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性情注毫端
2016-02-09鲁顺民
文 鲁顺民
直把性情注毫端
文 鲁顺民
《淡泊明志》 张元海/作
那时候,我们中文系的同学很少有人懂得书法,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是一项专门技艺,不是一般人能学得会,学得成的。那是一项多么豪华的技艺!先得置文房,笔要琏善,砚必老坑,墨须徽,纸尚泾,一张纸铺就,没有庞大的书房怎么侍候得了?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碑版帖印出版很多,真草隶篆,苏黄米蔡,除非进入书店闭上眼睛,你不受感染都不行。
何况,我们当时所在的晋南那个叫作临汾的城市,书学奇异地兴盛,不说专门的书家,就是寻常巷陌春节里贴在大门上的对联都充满着厚实、饱满,俗世的愿望被点按提顿收敛起来,一种沉稳的喜气,一种儒雅的表达。
临汾市有一座鼓楼,1947年徐向前解放临汾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将其拆掉做了工事.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间倡导重修,市民你一百我十块,募集了一笔钱款。鼓楼的匾额由当代顶级的书法家题写,有启功、卫俊秀、李铎、欧阳中石等等。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曾经在图书馆给我们上过几堂课,图书馆馆长柴建国老师非常热心地招呼爱好书法的同学,研习交流书艺,并成立了书法学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论男女同学,课桌里都有一两册书帖,书法修养已经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打下了基础。
我们那一届,中文系有三个班,只有元海那个班有练习书法的,一个是元海,一个是世旭。元海来自司马光的故乡,儒学传统深厚,故楷书行书,中规中矩,强调内敛;世旭来自晋中灵石,那里人杰地灵,作家胡正、画家力群都是他的老乡,故行楷近草,恣肆汪洋。我们班一帮人,写毛笔字的也有,但几乎跟脚夹着笔写出来没什么区别,要多臭有多臭,但是我们班有一位插班进修生,年纪已经大了,跟我们说不到一起,进进出出像飘进飘出一只羽毛,好长时间才注意到他,注意到他的时候把大家吓坏了。他叫贾起家,当时已经在山西书法界小有名头,贾起家的行书风格,像是出自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又融入了赵孟頫的,面貌疏朗端庄,结体呼应很清晰,像一篇逻辑清楚、线索明朗的好文章。我们成天“起家起家”地叫,只有元海叫他“贾老师”,上课下课,提包跟随,仿佛书童。后来我才知道,他跟老贾已经是师生关系,跟贾起家学习书法已经有些日子了。今天,看元海的书法,仍然有贾起家的影子在。但是,我却不知道贾起家现在书法的面貌变成什么样子,据朋友说,起家近年在全国名气非常之大。
《厚德载物》 张元海/作
今天来读元海的书法,有一种怀旧的情怀袭上来。然而怀旧终不可靠,尤其看一个人的艺术作品,这种怀旧的情怀是要警惕的。毕竟二十多年快三十年过去了,笔画里难道仅仅是青年时期练下的那些功夫吗?人说人书俱老,不假,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书风,一种经历有一种经历的面貌。相对而言,更喜欢元海现在的书风,能从他的书法里面读到一种灵动的东西,一种神思飘飞的神韵。我能够理解元海内心深处的那一份高贵,欣赏他的书法,那种高贵的棱棱角角看得清清楚楚。
“高怀和气”联 张元海/作
杜甫《旅夜书怀》 张元海/作
元海的书法面貌真是与学生时代大不同了,真草隶篆都能写得,如果说以前有些中规中矩,现在的书风则力求一种拙劲的效果,来得更苍劲,更有力度,更有张力,从起笔到落笔,点画之间逻辑特别清晰,表达出一种气度来。能想象得出他提笔的时候情神专注的样子,性情物化为墨,墨韵流转,性情再现。如果说,以前大家对他的书艺还有些眼热不服气,那么现在只有赞叹的份儿了。只有写出个性,方不可复制。不可复制的东西是令人欣赏的。
在我们那一茬同学里面,元海是一位老大哥式的好朋友,性情温和,为人宽厚,上学的时候就是班里的团支书,很有凝聚力。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仍然保持着那种老大哥的角色,招呼同学,嘘寒问暖,吃饭买单,是我们的主心骨。这种性情实际上从他的书法里面也可以看出来,那一个温柔敦厚,那一个纵横开阖,只有他能写成那个样子,别人不行。
张元海
1962年10月生,山西夏县人。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国税系统书画协会理事,山西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曾在山西省林业技术学院、太原市河西区委工作,现在太原市国税局工作。作品参加山西省青年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荣获一等奖;参加晋豫鲁陕四省书法联展荣获二等奖;参加新星奖国际海内外青年书画大赛荣获精英奖;参加“鸣鹿杯”第一届全国党政干部书画大赛荣获优秀奖;参加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参加太原市举办的“讲文明、促和谐、迎奥运”书画小品大赛获二等奖。参加“海纳杯山西名人书法作品义展”,作品捐赠2008年北京奥组委收藏。作品还被中国煤炭博物馆收藏。作品在《山西画报》《记者观察》《先锋队》《太原日报》《走进中国书画名人》《山西青年报》等刊物介绍。出版有《张元海书法作品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