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6-02-09王巨庆黄鋆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筋根型颈椎病

王巨庆 黄鋆文

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王巨庆 黄鋆文

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筋推拿;微火针

颈椎病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调查资料显示,50~70岁人群发病率达到50%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趋势[1],其中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更是常见和多发,约占颈椎病的65%左右[2],多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和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症状。笔者采用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门诊颈椎病患者1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治疗组中男51例,女44例;年龄16~65岁,平均(53.9±6.9)岁;病程1周~14年,平均(8.5± 1.1)个月。对照组中男45例,女50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2.1±6.7)岁;病程1周~13年,平均(8.7±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确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3]:(1)颈痛伴上肢放射痛;(2)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4)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5)颈椎MRI示颈椎间盘突出等。其中(1)、(4)为确切诊断标准。(2)、(3)、(5)为辅助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骨髓炎及严重骨质疏松症;(2)可疑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3)发育型椎管狭窄(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4)严重的心肺、脑及血液系统疾病;(5)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6)其它类型颈椎病;(7)曾接受椎体手术治疗和颈椎畸形。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经筋推拿治疗:经筋推拿“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予“松筋解结”。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侧后方,重点查颈三角,A线——太阳经筋线(肩胛提肌);B线——阳明经筋线(胸锁乳突肌);C线——少阳经筋线(颈斜角肌),可在颈三角区查到圆卵状,索样或颗粒病灶为颈部痛性筋结点;以拇指结合肘部,沿手三阳经筋走向及筋结点实施点、按、揉、弹、拔伸等手法,力求筋结点得到充分放松,施术15~20min。微火针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医者左手按压固定上述经筋推拿时查及的筋结点,右手持0.3毫针,将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直至发白,迅速将针尖垂直刺入皮肤,直达筋结点,觉针下有阻力感,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感,并向四周放射。疾进疾出,不留针。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予经络推拿治疗:参照《推拿学》采用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患者取坐位,医者于患者侧后方,在项后线(督脉经)椎旁线(华佗夹脊穴)颈旁线(乳突到缺盆连线)用一指禅法,按揉法推拿放松颈项部肌肉,并用一指禅法按揉肩胛带区、肩胛背区、肩胛区及风池、风府、肩中、缺盆、肩外俞、天宗等穴位,施术15~20min。电针治疗:取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位,局部常规消毒,0.25毫针刺入得气,接G6805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电流强度以肌肉随连续波频率跳动,患者能忍受为宜,留针30min。经络推拿结合电针治疗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包括颈肩部及上肢疼痛、上肢麻木、颈部压痛、颈椎活动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参照文献[4]按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计0~3分。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5]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颈部功能正常,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过劳后出现颈部不适感和颈痛,肢体有轻微症状,能坚持工作;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体征明显缓解,过劳后颈肩部疼痛,仍须进行治疗;无效: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3.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缓解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痹症”范畴,亦可归为经筋病范畴,多数由于风寒湿邪入侵肌体,留于经筋内,导致经络不通,进而导致“不通则痛”[6],因此,治疗以活血通络,调和荣卫为主要原则。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与体征积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经筋推拿是在《黄帝内经》十二经筋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采用特定手法进行操作,其强调局部,重视整体,遵循经筋理论中“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对检查部位作各种手法探查,结合“常与异”感觉的对比和患者对检查的反应,用揉、按等手法放松局部条索状或结节状阳性病灶,再施以弹拨、提弹为主的手法[7]。经筋推拿既能剥离粘连的筋结,消除和缓解肌肉的紧张,舒展紧张的经筋;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使得经筋通则不痛。

火针疗法,即把烧红的火针快速刺入到皮内,速进速出,具有激发经气,调节脏腑,促进经络通畅,调节气血的功效[8-9],微火针具有与火针同样的操作手法和疗效。但较火针而言,微火针采用的针具为0.3毫针,小巧精细,不留瘢痕,患者基本无明显痛感。此外,微火针同时具有“一针三通”的特点,即“温通”、“微通”和“强通”。在微火针治疗阶段,会有部分患者出现如晕针、血肿等不良反应,此时应对症处理。微火针忌用于孕妇及气血亏虚者。

本组结果显示,经筋推拿结合微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经络推拿结合电针治疗。

[1]徐腾,王诗忠,陈水金,等.桂枝加葛根汤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2):2095-2097.

[2]王洪英,佐欣慧,刘宏光.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1):62-63.

[3]龚星军,王倩芬,卢乐苗.经筋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11,23(5):41-42.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5]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2):156-158.

[6]李彬,谢新才,冯毅.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2):920-922.

[7]龚星军.民间经筋疗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 (1):16.

[8]张学如,丁松,王建春,等.针刺结合药饼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0,28(10):124-125.

[9]卢玉勤,李丽青.通络宝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0):158-159.

(收稿:2015-09-10 修回:2015-11-30)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No.2014ZB107)

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慈溪 315300)

王巨庆,Tel:13606882899;E-mail:564413183@qq.com

猜你喜欢

经筋根型颈椎病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