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心相书意的自然流淌
2016-02-09唐雪元
文 唐雪元
墨迹:心相书意的自然流淌
文 唐雪元
一
书者,心画也。即文字是从心底流出的,胸怀自有丘壑,笔墨才能纵横。书法是探求内在生命,并通过书者年复已久的基本功锤炼来表现点画完善的技法构成与通篇章法的和谐统一,最终把汉字艺术化、思想化。
颜永龙先生寒窗十载,悬铁笔,写沙盘、学古诗,初学赵字,后攻颜欧,临汉隶,唐碑,二王法帖及米芾名帖。尊师好学,先师从著名国画家蒋维德和著名书法家刘奇晋先生,且得到著名书法家舒炯先生的指点,后拜师于著名书法家郑家林先生门下。几十年浸染下来,颜永龙先生认为中国书法就是一种纯粹的写意,比绘画来得更深刻。
颜永龙先生的草书,就是他对自然、对生命的一种阐释。《滁州西涧》是颜永龙先生草书的代表之作。优游从容,玩物适情。“率性天真”体现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追求。在感性的书写空间里不失严谨的点画规范,需书者在多年的临池中长期积淀,才可以在作品中喷薄表达出来,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四景》作品“直书大意”“书味盎然”动人心弦。他的创作继承草书之大道,用笔方圆相容,点画间法度森严,可谓是“穷变态于毫端”,又“合情调于纸上”。他强调书法创作要呼应天地之变,体蕴万物之化,使心画于笔端,方可极广大,尽精微。
《滁州西涧》 颜永龙/作
二
颜永龙先生主张,将手伸向传统书法,将手伸向造型艺术,将手伸向“现代书法”,其艺术宗旨则为严法度、讲功夫、重笔意、求创新。他除了在汉字结体方面有着超凡建树外,还特别注重在作品中“意”的探索。他认为书法除了“怎么写”,还有“写什么”也同等重要。在多年的研习中打破常规,将当代经典歌词纳入“现代书法”创作当中,“书意”紧随时代,其作品具有极强的现代书法特质,可以说他的“现代书法”之“意”是这个时代的创造。
颜永龙先生的创作,乃是从中国书法的本体出发,对西方抽象构成进行了针对性地摄取融合,创作了具有当代韵律美的“现代书法”,用以阐释生生不息写意精神,我们从他的《春晚》《山水图》《卜算子·咏梅》等作品则可感知一二。
这组作品烟岚缭绕,飘逸、灵动、宽厚、优雅,充满幻觉,有种“得意忘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态,充满了“写”“意”的生命喜悦。作品取象、取道、取势、取韵都非常“给力”。“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无形而具绘画之灿烂,这种就是颜永龙先生对“现代书法”的一种理解与呈现。
三
《卜算子·咏梅》 颜永龙/作
颜永龙先生和全国著名辞赋大家诗人苍山牧云珠联璧合完成中华第一长赋《大中国梦赋》。这幅大赋经他精心挥毫,历经一个多月以行楷的形式书写完成。整幅书法作品长达90米,洋洋洒洒近10000字。书法作品面世后,曾在成都市南郊公园对公众展出,深受四川省市领导和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作品目前已经被四川省美术展览馆收藏,正准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颜体功力显于行楷,米书风韵修于草篆。”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陈荣称,颜永龙先生有今日之成,赖其从后儒学中悟出大雅之美,从诗词中修得书卷意趣,并兼收千家之长,摒弃百家之短,自成高格。当代书坛有“颜氏三气”之说:即“书卷气”为其书之体,“正气”为其书之骨,“率气”为其书之神。就作品而言于行书中能见其魂魄,于楷隶中能见其修为,于草篆中能见其率任。其字意结构刚正雄强,集颜体之正气;笔墨洒脱飘逸险绝,齐米芾之率意。“书风取意于国画,诗词得力于家学”,当代儒家,后儒学奠基人、一级作家,中国著名辞赋家、诗人、散文家苍山牧云称既颜永龙先生承翰林之典雅,艺术上又有突破,兼取现代元素又能关照了时代美感,可谓“出传统而富有个性,厚重时而窥见天机”。
书法是心灵的妙悟,虞世南曰:“故书道之玄妙,必资神逸,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目取”于象,不能识物背后之玄妙,“心悟”可用生命去契合万物之生机,颜永龙先生能应物会心,明书法写意之道。
颜永龙
字永昌,祖籍泸州泸县。复圣公颜回八十世孙,颜真卿四十世孙,号“神游阁,闲云居,苦吟斋主”。系中国颜真卿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颜真卿诗书画院院长、中国(曲阜)孔子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会员、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国防教育学院书画院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