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三名贤
2016-02-09文丨厐思纯
文丨 厐思纯
清镇三名贤
文丨 厐思纯
由于“山川清淑旁魄之气郁极蓄久”的孕育以及历史文化的陶冶,明清以来,清镇士人涌现出不少学养俱丰、铁骨铮铮的人物。其中的张日晸、郭超凡、黄卓元三位名贤尤为著名,他们的人格学识、道德风范至今仍铭记在清镇人民心中。
清镇地处贵州中部,苗岭山脉北坡,乌江干流鸭池河东岸,东南与省城贵阳相接,西南与平坝毗连,西北、东北以三岔河、鸭池河、猫跳河为天然界线分别与织金、黔西、修文三县相望。自古以来在这块1492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勇敢的汉、苗、布依、仡佬、彝、水、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山川清淑旁魄之气郁极蓄久”的孕育以及历史文化的陶冶,明清以来,清镇士人涌现出不少学养俱丰、铁骨铮铮的人物。其中的张日晸、郭超凡、黄卓元三位名贤尤为著名,他们的人格学识、道德风范至今仍铭记在清镇人民心中。
张日晸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张日晸诞生于清镇县一书香人家。他幼时其父张德巽在广东秀峰、浔江等书院任教启蒙教育得之于母亲支氏。日晸儿时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九岁时父亲病故于贵州定番(今惠水县)学正任上。
德巽六十得子,殁时子幼,家无恒产,一贫如洗,仅有破屋几间,荒园一亩,家中难以度日。于是其母典当衣饰,纺织抚孤,亲持家务,教诲子女。白天日晸从师学习晚上归家必课读。一年四季,不分严寒酷暑,张家的破屋里孤灯如豆,书声琅琅,机声札札,一个妇人,几个童子,那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图画。一天夜晚日晸疲惫难支,昏昏欲睡。其母立即令其站立挞之,声泪俱下地说道:“零丁若此,犹不知奋,吾无望矣!”母亲痛心的哭泣震撼了日晸的心灵,于是他痛下决心,励志苦读,十五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其后肄业于省城著名学府贵山书院。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日晸以殿试冠天下,荣膺进士,入翰林院,散馆一等,授编修,参与撰写《大清统志》。
日晸走上仕途后,先后任顺天府(今北京)及湖南、河南乡试考官,四川叙州府、成都府知府……官至云南巡抚。他身处清政权由盛转衰的嘉庆、道光年间。由于亲历了青少年的艰苦岁月,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民众的苦难,兼之自己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因此从政三十年时刻以恤民保民清正廉洁为职志,时刻牢记母亲谆谆教导他的“居家侈,累在一家;居官侈,累在百姓”的庭训。即使自己当了封疆大吏,奉禄日丰,“日晸仍俭朴如故,自奉荏薄”。然而,他在周济亲朋和救济灾民上却十分慷慨。据史籍记载,日晸一生惠政善举基多,最典型的事例如下:
日晸任四川叙州知府时适逢府属的一些地区遭受水灾,当他得知情况后立即亲赴灾区,勘察地形,带领百姓疏浚水道,使灾情由大化小。在叙州任上,他秉承母意,捐银千两办励节堂,安顿无依无靠的寡妇,使其免受冻饿之苦。
道光十八年(1838年),日晸时任四川建昌(今西昌市)兵备道时,正值雅安春荒粮价猛涨。他立即筹银七千两,派干员到外地购粮出售,并根据灾民的经济情况分别售以减价粮和救济粮。与此同时他在官署中收养灾民丢弃的孩童,使其读书学艺,待到独立时再行遣返。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黄河决口,洪水淹至开封城墙下,时任河南布政使的日晸督令关闭城门,堵塞进水缝隙,退水时又率领民众赶修城堤,并不顾自身安危,亲临指挥抗洪,终使开封免遭淹没之浩劫。开封百姓对他大无畏的精神大为感动,对其事迹广为传颂。日晸为了安置因洪灾涌入开封的灾民,便在开封五门外的空地捐廉修建房屋安置灾民,并为他们购食物、药品及衣服。这些修建的房屋俨然形成村落,被灾民称为太平庄。他曾对属下说:“官吏多尽一份心,灾民多受一分惠。”
他审查案件,务必深入调查,平情度理,认真推究,不以私得而凭空揣度案情。他又说:“审查关系百姓性命,当官的人,怎能不慎?”
张日晸关心家乡文化教育事业。为此,他前后捐银七千两为故乡修城阁、建书院。清镇城外的梯清塔,就是他捐银修建的。另外,他在任云南巡抚时,除病中为《安顺府志》(清化清镇隶属安顺)审定文稿外,还捐修志费银二百两。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七月初十,张日晸病故于云南巡抚任上。时人瞿煜观在其《张中丞墓志铭》中对日晸盖棺论定,其中几句最为中肯:“资禀刚明清介,淡然无欲……遇事处之以厚,与人必尽其诚。”
郭超凡
郭超凡,嘉庆四年(1799年)生于清镇县凤子岩。超凡儿时,聪颖过人,涉猎经史子集,17岁时文名远播。学者徐广文赞赏其文,认为不同凡响,为之命名超凡。
道光十五年(1835年),超凡中进士。次年任贵州兴义府教授。在兴义的六年教学中,超凡与士林交游甚广,其门生最著名者景其浚、张之洞,后来均成为中国政坛的显赫人物。
景其浚,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张之洞则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兴名臣”,官至湖广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及军机大臣。
郭超凡一生的仕途,与广东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光十三年(1843年),郭超凡任广东饶平知兼理大埔县。走马上任之初,他立即针对当地海盗猖獗、宗族械斗等尖锐问题进行治理。他严令打击擒捕海盗,调解大族纷争械斗,致使坏人闻风敛迹,社会日趋安定。百姓感其恩德,称他为“青天”。郭超凡离任时,饶平民众为其建“去思德政碑”,哭泣饯送者不绝于途。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郭超凡任东莞知县,痛感县试风气败坏,行贿之风盛行致使英雄无路,豪杰丧气。于是大力整顿试场陋规,打击冒名代考,一律以文取士。由于竞争公平,不少才德兼备的贫寒人士才得以脱颖而出。如后来出任四川、山东学政的梁耀和内阁学士潘衍都是郭超凡当时在东莞选拔的秀才。
道光十八年(1848年),郭超凡调任香山(今中山市)知县,秉公执法,不畏权势深得民众景仰。当时朝廷侍讲学士曾望颜因奔父母丧事返回老家香山。其仗势欺人,霸占民田,被百姓控告。当超凡传讯曾时曾神气十足,拒不认错。然而超凡有礼有节,以理服人,最终迫使曾望颜理亏而退还民田。事后超凡对人说:“多少懂得为官之道的人哪个愿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家呢?但我不能因此而枉法!”
郭超凡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十分强烈的人,他一生的最闪光点莫过于在抗御外侮的事件上。在香山任上,他曾率军守卫澳门附近的前山,对来犯的英军予以痛击。二十天里,打了七仗杀伤大批英军,解了前山之围。令英军胆寒,扬了国威。
咸丰三年(1853年),郭超凡擢任广州知府。三年后英军借“亚罗号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舰船深入省河,直逼省城。他面对强敌的进攻毫无惧色,亲率军民奋起反击,并派人从两岸围歼敌人。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由于他指挥有方致使英军死亡逾千人,仓惶逃离省河。之后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玩敌误国,荒谬绝伦,广州终于在次年九月失陷。当得知广州失陷、叶名琛被俘的消息时,正在小马站病卧在床的郭超凡不禁痛心疾首,悲愤的叫道:“不料我一离职,洋虏强横逞凶竞到如此地步。可恨!可恨!……“说后昏厥过去。
郭超凡痛感外侮日侵,国势颓微,盼望早日康复,为国效忠,终因贤才被妒,壮志难酬,于咸丰八年抑郁辞世,享年59岁。
黄卓元
黄卓元,清镇县朱昌堡人。其家是朱昌望族,书礼传家。同治十三年(1874年),黄卓元中进士,散馆后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任国史馆功臣撰修官和文渊阁校理,旋即又任云南、四川乡试正考官。光绪二十年(1894年),黄卓元出任江西学政,四年后,请假还乡,主讲于贵阳贵山书院。
卓元见义勇为,好作善举。在北京任职时便捐银千两,接济旅京经济困窘的同乡。对那些赴京应试的黔中学子及由京返黔的老乡,亦倾囊相助,毫不勉强。
卓元任江西学政时,湖口堤坝被洪水冲毁,他慷慨捐银三千两培土修筑。百姓感恩戴德,将其堤命名为“黄公堤”。
光绪十五年(1899年),时在贵阳贵山书院任教的黄卓元,目睹府属各县学宫陈旧破败,有感于斯,捐银千两,资助其补修。次年贵阳地区遭受旱灾,民众生活十分艰难。他出资赈灾,得到广大民众的好评。
黄卓元不仅道德高尚而且才华横溢。他擅长书画且造诣极深。其小楷丰神秀骨,极富美感,被黔中士人誉为“贵州一绝”。他对书画的源流、技法及艺术特色亦有研究。他对南宋大诗人陆游年八十自书所作诗八首有如是评论:“陆务观书法劲逸,老年不衰,诗句冲淡,全无烟火色。”其原因是“务观久领林泉之乐,故其笔墨清胜如此”。
对于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书的《天马赋》,他认为“雄浑流动,起止横竖诸法俱备”,是其最得意之作。关于米芾的师承问题,历来书家都认为“米元章书矫亢跌宕,世咸称自创一法。”然而黄卓元却不以为然。他指出米芾“全学的是唐代陆柬之行书《文赋》,而且元代的书法家赵孟頫晚年书法大进,亦得助于全摹陆柬之的《文赋》”。他认为陆柬之的书法“最为精工。所书《文赋》,风骨内含神采,外映真得《兰亭》之髓者,不独皮毛相肖也。”
谈到学书法,黄卓元亦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历代士人临摹《兰亭》,均师从唐人摹本,代代相承,失掉了王右军的笔法神韵。惟有宋人薛绍彭得其《兰亭》笔法神韵,因其家“藏有《兰亭》妙石,所书诗稿五纸,笔笔用右军法,而不带唐人格调。”因为黄卓元慨叹:“深于学书者,惜传世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