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时代 用摄影守望民俗
2016-02-09史俊杰
文 史俊杰
用镜头记录时代 用摄影守望民俗
文 史俊杰
祁太秧歌,后沟古村,平遥古城……或人或事,在光影记录的世界里,从晋商故里走来的民间摄影师赵春森,成千上万张无色或有色底片中,最多的仍是带着乡音、带着土色的民俗、民事。他用影像守望着这片土地,用影像承载着抹不去的文化记忆。
赵春森,山西寿阳人,居于榆次。有人喜欢叫他老赵,觉得他是最亲切的摄影师;有人喜欢叫他赵老师,半科班出身,对摄影却颇有研究;还有人喜欢叫他民俗摄影专家,这似乎是对他更准确的称谓,相机一背,太行人家、汾河水畔,百态民风民事,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太行天福》 赵春森/摄
《常家祠堂》 赵春森/摄
《架火之春》 赵春森/摄
缘起摄影,因为赵春森从小对摄影便有着偏好。而这样的理想,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但他有幸也有意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初中时,当别人放假于山野疯玩的时候,赵春森却找到了当时寿阳县唯一的照相馆——寿阳照相馆当起了小工,因为照相馆有同村人,跟着倒也自在,不过少不了扫地、擦桌子的勤快。也是这般“讨好”,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已经“偷偷”学会了暗房、上影、放大等等摄影技术,摄影种子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之后,他考入了原山西师范学院,对美术天生热爱的他在学校做手抄报、版报皆成了他的专属。毕业后他顺利地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而且是一名美术教师。后又机缘巧合调到了原山西乡镇企业局当了一名美术编辑。貌似,他和摄影还有些距离,但对他来说,摄影之梦从未放弃。也就是毕业后上班的第一年,他省吃俭用,硬是从工资中节省,一元一元地攒了一年,“奢侈”地买了一台海鸥相机。这在当时的村里,绝对是稀罕物。相机拍什么?朴实的村民,村里的集市,春节、元宵节的“闹红火”……他热爱着、喜欢着。如今,在他的黑白照片库存里,仍能找到当年的全家福。
晋中古村落、晋中民俗活动,他不知已经品味了多少遍,但似乎仍没拍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片土地人文节礼太丰富,文化记忆太丰富。2001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他参与了。“真是眼界大开,给我带来了思维的跳跃性转折。”他这样评价大展对他的影响。时至今日,平遥摄影大展届届举办,他一届不落全部参展。2004年,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榆次老城举办,这似乎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契机,艺术节上所有展示照片全部由他和程平拍摄。也只有他的影像可以让晋中乃至山西民俗得到更加丰富的展示。包括冯骥才在内,很多人对他的影像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这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文化的血脉,让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山西、认识晋中。
行走中,他没有忘记对摄影的学习。全国第一届摄影比赛画册、摄影构图等,凡当时所能买到的摄影书籍,他总要想办法买到,保存至今仍不舍得丢弃。而对摄影的实践,晋中土地依然是他首选的拍摄对象。“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反正就是觉得喜欢,喜欢就拍,要拍就要想办法拍好。”
“摄影是不可能停下了。”今天,外孙已开始牙牙学语,但赵春森仍没有停下的意思。为了拍好农村社火,他背着照相机隔三差五便住到村里,从准备到表演,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为了拍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借住农家,一拍几天,更有甚者,他把镜头对准了山西之外,宜兴紫砂、佛山陶艺、延安民俗。在自己热爱的摄影道路上,累并快乐着。
赵春森说:“人们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节庆表演,都是民俗,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经济、信仰等千百年来的缩影,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随着社会变迁,原汁原味的东西越来越少,我的梦想就是用镜头发现它、记录它、保留它,与别人分享,把民俗传承下去……”
《古村春曰》 赵春森/摄
《背棍闹春》 赵春森/摄
《青春鼓舞》 赵春森/摄
《黄土春歌》 赵春森/摄
《鼓舞农家乐》 赵春森/摄
赵春森
山西寿阳人,专科学历,策展人,制片人,摄影师。2005年举办个展“驴驴人的奥运情”;2006年策划制作纪录片《红色行侠》,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2007年策划“镜头聚焦世界,摄影友好五洲”国内外知名摄影家签名活动;2008年举办个展“奥运有我”;2010年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 中英文宣传片出品人,8月于响沙湾、青海湖等地策划风筝放飞活动,摄制纪录片《大漠飞飞》并获得优秀作品奖;2011年于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个展“平遥人”;2015年中国五台山水陆法会首席摄影,6月拍摄宜兴紫砂壶纪录片,《醯儿》系列走进和顺摄影季,获优秀策展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