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在资助日本环保组织?
——东行观绿记(二)

2016-02-08吴昊亮

中华环境 2016年6期
关键词:资助者松下资助

吴昊亮

公益

谁在资助日本环保组织?
——东行观绿记(二)

吴昊亮

在东京访问期间,我在行程计划之外参观了一场日本环境资助者的联合说明会,从而对日本环境资助得以管中窥豹。

这场说明会是9家日本环境资助方联合为资助对象所举办的资助说明会,有200多位从东京及周边城市赶来的民间环保组织、社区团队成员参会。

这次与会的资助方大多是在日语中被称为“财团”的基金会,也有一些企业的CSR部门,同中国的情形类似。

资助者数量众多

翻开主办方整理的日本环境保护组织资助者清单,整整十来页百来家的环境资助者,不禁让我惊叹日本环境资助者数量之多。我对日本朋友说,中国的环境保护组织资助者,两只手就可以数过来,实在太少了。不过,这也是日本民间环保事业发展历史长的必然结果。中国的民间环保资助的历史,尤其是本土环境基金会的历史只有不到十年,而日本则有三十年乃至更长。

资助额普遍偏低

日本环境基金历史较长,资助者众多,是不是资助额度相对较大呢?从到场的环境保护组织资助者的介绍资料看,资助者对单一项目资助的额度大部分是折合1~5万元人民币的小额资助。起初我颇为意外,以为是到场基金会不具代表性,后来和更多熟悉情况的人士交流,确认这是日本环境资助的普遍现象。在中国被诟病的压缩控制资金中人员费用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资助方中,有两家值得一提,一家是专门资助机构发展的资助方——松下基金会。这在日语中被称为“基盘强化”。如松下基金会一位工作人员所描述,一般基金会是采摘树上的果实,而松下基金会则浇灌树木的根基。

另一家则是711基金会——其出资方即是日本第一大连锁便利店集团——711,其特色之处在于其基金来源于全国的上万个便利店网点,每年1.4亿日元的捐赠额用于开展公益活动,相当于每个日本人捐了1日元。可惜的是,我询问了负责人,他们目前还未有借在华连锁店的渠道把这项善举扩展到中国的构想。

申请方式仍以纸质为主

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组织申请资助流程除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本外,已经基本电子化了,发布启事、项目填报、提交申请等流程都通过网络进行。

然而日本公益组织资助仍然使用大量的纸质材料。询问日本基金会的朋友得知,可能是习惯使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本有大量环保组织的负责人是老年人,不适应使用电子文档,而中国环保组织则是以年轻人为主。

排队文化的学以致用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虽然是有200多人参加的一场说明会,但秩序井然。当9家资助方分桌坐定后,桌前摆上几排椅子,想要咨询的人就按先来后到坐好,一个组织咨询完,后一个自动补上,所有人往前挪一个座位。

这一招儿被用到了我们在南京举办的国内首届环保组织联合招聘会上,现场为应聘者准备了对话的座椅,设置了等候区,不过,大家依然急急地在桌前围观。

当我把联合宣讲会的照片发到朋友圈,马上就有国内做环保组织资助的同仁回应说,在中国也可以这样做,有助于建立资助者和环保组织之间的互相了解沟通。这种形式很值得我们推而广之到公益资助领域,让环保及公益社会组织能更好地理解资助方的要求,获得更多申请资助的机会。

(作者系合一绿学院执行长)

猜你喜欢

资助者松下资助
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
接近正义: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的风险规制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国际商事仲裁中第三方资助者与仲裁员的利益冲突与防范
M4/3多面手新选择 松下GX9(搭配12-32mm镜头)
关于感恩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
4K概念松下旗舰无反相机G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