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行第三方环保考核?
2016-02-10梁明易任思靖
□ 梁明易 杨 婧 任思靖
如何推行第三方环保考核?
□ 梁明易 杨 婧 任思靖
第三方环保考核是以体制改革释放环保新动力,最大程度实现“以评促建”,引导政府的施政行为,落实“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促进地方环境质量的改善。
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能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科研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例如清远市第三方环保考核,就整合了国家层面的“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相关环保行动方案和减排、总量控制要求以及广东省层面的环保任务,实现“多考合一”,避免重复工作,提高考核效率和效果。第三方机构通过实地调研,以清远市各地区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为评价单元,建立了与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环保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实现“一区一考”。结合各考核指标权重的差异化设置,构建具有精细化、易操作、可达可控及动态把控等特点的全新环保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环保考核对区域科学发展的引导、激励、调节和监控作用。
引入多种考核方式,让环保考核落到基层和企业,能够真实反映环保任务开展情况。现有环保考核多以资料报送、领导汇报、文件查看等书面考核的形式开展,难以全面核查地方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和问题所在。第三方机构的加入,根据需要开展现场核查、明察暗访、随机监测、专项任务考核、公众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将环保考核下沉到相关部门和企业,及时反映地方环保工作中的纰漏,增强事前诊断和以评促建的功能。
同时,引入第三方环保考核机制后,考核方和被考核单位及政府都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打破了以往由环保部门“自己考自己”的传统模式,考核过程不受外力阻碍、考核结果更具公信力。第三方考核克服了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保证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性。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独立性还实现了对党委政府、市直部门等多方的专业考核,将“党政同责”落到实处。
第三方环保考核的着力点不再是地方环保资料文件的多少,而是通过第三方对地方环保工作开展进度和环境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动态考核,由季度到年度循序渐进,对地方环境质量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过程的监督。
第三方环保考核实施过程中,环保工作的一手数据收集和整理,有利于推动环境大数据建设,提高环境科学研究对管理与决策的支持力度。第三方考核机制为环保系统内打破条块分割、各管一段的现象提供思路。在块上注重责任清单化,在条上规范和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提高整体效能。同时,第三方机构对环保考核指标体系的改革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由单纯总量目标削减,向基于质量目标的分区、分类、分级理念,有助于实现精准管理和全过程调控。第三方环保考核机制的落实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硬抓手”,协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转变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的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抓绿色发展、做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要义和发展转型方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