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片新闻

2016-02-09

自动化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施耐德智能

图片新闻

2016年11月17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尹正先生将接替朱海先生进入施耐德电气集团执行委员会,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以及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

2016中国社会责任公益盛典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鉴(2016)》发布会于12月2日在北京举办,台达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荣获“2016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为唯一获奖的台湾企业家。

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年12月7日,在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信部发布国家《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要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主要抓手,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能力,着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集成应用水平,着力探索培育新模式,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奠定扎实基础。

《规划》提出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装备,提高质量和可靠性,推进在重点领域的集成应用;二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三是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四是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与系统、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构建试验验证平台,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检查和信息共享机制;五是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试点示范,遴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断总结经验和模式,在相关行业移植、推广;六是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在传统制造业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七是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改造,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八是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做优做强一批“专精特”配套企业;九是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区域间智能制造资源协同;十是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为IoT时代提供最优化的网络——CC-Link协会(中国)迎来15周年庆典

〈本刊讯〉2016年11月2日,CCLink协会(中国)15周年庆典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拉开帷幕。CC-Link协会全球事务局长中村直美女士、CC-Link协会(中国)会长陈启军教授携同CC-Link协会总部和中国支部的工作人员,与嘉宾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简称ITEI)所长欧阳劲松、CC-Link协会在中国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庆祝CCLink协会(中国)十五华诞。

CC-Link协会(中国)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回忆15年成长经历,伴随着中国工业网络市场的高速发展,CC-Link协会(中国)也取得了累累硕果:2005年,协会与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开放式现场总线联合实验室, 同年,CC-Link协议取得中国国家标准[GB/Z]开始活跃于中国制造业;2007年,CC-Link协议家族中国兼容产品一致性测试中心成立,实现了兼容

产品测试的本土化,降低了中国制造兼容产品的开发成本,同年协会正式发布了基于以太网的[CC-Link IE]理念,之后逐步发布工业以太网CC-Link IE的协议家族。2008年,CC-Link取得中国国家最高的网络标准[GB/T19760-2008],同年中国自动化学会集成自动化技术专业委员会控制与通信网络CC-Link工作组(CLPA China)正式成立。2013年,CC-Link Safety被批准成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2015年~2016年,CC-Link IE的[GB/T]标准转换文件完成,预期2017年初取得GB/T标准。当前,CC-Link协议家族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已达376家公司。作为全球主流的工业网络标准之一,CCLink协议家族通过CC-Link协会(中国)的推广,在电子、汽车、搬运、楼宇、印刷、化学、食品、节能等行业应用广泛,为中国的制造业自动化、网络化水平提升做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来临,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技术开始不断渗入工业制造当中。毫无疑问,工业IoT时代正在到来,而这对于工业网络技术又将提出新的挑战。此次庆典上,中村直美女士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IoT时代,CC-Link协会已然做好准备,将和协会会员共同去挑战和应对这场工业变革。她详细解释了在进入真正的IoT时代前CIPA的实施策略,包括:基于IoT的网络强化、加强与各种开放网络的连接性、加强与ICT的连接。

CC-Link协会推出的CC-Link IE是基于以太网、从信息层到现场层纵向整合的网络,具备超高速、超大容量实时通信功能的网络,可实现信息系统与生产现场之间无缝数据传输,打破了原有工控网络的概念,其巨大潜力被寄予厚望。庆典现场整合型工业以太网CC-Link IE的新成员——基于标准100MBPS以太网的总线网络[CC-Link IE Field Network Basic]正式在中国市场发布。事实上,Basic正在逐步渗入市场,在中国已有企业正在研究开发IE Basic的兼容产品。

正如ITEI欧阳劲松所长在其致辞中所祝愿的,期待CC-Link协会(中国)在下一个15年能为中国制造企业带来更多更优化、更快捷的工业网络协议,让工业设备因为网络的畅通而实现智能化,从而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ABB为中国电建最大海外水电站项目提供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

ABB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开展合作,为其在海外承建的最大水电站——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项目提供了技术领先的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助力这一巨型水利工程的高效、可靠运行。

辛克雷电站的发电量可以满足厄瓜多尔全国三分之一的用电需求,它的投运提高了清洁能源在厄瓜多尔的能源占比,并使该国从电力输入国变为电力输出国。在该项目中,ABB提供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水电站保护系统、故障录波系统、厂房通风控制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电站直流电源系统以及500千伏开关站的隔离开关、避雷器、电压互感器、支柱绝缘子等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并负责这些设备和系统的调试、人员培训、试运行和现场服务。此外,ABB还为辛克雷水电站安装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帮助水电站根据用电负荷的波动对电力输出进行调控,实现高质量的电能供应。

近年来,紧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ABB利用自身技术和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积极配合和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全球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ABB已与中国电建、中国中车、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船重工、北方重工、中建材、哈尔滨电气等众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为其在亚洲、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承揽的多个项目提供电力与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携手开拓海外合作空间。

罗克韦尔自动化投资逾100万元以培养下一代智能制造人才

2016年12月6日,罗克韦尔自动化宣布将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价值110万元人民币的实验设备,支持中国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罗克韦尔自动化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Susan Schmitt也在交大发表了职业发展演讲,激发年轻学生对智能制造的兴趣,并吸引他们加入这一快速增长的领域。

自1998年大学合作项目(UPP)开展以来,罗克韦尔自动化已与交大并肩合作了18年之久,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其中均配备了罗克韦尔自动化最先进的硬件与软件。双方组织开展了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与交通大学之间的学生交换项目。另外在过去4年中双方还成功举办了四届A-B自动化系统应用竞赛。这些努力是罗克韦尔自动化在履行其支持中国自动化教育和培养中国智能制造人才这一使命的重要体现。

Schmitt在演讲中指出,“面对未来的智能制造,将运营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一项业务需要。在这一转变之下,自动化行业的领导者需要进一步拓展其技能组合。他们不只需要掌握制造车间的运营技术还需掌握各项IT技能。我们希望扩展与中国大学院校的合作,共同培养下一代的年轻工程师,帮助尽早实现‘中国制造 2025’。”

截止目前,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大学合作项目已与71所中国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已通过设备、奖学金和教学奖项形式共计为大学合作伙伴捐赠了1.6亿人民币。而且相关的资金和教学支持活动现在仍在进行中。

霍尼韦尔与美国福斯公司开展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合作

霍尼韦尔与美国福斯公司近日宣布,两家公司将携手为用户提供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帮助它们实现更加安全、高效及可靠的运营。这项合作将成为霍尼韦尔INspireTM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霍尼韦尔为其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发起的联合客户开发项目。

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数字化转型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安德鲁•赫德 (Andrew Hird)表示:“一个高效的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关键因素。首先,用户需要能够安全地访问采集的数据;其次是分析数据的能力;最后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知道如何部署信息才能够有利于运营。福斯公司在流体控制解决方案领域具有丰富的全球化经验,包括泵、阀门、密封和服务等,因此,霍尼韦尔和福斯联合开发的工业物联网生态系统将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霍尼韦尔与美国福斯公司拥有长期的合作历史。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的自动化和控制技术已帮助全球上万个工厂实现了自动化和数据应用。其中,许多工厂同时也选择了福斯公司的仪表和服务。

福斯公司研发副总裁E r i c va n Gemeren表示:“我们相信,霍尼韦尔与福斯公司的合作将帮助双方不断地改善服务,为客户提供最新的技术、先进的软件和分析,以及值得信赖的服务能力。霍尼韦尔为安全采集和传输数据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而我们将会把数十年的专业知识融入到预测分析中,从而更快地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这项合作将大大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新的洞察,从而引导更强有力的决策和过程优化。”

两家公司希望借助更大规模的整合数据,帮助制造商们更深入地分析数据,获取更多详细的行业洞察,并能够按照需要扩展数据的规模以满足单个工厂或企业范围运营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让更多的数据专家参与到数据监测和分析过程中。

施耐德电气客户服务业务部荣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近日,施耐德电气正式宣布,其客户服务业务部成功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此次认证,施耐德电气客户服务团队成为业内第一个获得ISO9001认证的服务团队,同时也是施耐德电气中国首个获得2015版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团队。施耐德电气客户服务业务近20年来的专业服务水准和管理能力也通过这一认证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高度认可。

ISO是全球范围内最被广泛认可的全面质量管理认证体系。2015版本ISO9001认证标准相比之前的2008版本更为严苛,但同时也将更加适用于包括服务业组织的应用,适合企业建立整合的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分布在每一个环节,更为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施耐德电气客户服务业务部从2016年2月正式开启了ISO认证的准备工作,对现场交付、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商务支持、采购管理和物流、系统和工具等ISO重点认证项目进行现状评估、需求收集以及现有流程完备性及合理性分析。在公司多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和支持下,认证项目进度稳步推进,并在第四季度完成了认证工作。

NI携手学堂在线助力中国创新在线教育发展模式

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近日宣布与全球最优秀的中文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NI学堂”。双方将借力各自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开发混合式在线工程教育解决方案,为实现我国“先进的混合式在线工程教育“这一共同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确立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NI自2015年开始就支持教育部开展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016年,NI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多学科创新的平台与前沿科学研究及产业紧密结合的优势,拟在全国支持10项育人示范基地建设、1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平台建设、4项示范性教学资源建设、10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试点改革和21项校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当下,MOOC这一流行于全球且基于移动互联网下的新教育模式已全面渗透世界各地高校。MOOC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地域、人数的限制,可以服务的学生数量是传统教育的数百倍或随着时间的积累达到数万倍。而学习者可以免费或低成本的获得国际、国内知名院校和企业开放共享的课程以及教学服务。清华大学将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工作作为学校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将在线教育资源独家授权予学堂在线,并希望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一道联合更多高校,共同推动在线教育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学堂在线平台有将近1000门国内国际课程,已有用户560万人,面向B端用户部署省级、校级、企业学习平台将近200个,并开发面向教师端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

NI认同MOOC是移动互联网下新的在线教育模式,且NI在测试、测量、控制领域积累十余年的院校课程资源和多项企业工程应用的案例资源,所以NI和学堂在线决定共同建设内容丰富精彩的“NI学堂”,通过“多学科课程”、“创新创业”、“微专业”、“行业培训”、“人才招聘”以及“市场合作“六大领域来促进此次合作的实质性落实。

与此同时,NI经过40年的行业积累,已经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工业领域有着丰富工程应用和科研案例,目前全球有35000家企业是NI客户。未来通过“NI学堂”,NI将优质的教育合作资源以及工程案例以在线课程、讲座、直播等形式提供给学校、企业以及个人学习者,为学习者提供精品内容、学习便利性,同时大大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成本。作为“NI学堂”的基础工具LabVIEW,将可在线学习及在线考试认证,并且可无缝参加CLAD/CLD在线认证考试。为了对接目前企业所需的人才资源,以及为未来人才培养做储备,NI通过学堂在线平台,可先行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无线通信5G、新能源汽车及无人驾驶、电力系统仿真等领域进行课程开发,并联合合作企业为优秀的学习者提供面试推荐。

西门子计划数字化业务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

西门子希望进一步加强其数字化业务的实力,并于2020年前在软件、数字化服务和云平台业务实现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16财年(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西门子在数字化服务业务领域实现超过10亿欧元的营收,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领域营收则达到约33亿欧元,同比增长约12%,远超8%左右的市场年增长率。

西门子正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的全新MindSphere云平台也将是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它将使西门子首次可以为从工业企业到铁路运营商等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并使开发和运营相关应用和数字化服务成为可能。例如,生产设施或企业产生的大量数据可以迅速、高效地被收集、评估和应用,以用于提升系统性能和可用性等。这项全新技术还可以帮助客户评估并利用数据以获取新洞察,为全新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数字化平台MindSphere是西门子‘2020公司愿景’创新战略的关键部分。借助该平台,我们能够在所有领域和业务中针对客户以及自身的生产设施坚决地推进数字化进程。”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Joe Kaeser)表示。

为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西门子计划在2017财年(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投入约50亿欧元用于研发,这一金额与上财年相比增加了约3亿欧元。至此,西门子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相较于2014财年增长近25%。所增加投入的主要部分被用于自动化、数字化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领域的研发工作和新成立的投资部门next47。2016财年,西门子的研发力度(research intensity,即研发支出占营收额比重)为5.9%,该数字在2017财年将继续提高。

西门子正在与IBM携手合作,进一步为客户简化MindSphere的数据分析功能。双方计划将数据分析服务“IBM Watson Analytics”以及更多分析工具融入MindSphere。此举旨在使企业客户能利用可视化功能和仪表盘工具,而应用开发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能通过交互界面来利用分析技术。IBM还打算为MindSphere开发应用,比如在预测性维护领域。IBM和西门子希望在高效分析技术以及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等领域将各自的技术专长融合在一起,并以此帮助其客户迈向数字化。

猜你喜欢

施耐德智能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 反思与期望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制造·AI未来
施耐德的失落
施耐德电气睿易系列ATV310通用型变频器
施耐德电气 过程自动化系统Foxboro Evo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