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好 “生”动复习
2016-02-10曹鸿飞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宁波315104
曹鸿飞 (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宁波 315104)
把书读好 “生”动复习
曹鸿飞 (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宁波 315104)
针对在政治复习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被动、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把书读好的问题,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生”动复习理念,并尝试从重构教材、重读疑点、重述论证、重扫盲点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更好地把书读好,简单有效地让复习课返璞归真。
生本;质疑;论证;重构
“考纲考点—知识清单—典型例题”,这是高中政治复习课的常见模式。此模式知识容量大,学生像高速运转的机器,拼命吞噬着满满的信息,看似非常快捷高效,但随堂检测的结果往往离教师的预期有一段距离。这说明,几乎没有自主思考空间的复习方式并未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习的效度。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复习课堂是师本,不是生本,只专注于讲述我们教师自己的知识整理,分析我们理解中的重难点,而忽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自主建构知识,导致学生掌握的是零星片段式知识,一旦考查,漏洞百出。因此,我们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回归书本为导向,坚持“生”动课堂的原则,引导学生把书读好。
一、重构教材
古语曰:“书不可不读,尤贵于善读。”我们将“厚薄法”运用到教科书的研读上,要求学生在复习的第一阶段至少读三遍书。第一遍,通读目录把握书本脉络;第二遍,一字一句琢磨咀嚼;第三遍,自主建构框架结构。
基于高考政治非选择题部分往往是限定知识范围的设问方式,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模块、单元题、课题、框题、目题及其知识点的维度来重构教材。
以《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为例,本单元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两课。首先,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文化的力量、对社会、对个人三个角度概括总结出“文化的作用”这一知识点,这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并形成第一单元的整体感知。其次,标注出相应的单元题、课题、框题,注意知识点与各级目录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后,还可以对重要的目题作必要的知识整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知识框架图(见图1):
图1 “文化与生活”知识框架图
有了这么一个知识的建构,再来回答2014年浙江高考41(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一题就会得心应手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省2015年10月的新学考选考试卷中,试题设问切入点似有越来越细的趋势。所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储备重要框题、目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生”动复习的第一个环节,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依照复习进度、围绕考试条目搭建知识框架,并请其中一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然后由全班同学和教师一起改进完善。在经历这种知识范围由大到小,知识点从粗到细的打磨之后,学生明显增强了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和精细理解,也大大提高了非选择题解答的效度。
二、重读疑点
质疑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做题中提出问题。刷题式复习可能有效,但并不长效。毕竟茫茫题海是复杂多变的,而考试内容以教材为依托是不变的,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是更好的质疑。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疑点必然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学生主动探寻自己的疑点,而这种探寻就发生在回归书本的仔细研读之中。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也是师生学习中首先接触的“蓝本”,通常有着较为严密的知识逻辑和科学性。“生”动复习的第二个环节就是静心斟酌教材,读懂教材的每一句话,鼓励学生提出知识疑点。
例如,教材阐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时用了很多的文字:“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有学生提出,这是对反作用的重复描述吗?教师不用立即作答,可以将问题在课堂上抛出,并组织课堂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释疑能力。通过讨论,我们读出这段文字的递进关系,首先详细阐述上层建筑反作用的两种表现,继而考虑到不是只要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就会起促进作用,对经济基础也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从而强调先进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因此,教材并不是赘述,反而是逻辑严密的体现。
可见,从质疑到释疑的精细研读,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与把握,直接防止答题要点的缺失,而且有助于培养严谨踏实、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的有效措施。
三、重述论证
论证是政治教材最常见的一种阐述,它是运用明确的概念,进行恰当的判断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说明论题正确性的逻辑过程和方式。读懂教材的每一次论证,读出核心知识的每一个层次,是我们“生”动复习的第三个环节。以“世界的物质性”为例(见图2)。
图2 “世界的物质性”知识论证图
一方面,我们需要读出强调生活逻辑的论证思路。教材在论证自然界的物质性后,即时归结物质概念,而后又论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一论证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立体裁剪式解读核心知识。“世界的物质性”这一框题着重论证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而“意识依赖于物质”这层论证在本框只以一言概括之:“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显然,仅仅从意识的起源来论证物质的第一性是不充分的。如果是讲述新课,在这里留下学生思考的空间是不错的教学处理,但复习课,我们需要尽可能全面分析与解读教材的知识逻辑。我们需要突破原有框题范围,在“把握思维的奥秘”一课中寻找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意识的本质”全面理解意识依赖于物质,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并不能忽略意识的作用,从而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较为全面的论证解读。
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的论证解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政治学科思维品质。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解剖考纲的每一个核心知识,并通过全班的互助共享,搭建起尽可能完备的解读体系。
四、重扫盲点
随着复习进程的推进,每个学生的知识盲点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每个人不断发觉、扫除、解决自己的盲点。
固然,我们可以通过设问新颖的试题来扫盲,但更长效的依然是好好读书,自主发现自己的盲点。识记、再现才是应用的基础,所以回想是发现盲点的重要方法。在“生”动复习的第四个环节,我们可以采用看着目录回忆框题、目题、知识细节的复习方式,也可以采用看着考纲考点回想核心知识的复习方式。总之,把书读好,熟悉教材是不变的法则。
以“意识的作用”为例,本框题包含三个目题:“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常,我们会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纳入意识的作用原理,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作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方法论一起归纳与运用,教材为何要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纳入“意识的作用”?应该是为了照顾教材编排逻辑和强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础,而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只有关注扫盲到这一点,才能很好地应对2014年浙江高考政治41(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一题,而当年大部分考生漏掉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答题要点。
一般来说,学生的盲点集中表现为框题、目题的混乱,核心知识解读不完整。其实,书本上哪怕不起眼的一句话,都值得我们细心研读,或许我们从中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也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在课堂上让每位同学说出自己新发掘的知识盲点以提醒其他同学的注意,抑或同学之间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清扫盲点,如此一来,我们的复习课堂也能更加生动、有效。
“生”动复习,不在于课堂的热闹,更不在于学生的“形”动,而是真真切切的“心”动。静心研读、把书读好,才是真实的“生”动。
在引导学生如何把书读好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重构教材、重读疑点、重述论证、重扫盲点四个步骤和方式,但也才初有成效。如何进一步完善读书的方式方法,如何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关照学生的本真需求,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