体验结果不一致。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都亟待创新,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多渠道集成化服务程度不高,数据平台的“一体化”建设不足,“一站式”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尚未全面构建。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要解决好“规范与标准”问题。不同地方部门行业系统的规范化管理要求不一,造就了标准的不统一,这是其自身固有特殊性决定的。电子政务互联网平台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和多形态的服务模式,不同领域的“规范”产生标准冲突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标准冲突,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潜力就得不到有效发挥。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要解决好“便利与安全”问题。安全是政务数据共享和公共服务的第一前提和第一价值,没有安全性,也就不存在服务效能问题。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安全保障是第一保障。电子政务平台的高效便利性建立在其安全性上,不存在没有安全保障的便利。
三、电子政务平台与政府决策服务方面的问题
会议认为,《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决策信息服务水平”,并把“深化应用,提升支撑保障政府决策和管理水平”五项工作任务的第一位,充分反映了辅助决策工作的重要性。辅助决策系统是辅助人们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通常以信息系统交互操作的方式辅助决策主体做出决策。在电子政务领域,由于其应用要求、数据来源以及决策结果等方面具有特定的要求,其实际应用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数据的质量,即承担辅助决策任务的数据质量,其数量不够、范围不够、深度不够、精准度不够、时效性不够、专业性不够、可利用性不够、表现性不够。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各级政府部门的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技术概念多、预期功能多和联系需求少、实际作用少、效能评估少等现象,严重偏离了辅助决策的初衷,形成了业务应用的假象,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政府决策服务系统的发力点在于辅助决策,而如果把政府决策服务系统建成具有非决策性的、其他特定政务功能的“类似电子政务平台”,则是一种偏离主业的“错误发展”和越位的“替代发展”。
与会学者指出,数据质量的高低好坏,与“数据观”密不可分。有没有把数据的组织放在重要地位,有没有正确认识到数据质量是一切大数据工作的基本前提,有没有切实在数据质量方面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而不是纯粹以技术概念支撑业务概念、以技术指标描述业务结果、以主观推定取代工作任务。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尚未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和实际工作需要的科学“数据观”,其安然地处于“信息孤岛”,固守数据自建、自维、自用的原始观念,阻碍了信息化的总体进程。
与会专家认为,要使电子政务平台与政府决策服务系统的数据资源深度融合,以达到支持领导决策需求、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信息保障和辅助决策能力。通过整合、重组、归并现有数据资源,充分利用专业系统和智能分析模型,逐步建立支撑领导决策研判的决策信息资源库,建设我国高质量、高效能的政府决策服务系统。
此外,与会专家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过程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相关性的重要问题。一是如何规范管理、有效治理网络“水军”“枪手”。民意被操控,决策被绑架,怎么办?二是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利益,如何防范弱势群体“被代表”,如何消除数字鸿沟对弱势群体的伤害。数字鸿沟下的弱势群体难以发声,怎么办?三是,我国数字化的数据资源总量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每年新增数据量仅为美国的7%、欧洲平均水平的12%,政府和制造业的数据资源积累不足。大数据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怎么办?
(本文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博士后)
国家行政学院2016年国家高端智库研究项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SAZK(ZB)2016002)。
责任编辑:王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