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
2016-02-10叶学丽
文 | 叶学丽
希望工程: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
文 | 叶学丽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从社会集资建立希望工程基金,以民间救助方式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希望工程的诞生
1988年,我国颁布了《基金会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基金会的立法。该管理办法第一次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基金会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
这一年,共青团十二大通过了体制改革的决议,会议后成立了共青团中央事业开发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筹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中国称青基会)。1989年3月8日,国家民政部批准共青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非赢利性社会团体。基金会成立时仅有团中央出资的10万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金和1万元工作经费。没有项目,没有资源,基金会就像一张白纸。时任中国青基会秘书长的徐永光和几位志同道合者在商讨青基金发展大计时,不由自主地都想起在团中央工作时,下基层看到的贫困地区孩子渴望读书的情景,中国青基会从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开始起步的灵感一下子涌现出来。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和准备,于1989年10月推出公益项目──希望工程。10月30日,以刘延东为理事长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庄严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让千千万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并建立起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同时把这项活动命名为“希望工程”。“希望工程”的资助方式是:⑴设立助学金,长期资助我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⑵为一些贫困乡新盖、修缮小学校舍;⑶为一些贫困乡村小学购置教具、文具和书籍。
“希望工程”的近期目标是: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在国家重点扶贫县普遍设立“希望工程助学基金”,以提供助学金的方式,实现救助失学少年的目的,对少数确有培养前途,而家庭又特别贫困的中小学生提供特别助学金,支持他们继续深造,直至中学、大学毕业。
希望工程的实施
1990年4月18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召开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实施希望工程座谈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雷洁琼到会并讲话。
为使希望工程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1990年5月24日,团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确定各级团委青农部为希望工程负责部门,协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落实希望工程的有关项目。使这项工作与共青团历年开展的扶贫、扫盲工作更好地结合了起来。同时也使“希望工程”实施更加成熟和有序化。
经过认真准备,1990年7月1日,希望工程工作会议在湖南冷水滩市召开,对首批1万名失学少年的救助任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希望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
希望工程一经实施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汇款单如雪花从海内外飞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从花甲之年的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希望工程的捐赠者。
在希望工程推进过程中,党和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先后有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革命家为希望工程题词。1990年5月初,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名,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邓小平两次以“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为希望工程捐5000元。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年11月1日为希望工程题词:“支持希望工程,关心孩子成长。”他多次捐款,并多次到贫困地区看望失学的孩子。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档案中,还有不少中央领导同志的名字: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乔石……
希望工程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报告;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希望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青基会坚持希望工程走社会化动员的路子,既没有在共青团组织内发动募捐,也没有借助政府行政手段“摊派”捐款。而是持续有效地进行了社会化动员。
精心设计项目和完善机制是动员公众参与的重要基础。1992年4月,中国青基会和各省级青基会推出“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开始实行“一对一”的结对救助。当年,希望工程累计救助失学儿童人数从3.2万增加至约30万。
1994年是联合国国际家庭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了“希望工程1(家)+1助学行动”,动员城乡一切有条件的家庭,救助一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为保证希望工程的健康发展,监督是希望工程健康发展“最好的保护神”。每一年的12月24日被确定为“希望工程全国社会监督活动日”。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重灾区的希望小学进行调查后发现,无一名师生因希望工程援建校舍垮塌而死亡。“希望工程”没有辜负社会的期望,经受住了八级地震的考验。
经历了最初3年的起步阶段,希望工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一个5年计划时期,全国救助儿童突破百万,实现救助计划10倍;援建希望小学近千所,超过建设计划30倍。到2008年,中国青基会联合各省青基会实现希望工程捐款累计达4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青基会募集捐款累计达14.8亿元。从2005年起中国青基会接受捐款年年过亿元,2007年达到1.78亿元,2008年截至10月已达3.5亿元。
1997年和1999年,联合国技术评估机构的中国会员单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曾进行了“希望工程效益评估”。评估报告显示:
──希望工程实施地区的儿童失学比率由1985年的3.6%下降到1998年的1%以下。希望工程解决了农村贫困地区约1/3失学儿童的就学问题。
──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活动覆盖了全国3/4的县,并较好地贯彻了“雪中送炭”的原则,坚持对极贫困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在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96.3%的乡有希望工程受助生。
──希望工程所救助孩子的家庭极度贫困。据1999年调查,51.9%的受助生家庭缺粮,89.9%的受助生家庭有欠债。
──希望工程对受助生的学习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在已经小学毕业的受助生中,75.8%上了中学。
──建设希望小学成为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方式。已建成的希望小学:校均危房面积平均减少79.5%,校舍面积平均增加47.2%,操场面积增加75.4%,图书数量增加234.4%,课桌椅配齐率和教具教学仪器配齐率明显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希望小学建成后,学生覆盖的生源范围明显扩大,学生数量平均增长22.1%,教职工数量平均增加16%,教师队伍的质量有明显改善。
希望工程实施后,以协助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扶贫攻坚为宗旨,坚持“雪中送炭”的原则,通过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继续小学学业,建设希望小学等措施,提高了贫困地区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降低了辍学率,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质量,成效显著。
希望工程的发展
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并逐步向城市拓展,希望工程最初要让农村穷孩子读得起书的愿望完全实现,某种程度上说,希望工程的使命已经完成。
如何保持希望工程生命活力?2007年5月中国青基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2007—2012年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以“更接近受益人,更具影响力,更高服务品质”为核心目标,提出了构建希望工程学生资助服务、希望小学文化传播、希望工程志愿服务三维一体的公益项目格局。对学生的“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根据受助对象的需求,学生资助方面在动员社会力量,继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让莘莘学子圆上学梦的同时,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物质、精神多方面的持续扶持,帮助受助学生学会自助助人。在原有助学金等经济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希望工程面向所有受助学生设计开发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能力资助项目;同时增加了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希望小学担任希望教师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
希望工程遵循“救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多的帮助受助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公益项目。如今,希望工程的资助对象已经扩展到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学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和大学生。希望工程的动员和服务方式也从单一的资金资助发展到“资金资助+勤工俭学+公益实践”以及心理援助、社工服务等多元化格局。
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截至2015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18.32亿元,资助学生5,350,560名,援建希望小学18,982所,援建希望工程图书室23,490套、希望厨房5023个、快乐体育7795套、快乐音乐1323套、快乐电影620套、电脑教室1215套。希望工程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协助政府办教育的新路子。与此同时,希望工程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渐发展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社会事业和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著名公益品牌。END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原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