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原因及改善措施
2016-02-08赵欣华
赵欣华
(兴城市环境监察局辽宁兴城125100)
浅析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原因及改善措施
赵欣华
(兴城市环境监察局辽宁兴城125100)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饮水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如南水北调工程的修建,大力兴修水库等,但这些水利工程大多是针对城市用水问题,而缺乏对农村饮用水问题的关注,导致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为此,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的种类与农村饮用水源的现状,简要分析了造成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保证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
农村饮水问题;污染原因;措施;改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资料显示,80%的人类疾病的产生都与水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水质的不良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而通过饮水产生和传播的疾病就高达50多种。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遭到严重的污染,导致了农村地区的腹泻、癌症等疾病人数数量的逐年上升,引发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广大社会群众的高度关注。为更好的解决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改善农村地区饮水的安全性,就需要找出产生污染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解决[1]。
1 农村饮用水源的种类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地形、气温等条件的复杂性,东西部、南北部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农村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了我国各地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的种类与特点的不一。但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以分散式取水为主,大致分为2大类: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地表水源主要包括河流水、水库水、湖泊水、坑塘水及溪沟水;地下水源主要包括承压水、泉水和潜水。除此之外,在缺水地区,降雨(水)通常情况下会被存储起来作为饮用水;再如黄土高原等地区,也会将窑窖水作为饮用水[2]。
2 农村饮用水源的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种类较多且提取方便,但大多数的饮用水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地区60%的饮用水源周围存在着污染源,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的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70%以上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等,这些数据还在不断上升。相对于河湖水及水库水而言,地下深层水(井水)虽相对安全,但相对缺乏,凿井难度较大,不能大面积满足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村地区的饮水现状主要表现为水量不足,高氟水、高砷水及苦咸水问题严重、污染严重等,饮水安全令人堪忧[3]。
3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的原因
3.1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是造成我国农村地区的一大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也迎来了发展契机,但由于某些城市对工业的管理不严,导致了有一些企业的工业废水、废气与废渣未经任何处理或处理指标不达标便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流经城市的河段的疏远严重污染,影响农村地区的正常饮水。同时,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木转移至农村,再加上农村地区缺乏对这些重工业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措施,导致了这些重工业企业长期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长期超标排放,对农村的饮用水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占用的大量的土地面积,使我国的耕地面积大大减少,为了提高种地面积的产量,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被用于农业生产中,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但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污染和饮用水源的严重污染。在农药的使用上,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民的素质较低,造成了农药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情况的出现,甚至使用高毒农药,而使用农药时一般要有水源,一些农民常常在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边进行药水配置,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不高,经常将废弃的农药袋或农药瓶弃置河湖边,使得农药残留汇入河湖中,对饮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化肥的使用上,为增加产量,大多数农民过量使用氮肥和磷肥,使得土壤酸化,以各种渠道深入地下或冲刷至河湖中,造成饮用水源的严重污染。
3.3 禽畜、水产养殖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条件、技术的限制,农民环保意识的不高,导致了禽畜、水产鱼类的粪便的任意排放和饲料的肆意投放,而这些禽畜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微生物,水产养殖的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碳、磷成分,造成了饮水资源的大量严重污染与富营养化。
3.4 生活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条件普遍较差,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极度缺乏,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导致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据相关数据显示,农村地区供水井不远处便有厕所、禽畜场、垃圾堆等,若遇到下雨天,雨水冲刷地面的这些污染源,就会渗入水井中或流入河湖中,造成饮用水源的严重污染。
3.5 地质结构的影响
因农村农业生产开采地下水和生活用地下水的过量,导致了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有害矿物的浓度增加,如氟、砷、铁等严重超标,同时,在盆地或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水位埋藏浅,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导致饮用水盐分的大量增加,形成苦咸水,使农村地区的水质不高,影响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
4 改善农村饮用水源安全的措施
4.1加强水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宣传
在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上,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加强对农民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如开展科普教育讲座、通过广播进行水源保护重要性的讲解、发放专题报纸等,使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保护水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把水源保护好环境保护铭记在心,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
4.2 强化农村地区的水源污染治理工作
在生活垃圾和废水的处理上,国家应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厂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让农村垃圾能进行集中处理,以免因雨水冲刷污染河湖水或地下井水。在农业生产上的污染源的处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积极推广有机化肥料的使用,对养殖的排泄物和废水经过相关技术的进行无公害处理,或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在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上,当地管理部门应当加大管理力度,严格监督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排放指标,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污染。
4.3 改善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及法律法规
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情况制定相应的饮用水源保护地方性法规,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工业污水排放、农药与化肥的使用情况、禽畜与水产的污水排放、生活来及与污水排放的监督与管理,明确的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以保障农村饮用水源的安全性。
4.4 加大对农村地区饮用水源保护技术研究的投资
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技术研究的投资,使相关的科研小组能更好的开发或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技术好方法,如饮用水源调查的规范、饮用水源的正确选择与评价的方法、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的方法、水质检测标注的统一规范化等,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也在持续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对我国农村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需要我们重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的安全性问题。我国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处理技术强化饮用水源的治理工作,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识,共同促进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保护,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生活。
[1]田博.试论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原因及改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34):152-153.
[2]白璐,李丽,许秋瑾,郑丙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防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03(52):1694-1695+1921.
[3]黄剑东.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现状及防护技术刍议[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21):14-16+45.i
赵欣华(1971—),女,满族,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从事的工作:环境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