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理论视角
2016-02-10谢维良王庆然
谢维良,王庆然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明珠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2)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理论视角
谢维良1,王庆然2
(1.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明珠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2)
目的: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理论视角解释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并通过横、纵向的研究检验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的预测作用,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以137名CUBA男子篮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测试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水平,运用相关性分析、协方差结构模型极大似然法对其进行横向研究;以24名CUBA男子篮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在比赛前后2周的间隔中,测试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和心理疲劳水平,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其进行纵向研究。结果: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与心理疲劳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构建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指向心理疲劳结构方程模型得到了良好的数据拟合,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赛前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赛后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比赛前、后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的变化也对心理疲劳的变化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能较好地解释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心理疲劳;风险认知
篮球属于集体性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具有高强度、高负荷的特点,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这些压力强度已经完全超出了运动员应对的能力,长期的超负荷压力导致了运动性心理耗竭的发生,进而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心理耗竭也叫心理疲劳,是指伴随着运动员情绪或体力的耗竭、成就感降低,及出现运动负评价的综合征,对运动员竞技状态及比赛成绩有着严重的负面性影响[1]。尽管,国内有研究者从理论层面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主要观点是基于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凝练的[2],如Lemyre[3]和Stephen[4]等人分别采用座谈式和回顾性的研究,发现: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有着密切的关联,且发生运动损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水平显著高于未受伤的运动员。但关于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等问题还处于经验式的描述性水平,缺乏证实研究结果的支持。基于此,本研究以CUBA男子篮球运动员为调查和测试对象,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分别探讨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的关系,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及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假设: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具有横向和纵向的正向预测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拟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研究设计来考察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的关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国内资料以中国知网为检索端口,以运动损伤、心理疲劳、篮球运动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1990年至今,共检索文献37篇。国外资料以springer为检索端口,以psychological fatigue、injury、basketball player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1990年至今,共检索文献21篇。通过检索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选取其中的19篇文献来支撑本文的研究。
1.2.2 测试法
1.2.2.1 测试对象 横向研究中,以参加2015年第17届CUBA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的192名男篮运动员为测试对象;纵向研究中,以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CUBA男篮的24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
1.2.2.2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测量 在运动损伤恢复领域中,借助Kontos[5]等人编制的运动损伤风险量表(RISSc)测量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的手段已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运用,RISSc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众多研究中得到证实。该量表共6个维度,分为: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过度使用、上半身、表面相关、再损伤,每个维度有4个条目,在每个条目上要求被试做6级里克特(“1”代表绝不可能,“6”代表极有可能)测量其参与运动时的损伤概率。但在使用过程中,较多研究者普遍反映该量表中文版的一些条目词义与原语义差别较大,因此,对RISSc量表的英文版进行了英译汉,为了保证量表翻译的准确性,采用回代翻译的形式进行了2次翻译。对翻译后的中文版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不可控制的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53~0.81,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0;可控制的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47~0.84,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1;过度使用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43~0.79,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9;上半身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47~0.82,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2;表面相关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39~0.74,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2;再损伤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为0.51~0.88,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4。为了能更有效地评价CUBA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对运动损伤风险的认知力,依据竞技篮球运动的特征,对24个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条目进行局部的修改与调整,对调整后的量表与英文版量表进行效标效度检验,中文版与英文版的运动特征维度相关系数为0.829,达到了高度的显著水平,且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3,重测信度为0.85,分半信度为0.71。本研究还对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量表的相关模型进行检验,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检验数据对模型的拟合指数(GFI=0.87,AGFI=0.89,RMSEA=0.05),研究认为:GFI和AGFI都达到0.85以上,说明该模型得到了数据的良好拟合。
1.2.2.3 心理疲劳测量 关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测量通常都借助Raedeke和Smith[6]编制的《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ABQ)来完成,ABQ量表由15个条目组成,分为情绪/体力耗竭(5个条目)、成就感降低(5个条目)和运动负评价(5个条目)3个维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求被试在每个条目上做5级里克特(“1”代表绝从不,“5”代表总是)测量其心理疲劳的程度。该量表中文版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虽然在国内较多研究中得到证实,但也存在个别条目词义与原语义有误的现象,因此,也请2位双语专家对该量表进行2次回代翻译,以保证量表词义的准确性。对翻译后的中文版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3个维度中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79~0.83、0.69~0.76、0.74~0.81,各维度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8、0.71、0.75。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检验了数据对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GFI=0.91,AGFI=0.88,RMSEA=0.07)。由此可见,该量表模型也得到了数据的良好拟合。
1.2.2.4 横向分析法 横向分析是指对同一时期数据资料进行横剖研究,探讨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状况在特定时期相关程度、关系与变化的方法[7]。本研究中横向分析是指在同一时期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与心理疲劳水平进行相关程度、关系与变化的分析。因此,横向数据来源主要在第17届CUBA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结束后的1个月,通过邮寄的形式向192名篮球运动员发放《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运动损伤风险认知量表》。在邮寄之前事先与要调查的被试进行沟通,以确保在调查过程中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另外,通过转账的形式向被调查的被试交付回寄调查问卷的费用和酬谢金,以便被试及时地将调查问卷寄回。
1.2.2.5 纵向分析法 纵向分析也称垂直分析法,是指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主要考察2个变量之间的动态性因果预测[7]。本研究中的纵向分析是指考察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前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对比赛后心理疲劳的预测效果。因此,纵向数据来源主要以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CUBA男篮的24名运动员在第17届CUBA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分2次对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和心理疲劳进行测量,测量间隔时间为2周。前侧时间为2015年4月7日,后侧时间为2015年4月21日。
1.2.2.6 测试安排 运动员在填写《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和《运动损伤风险认知量表》时,要求在安静的教室内独自、认真地完成,运动员填写问卷前保持心情良好、畅通,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横向研究过程中,运动员填完问卷后,由教练员统一收齐,通过EMS快速邮寄到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纵向研究过程中,运动员问卷的填写采用当面填写与回收的形式进行。
1.2.3 数理统计法所有测试数据由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一元线性回归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笔者对CUBA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心理疲劳程度的量化数据,依据研究的设计思路,对本文进行综合地整理、分析、归纳和论证,最终为探索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和心理疲劳关系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数据。
表1 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的相关性一览
2 结 果
2.1 横向测试结果
2.1.1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的相关系数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各维度之间的简单相关关系见表1。结果发现:不可控制的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呈显著的正相关(0.28、0.17、0.15);可控制的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0.29、-0.30、-0.31);过度使用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呈低度正相关(0.07、0.13、0.16);上半身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呈低度正相关(0.08、0.12、0.09);表面相关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呈低度正相关(0.05、0.07、0.13);再损伤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0.22、-0.48、-0.23)。
2.1.2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模型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影响心理疲劳的预测模型进行构建(图1),图中显示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程度越高,心理疲劳程度越高。对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的直接效应量标准化回归系数进行计算,发现由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指向心理疲劳的成就感降低维度的路径系数为0.48,对成就感降低的方差解释率为23%;由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指向心理疲劳的情绪/体力耗竭维度的路径系数为0.51,对情绪/体力耗竭的方差解释率为26%;由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指向心理疲劳的运动负评价维度的路径系数为0.73,对心理疲劳的方差解释率为41%。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检验了数据对结构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的χ2/df为1.61,RMSEA为0.032,CFI、NFI、AGFI、NFI、IFI等指标值均在0.9以上,可见,拟合度指标达到了模型拟合的标准,构建的模型得到了数据的良好拟合。
2.2 纵向测试结果
2.2.1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纵向预测作用对比赛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比赛后的心理疲劳进行回归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赛前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赛后情绪/体力耗竭(β=0.24,P<0.01)、成就感降低(β=0.27,P<0.01)、运动负评价(β=0.31,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赛前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可以解释赛后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降低的0.28、0.27、0.39的方差。
表2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的回归分析一览
图1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的预测模型示意
2.2.2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的变化对心理疲劳程度变化的预测作用对比赛前、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变化水平对心理疲劳程度的变化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的变化对赛后情绪/体力耗竭的变化(β=0.22,P<0.01)、成就感降低的变化(β=0.25,P<0.01)、运动负评价的变化(β=0.41,P<0.01)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的变化可以解释赛后情绪/体力耗竭的变化、成就感降低的变化、运动负评价降低的变化的0.12、0.09、0.17的方差。
表3 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变化水平对心理疲劳变化水平的回归分析一览
3 分析与讨论
3.1 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关系:横向分析本研究以运动损伤认知风险理论为指导,探讨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运动员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不可控制的与心理疲劳(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呈显著的正相关,可控制的、再损伤与心理疲劳呈显著负相关,过度使用、上半身、表面相关与心理疲劳均呈低度正相关。可见,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越高,心理疲劳程度越高。Peluso[8]等人研究发现: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会伴随心理疲劳的产生;也就是说,不仅运动损伤会产生心理疲劳,而且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也能影响运动员在心理疲劳方面的评分。从相关方向来看,与研究假设一致,但从相关的强度来看,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不同维度与心理疲劳的相关性参差不齐,这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因为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可作为保护运动员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安全因素,且可提升运动员在运动损伤中具有保护性作用上的判断,但判断能力在运动过程中潜在性地从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极具风险的或涉及身体碰撞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分离开[9],因此,不可控制的和再损伤与心理疲劳的关联性要强于可控制的、过度使用、上半身、表面相关与心理疲劳的关联性。
构建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指向心理疲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越高,心理疲劳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风险认知水平越低,心理疲劳发生的可能性越低。这与Kentta和Hasmen[10]的观点相反,他们认为:高发性的运动损伤能导致情绪扰乱程度的增加,情绪扰乱的监控是防止心理疲劳发生的有效方法。另外,较多研究报道称[11]: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越高,实际发生运动损伤的频率越低,反之,运动损伤发生的频率则越高。分析原因可能体现在“运动损伤风险承担”这一变量因素上,因为高水平的风险认知在显著降低运动损伤发生频率的同时,也能相应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风险承担,尤其是当“风险承担”蕴含着困难及具有潜在损伤性的运动技能时,运动员就可能不会去尝试富有危险或挑战性的技能,表现出个体心理的恐惧和情绪的低落。所以,当运动员处于高水平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时,却表现出低水平的运动损伤风险承担,而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面对蕴含困难或潜在损伤性的运动技能时就会表现出消极、逃避和恐惧的思维,这种负性的情绪变化可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12]。本研究验证了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可正向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且在心理疲劳的3个维度上,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3.2 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关系:纵向分析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关系的纵向分析结果得知:运动员赛前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可预测比赛后心理疲劳的程度,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的变化也可预测心理疲劳程度的变化,这不仅说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具有纵向的预测作用,同时也体现出2种预测方式存在纵向的共变关系。本文研究中的纵向分析结果支持横向研究中提出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对比2种纵向设计方式对心理疲劳3个维度的预测效果,发现:运动员赛前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赛后心理疲劳的预测作用要强于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变化对心理疲劳变化的预测作用。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测试2个变量的稳定性有关,虽然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都属于过程性的变量而非结果性的变化,但Burger[13]的研究发现: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的得分具有很高的跨时间稳定性,而运动员心理疲劳则受比赛周期、场次密集程度及比赛负荷量等的影响较大,运动员在心理疲劳方面的评分具有较低的跨时间稳定性。因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受比赛强度、负荷及场次密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疲劳的得分波动性较大,导致比赛前、后心理疲劳的变化较大,而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具有较强的跨时间稳定性,受比赛周期、强度、负荷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得分波动性较小,致使比赛前、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变化小于心理疲劳变化的浮动,从而造成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的变化对心理疲劳变化的预测强度小于比赛前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比赛后心理疲劳的预测强度。另外,比赛前、后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的变化结果还显示:比赛过程中,随着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的提高,心理疲劳程度也相应增加,这不仅体现了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关联性,更加支持了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纵向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研究假设。
3.3 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关系: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本研究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的视角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无论是横向研究还是纵向研究的结果都表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且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不仅提示我们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理论可以为缓解运动员心理疲劳提供干预思路,并且也提示我们从实践角度出发来解释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
在横向研究的路径模型中可以发现: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3个维度的预测强度不一致,预测强度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运动负评价、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纵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3个维度的预测强度也不一致,预测强度效应大小依次为:运动负评价、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横向与纵向预测结果都表明,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负评价的正向预测作用要强于对成就感降低和情绪/体力耗竭的预测。提示:对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运动负评价维度上,这与心理疲劳3个维度变量的稳定性不无关系,研究认为[14]:心理疲劳3个维度中,运动负评价体现了运动员对竞技表现和运动本身丧失兴趣,产生冷漠、抵触甚至愤恨的态度,情绪/体力耗竭和成就感降低则体现了运动员当前内心所处的心理状况。研究报道称[15]: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状态类变量易受训练、比赛及竞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如态度类变量稳定。
本研究还发现:横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情绪/体力耗竭的预测作用强于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作用;纵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作用强于情绪/体力耗竭的预测作用。情绪/体力耗竭是指紧张的训练和比赛导致运动员身体能量和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体力丧失;成就感降低是指运动员经常感到技术水平没有提升甚至有所降低,认为自己无法实现个人目标,难以达成自己的预期[16]。因此,从2个维度表示的内容角度解释:横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增加了运动员对比赛过程中发生损伤的担忧,经常性的担忧易于导致慢性疲劳和情绪消沉;而在纵向研究中,由于对于发生运动损伤的担忧,导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刻意地去保护自己避免受伤,过分的自我保护限制了个人技战术的发挥,自己难以达到预期的技战术目标,使得在比赛期间运动成就感的提升受到抑制。
在横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的预测方差百分比分别为48%、51%、73%,在纵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的预测方差百分比分别为24%、27%、31%。可见,在横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具有中到高度的预测作用,而在纵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心理疲劳具有低到中度的预测作用。横向研究的预测效果显著强于纵向预测效果。这与实际比赛中各种因素的介入有关,因为在纵向研究中,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测试时间间隔为2周,并且在测试过程中并未对其他不确定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导致诸如赛事的密集程度以及比赛间歇期间安排的小强度训练等因素都可能是纵向研究预测力度下降的重要原因。另外,也可能与比赛过程中教练员和队友之间的沟通和支持有关,Sheldon[17]等人研究发现:教练员或队友给予运动员的心理需要越多,运动员自我报告运动中的积极体验越多。Goodger[18]等人发现:体验到更多控制感和基本心理需要的运动员在心理疲劳上的得分更低。而篮球属于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浓厚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注重心理需要的满足,尤其是运动员受伤后重返赛场更加注重对心理需要的满足。有研究通过回溯访谈的形式考察了运动损伤、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基本心理需要在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之间可能起着中介作用[19],但缺乏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基本心理需要包括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有研究认为[20]:自主性需要是运动员运动损伤后最重要的基本心理需要,但也有研究者认为[21]:大部分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后将能力需要排在了第1位,自主需要则位列第3位。由此可见,基本心理需要在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的确有着中介作用,但不同需要成分的中介效应可能存在差异。提示我们,当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时,为了能够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就要从运动员的基本心理需要入手,避免心理需要被剥夺,努力使运动员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但如果想更精细地了解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就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去检验自主、能力、关系需要在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的中介效应。
4 结 论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运动损伤风险认知水平越高,心理疲劳程度越高。横向与纵向预测结果都提示: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负评价的正向预测作用要强于对成就感降低和情绪/体力耗竭的预测,对于CUBA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运动负评价维度上。但在横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情绪/体力耗竭的预测作用强于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作用;纵向研究中,运动损伤风险认知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作用却强于情绪/体力耗竭的预测作用。建议在未来研究中可引入基本心理需要变量来进一步探讨运动损伤风险认知与心理疲劳的关系,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1] Ryan R,Deci E L.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4):68-78.
[2] 张良志,谢维良,王庆然.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心理疲劳关系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5(2):117.
[3] Lemyre P N,Treasure D C,Roberts G C.Influence of variability in motivation and affect on elite athlete burnout susceptibility[J].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006,28(4):32-48.
[4] Stephen J P,Scort B M,Velarie K W.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Sports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mong Wheelchair Basketball Athletes[J].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A pr,2001,18(2):183-192.
[5] 谢晓非,徐联仓.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J].心理学动态,1995,10(2):17-22.
[6] Raedeke T D,Smith A L.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n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J].J Sport Exe Psychol,2001,23(4):281-306.
[7] 时立文.SPSS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96.
[8] Peluso M A,Andrade L H.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ercise and mood[J].Clinics,2005,60(1):61-70.
[9] 肖坤鹏.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16(8):152-156.
[10] Kentta G,Hasmen P,Raglin J S.Training practices and overtraining syndrome in Swedish age-group athle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s Medicine,2001,22(6):460-465.
[11] 石岩,侯婵莉.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0):66-73.
[12]刘芳琳,张力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体育科学,2005,24(11):39-46.
[13] Burger J 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09.
[14] 孙晓国,张力为.自我决定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横向与纵向研究的证据[J].体育科学,2013,33(7):21-28.
[15] Lonsdale C,Hodge K,Rose E.The Behabvioral Regulation in Sport Questionnaire(BRSQ):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ity evidence[J].J Sport Exe Psychol,2008,30(4):323-355.
[16] Raedeke T D.Is athlete burnout more than stressA commit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7,19(4):396-417.
[17] Sheldon K M,Watson A.Coach’s Autonomy Suppor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Varsity Compared to Club and Recreational Athle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Coaching,2011,6(1):331-341.
[18] Goodger K,Gorely T,Lavallee D,et al.Burnout in sport:A systematic review[J].The Sport Psychologist,2007,21(3):127-151.
[19] Lonsdale C,Hodge K,Pose E.Athlete burnout in elite sport:A self 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J Sports Sci,2009,27(8):785-795.
[20] 肖坤鹏.运动信息模式结构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基于排球发球落点判断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73-76.
[21] 朱晓娜,黄燕,李宗浩.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在中国运动员中的初步检验[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4):346-350.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 Sports Injury and Psychological Fatigue——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Sports Injury Risk
XIE Wei-liang1,WANG Qing-ran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2. Mingzhu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th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Objectiv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ain basketball players’ mental fatigue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sports injury risk and test the forecast function of mental fatigue through the transverse, longitudinal study of sports injury risk,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cance. Methods: Taking137 CUBA men's basketball athletes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 it tested risk cognition and mental fatigue level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by using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 With 24 CUBA men's basketball athletes as test objects, athletes' cognition of sports injury risk and mental fatigue level were tested in the interval of 2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he game and longitudinally analyzed by th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re is signif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thletes’ cognition of sports injury risk and the mental fatigue level, build cognitive points to the risk of injury of mental fatigu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btained good data ftting, sports injury risk cognitionthe three dimensions of athletes' mental fatigue has remarkable positive forecast function, and the sport injuries of the pre-match risk cognition of mental fatigue after the game has a signifcant positive prediction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game, athletes’ cognition of sports injury risk changes which has a signifcant positive efect on the change of mental fatigue. Conclusion: the athletes’ sports injury risk cognitive level can better explain the causes of mental fatigue.
college students; basketball players; sports injuries; mental fatigue; cognition of risk
G804.53
A
1004 - 7662(2016 )07- 0086- 07
2016-07-03
2016年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体育类)(项目编号:2016b230)。
谢维良,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