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6-02-09俞君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卡介菌荨麻疹核酸

俞君华

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俞君华

慢性荨麻疹;非索非那定;卡介菌多糖核酸;生活质量

慢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1]。临床主要症状为反复出现瘙痒、风团或伴有血管性水肿。研究发现,荨麻疹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该病多数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少数由Ⅱ型、Ⅲ型变态反应引起[2],且肥大细胞的活化以及组胺因子的释放在该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4]。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稳定肥大细胞及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的作用,常用于慢性荨麻疹的基础治疗[5];非索非那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长效快速的外周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组胺释放及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起到抗过敏作用[6]。我院皮肤科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皮肤科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19~67岁,平均(38.2±8.1)岁;病程6周~12个月,平均(6.7±2.3)个月。对照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5岁,平均(36.5±7.7)岁;病程7周~14个月,平均(6.6± 3.1)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7]:(1)皮肤风团反复发作,风团持续时间<24h,瘙痒明显,病程>6周,消退后不留痕迹;(2)未用任何药物治疗;(3)年龄≥18周岁;(4)治疗依从性较好,能坚持用药,并定期完成随访;(5)能够自行读懂并理解DLQI中所有问题并根据自身的病情回答问题;(6)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项临床观察。

2 方 法

2.1 给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商品名:莱多菲)1次60mg,1天2次,口服;观察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商品名:迪苏)穴位注射治疗选穴足三里和曲池穴,常规消毒皮肤后,进针,待有酸胀麻感、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每个穴位注射0.5mg,共1.0mg,每2天注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2.2 观察指标 按照荨麻疹4级评分法(0~3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瘙痒程度五项指标的评分,将上述5项评分相加得总分:(1)风团数目:0个为0分,1~6个为1分,7~12个为2分,>12个为3分;(2)风团直径:按0cm、<1.5cm、1.5~2.5cm、>2.5cm分别计为0、1、2、3分;(3)每次持续发作时间:按0h、<1h、1~12h、>12h分别计0、1、2、3分;(4)瘙痒程度:按每天瘙痒次数计,0次、1~2次、2~5次、>5次分别计0、1、2、3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和均值±标准差(±s) 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SSRI>90%为痊愈;60%≤SSRI<90%为显效;30%≤SSRI<60%为有效;SSRI<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1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相关疗效指标比较 治疗4周,观察组瘙痒缓解时间、难眠缓解时间、皮疹缓解时间及停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比较(天±s)

表2 两组患者相关疗效指标比较(天±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

3.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110 100治疗前6.1±1.3 5.8±1.7治疗4周后0.3±0.1**△△0.8±0.3**

3.5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痊愈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4 讨 论

近年研究表明,荨麻疹是辅助性T细胞2(Th2)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Th1和Th2比例失衡可能是该病发病的重要环节[8]。当Th2细胞数目增多或功能增强时,会分泌大量的IL-4,IL-4可诱导B细胞产生IgE,IgE刺激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导致I型变态反应。盐酸非索非那定是一种新型抗组织胺药,具有较好的抗组胺及抗炎作用,能选择性地抑制H1受体,同时发挥抗组胺和白三烯抑制作用,且该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抑制的副作用,对肝脏和心脏的副作用也较小[9]。

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免疫调节物质,具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包括:(1)下调Th2,减少IL-4分泌,减少IgE生成,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2)促进Th2向Th1漂移,从而抑制Th2占优势的免疫应答,达到免疫平衡;(3)刺激机体产生IgG抗体,IgG抗体可阻止已和肥大细胞结合的IgE与抗原结合,封闭IgE抗体起到抗过敏作用;(4)刺激网状内皮系统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主要因风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郁于肌腠所致,治疗上以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为主[6]。本项研究采用中医传统的穴位疗法,将中医的的穴位针刺和西医的局部给药溶为一体,选择足三里和曲池穴作为注射部位。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皮毛,阳明主肌肉,联系肌表皮肤,故取曲池以祛邪透表和驱风止痒;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有理脾和胃、扶正祛邪、补中益气等作用,为强壮补虚和保健要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0]。穴位注射给药不仅增加了药物在穴位的局部吸收,也能延长对穴位的刺激时间,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达93.6%,显著高于单独口服非索非那定的对照组患者的73.0%,且观察组瘙痒缓解时间、难眠缓解时间、皮疹缓解时间及停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非索非那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较单独应用非索非那定,不仅起效快,而且治疗效果好。

慢性荨麻疹虽然不威胁生命,但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烦恼,以及对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亚于心脏疾患[11]。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对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邹循辉,宗国勇,石丽君.咪唑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I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08,19(4):74-75.

[2]余勇.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267-268.

[3]朱培军.养阴消荨汤联合卡介茵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3008-3009.

[4]兰岩菊,陈欢.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6):450.

[5]栾红,王英杰,盂宪敏,等.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51(23):62.

[6]庞卫阳,赵波涛.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5):208-209.

[7]张建中.中外皮肤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29-36.

[8]程健.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25(8):569.

[9]刘忠恕,姜相德,王家林.现代中医皮肤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8:151-156.

[10]陈建萍,王继湖.非索非那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皮肤与性病,2013,35(2):105-106.

[11]Baiardini I,Giardini A,Pasquali M,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chronic urticaria and respiratory allergy[J].Allergy,2003,58(10):621-623.

(收稿:2015-12-08 修回:2016-01-14)

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皮肤科(海盐 314300)

猜你喜欢

卡介菌荨麻疹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核酸检测
基于测序技术探究卡介菌生物制剂核酸物质基础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菌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荨麻疹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