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探讨
2016-02-08黄志鹏
黄志鹏
(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00)
关于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的探讨
黄志鹏
(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00)
目前中国在污染土地防治以及污染土地再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尚不完善,亟需出台土壤污染防治专门法,本文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进行了分析探讨。
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土壤
1 土壤环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法制标准不健全
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基础工作,而我国仍未出台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立法,尽管立法工作已经进入议程,但是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尚需时日。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有关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业标准、技术指引等还存在缺项和短板,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标准、技术导则体系的系统化建设。
1.2 土壤环境问题日趋复杂
除重金属外,中国土壤有机污染也日趋严重;稀土、酞酸酯、抗生素、激素、放射性核素、病原菌等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不容忽视,土壤环境问题出现多样性和复合性的特点,风险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多年累积的土壤环境问题将呈会集迸发的态势。如不采纳有力办法,往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土壤污染加剧的趋势将难以底子改变,土壤污染问题将变成影响大众健康与和谐社会建造的重要因素。
2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
加大工矿企业污染控制力度。完善产业准入条件,严格环境执法,对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历史遗留的工矿污染及其土壤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强集中式治污设施的环境监管,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理设施运营,防止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强化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使用的环境安全管理,从严控制污水灌溉和污泥农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强规划,合理布局,防止重污染企业、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各类资源开发、开采等建设活动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手段,防止各种无序开发项目造成土壤污染;防止重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避免造成新的土壤污染。
实施奖惩政策措施。以耕地为重点,开展土壤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和考核,对土壤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的地区,国家实行奖励性政策措施;对造成耕地土壤严重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受到威胁的地区,实行区域环保限批等惩罚性措施。
2.2 提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结合我国土壤铅、汞、砷等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污染严重的地区给予重点分析,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源分析、污染过程分析以及污染风险评估等,建立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从而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托。结合有机物污染的实际情况,重点研讨土壤有机污染物质的快速识别和监测方法等技术,对有机污染物场地的修复予以一定程度的支撑。此外,结合我国污染场地土壤的不同类型,对现有的修复技术予以分类,制定出最佳的修复技术规范。
2.3 编制污染场地信息管理系统
对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普查,以便确实了解土壤质量的现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共享,切实掌握污染场地土壤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总括污染源,编制污染场地修复指标和标准,对于污染场地的各种信息要及时公布。着重开展污染场地信息系统工程,进一步规范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逐步完成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目标。
2.4 筹编各项污染场地相关管理制度
筹编污染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和治理修复制度。土壤污染评估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污染土壤的使用必须要进行污染评价,充分了解污染土壤的实际情况,确保一切相关使用者对土地污染情况知情。根据污染场地的监测情况,试探编制出长期的监测制度,当监测结果出现超标或异常现象时,要再次启动修复计划来确定应变措施。依次实施污染场地档案管理制度,构建污染源控制制度和污染应急法律法规。
2.5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分类方式多样化。按是否焚烧可分为焚烧和非焚烧技术。焚烧技术主要有高温焚烧技术和水泥窑处置技术,特点是效率高、时间短、废物残存体积小,但处置过程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物;非焚烧技术避免了焚烧技术的缺点,其常用的有化学氧化、生物修复、热脱附等。地下水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包括气相抽提、空气扰动、可渗透反应墙以及原位注入等技术;异位修复技术应用较多的为抽出—处理技术,该方法先将污染地下水抽出地表,然后采用吸附、微生物降解、化学氧化等方法集中处理地下水。
3 结语
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耕地质量、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随着土壤环境问题凸显、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本届政府已将土壤污染防治确定为向污染宣战的三大战役之一。《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加紧制定之中,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1]晁波阳.汞污染土壤水泥固化/稳定化处理方法探究[D].兰州大学,2014.
[2]廖晓勇,陶欢,阎秀兰,赵丹,林龙勇,李尤.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2014,04:1576-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