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思政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2016-02-10彭勇军
彭勇军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公共部,福建 泉州 362000)
医学院校思政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彭勇军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公共部,福建 泉州 362000)
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医学专业特点,寻找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与医学知识之间的结合点,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和有效途径,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和行业和谐发展。
医学院校;思政课;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的变革,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社会出现有悖医德的事件和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而承担着培育高等医学人才重任的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围绕医学专业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手段,提高实效性。
一、开展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也强调指出:“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2]
医学院校的学生作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医药领域出现的药品回扣、收受红包等不正之风,给他们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方面带来极大冲击,影响正确的医学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必须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的教育,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他们的医德认知、医德感情、医德信念、医德行为和习惯,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成为具备高尚医德品质和崇高医学敬业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3]
二、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1.职业道德教育投入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上,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偏少;师资队伍建设上,缺少医学知识和伦理学知识兼备的职业道德教育专职教师;缺少校外具备医药临床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和伦理学知识的兼职教师。
2.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只注重概念、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只注重价值观念的宣讲,缺乏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差。没能依据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缺少按照专业学习、实习实践不同阶段系统进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实效性差。
三、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
1.突出医学职业特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内容。通过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会,加强对思想理论课教学管理,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聘请思政教育专家、医院、药企职业道德标兵做兼职教师,共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2.在教学内容上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政课”紧密融合。按照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依据医学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要求,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坚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努力将医学生培养成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依据医学岗位需求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内容基础上,强化职业道德,拓展职业素质,将《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的相关内容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将教学内容构建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知识模块,形成基于医学工作岗位需要的教学内容。然后按照知、情、意、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规律,将三大知识模块的理论教学内容分别对应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见表1)。
表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设计
知识模块教学内容教学专题 拓展医学内容知识、技能、素质目标模块三法律篇专题七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专题八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实践项目课下——法院旁听课上——模拟法庭卫生法医疗侵权民事责任;卫生犯罪知识: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卫生法的含义技能:树立法制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法律问题素质:提高遵守法律规范的自觉性知识:我国实体法律制度及程序法律制度,医疗事故的含义及其法律责任技能: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正确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素质: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识: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熟悉法院审判程序技能:正确分析法律问题素质: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3.课程教学突出实践性。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理论教学内容以医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配合多媒体进行讲授,运用案例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确定主题、开展调研、完成调研报告,进行课上交流。职场实践教学则由职场兼职教师组织学生在医院、法院职场环境中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由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医学生的自主能力,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4]在考试方法方面,由单纯的理论考试改为“平时动态考核、实践活动记录、期末综合考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评法,形成对医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的综合测评。
4.建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网站。开设医学精神、医德展馆、名医名家、行业典范、感动校园、成长足迹、社团活动等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栏目。创建“职业道德教育社区”“道德聊天室”等在线交流平台。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网站,使医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最新形势及动态,学习医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体验医学文化内涵,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学生在职业道德网站中开阔视野,自觉地进行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养。[5]
总之,通过思政课程建设,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平都得到提升,形成知识启迪、能力提升、素质养成的有效衔接,使道德和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
[3]钟南山.论医德的内涵[J].中国伦理学杂志,2007,(04).
[4]刘佩建,张陟遥.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03):42-43.
[5]张轶,黄祖辉.浅析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06(03).
〔责任编辑:宋洪德〕
G416
A
1002-2341(2016)03-0131-03
2016-05-11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B类“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BS14306
彭勇军(1973-)男,江西宜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