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质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2016-02-08董艳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期
关键词:代表性水样容器

董艳芳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环境保护局山西阳城048100)

浅谈水质采样中的质量控制

董艳芳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环境保护局山西阳城048100)

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和分析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水质监测结果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水质采样过程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和忽视的环节进行分析,指出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环节和问题,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水质采样;质量控制;监测结果

1 水质采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质采样,是指为了解天然水体的物质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而从特定的水域中间断或连续地采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能提供分析、鉴定、试验的水体实物,以供检验各种规定的特性指标的过程。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和分析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代表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为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必须重视样品采集分析全过程中每个步骤中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除了采用精密的仪器和准确的分析技术之外,要特别重视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环节。如果单纯注重分析操作而忽视了采样的科学性,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必然是不准确的,也不能反映出水质的真实情况。因此,在水样采集中,必须高度重视样品采集和分析操作的质量,以保证获得反映水质真实情况的数据,从而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

2 水质采样中常见的问题

2.1 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不准确

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项目和样品类型来确定。实践中一些水质采样工作人员往往对监测目的等不甚了解,致使在样品采集时对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不准确,所采集水样也就缺乏代表性。

2.2 采样频率的确定不合理

各种水体很少是稳定而不变化的,这些变化可能是随机的或周期性的,变化的来源有天然的或人为的,在不同时间或周期所采集的水样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采样时,除了注意水体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外,还要注意水体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采样频率,确保所采集水样的代表性。

2.3 采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不正确

采样的工具是否符合设计的技术指标,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方法是否正确,对于监测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所选容器的材质是否会引起水质变化、容器的洗涤方法是否正确、采样工具准备是否全面等,都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 水样保存不规范

实践中,一些监测人员尽管按照正确方法采集到了所需要的水样,但忽视了水样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间内组分的变化,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管,导致监测的数据不准确。由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能引起水样组分变化,同时水样也可能由于某些物质的聚合、解聚作用发生变化,甚至受物理作用发生变化,因此,水样的保存不可忽视。

3 关于水质采样中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水质采样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要通过理论授课和采样操作示范等方式,定期对水质采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水质采样计划与准备技术要求、采样器和贮样容器的选择与使用要求、水样的采集形式、样品保存与管理以及样品运输交接等内容,重点讲解采样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安全措施及采样过程中普遍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通过培训,规范水质采样监测方法,提高水质采样人员技术水平,保证采样质量。

3.2 制定周密的采样计划。采样前,首先要明确采集水样的目标,并根据采样目标制定一个周密的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目的、检验指标、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法、采样频率、采样数量、采样容器的清洗、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和条件等。同时,要根据制定好的采样计划,准备好现场记录表格、采样器具、盛水容器、运输工具等。

3.3 准确布设采样断面和采样点。样品的代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代表性。要合理确定采样断面和采样点,必须先期做好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具体讲,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清楚监测的目的,监测项目和样品种类;(2)摸清受检水体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等特征;(3)摸清受检水体沿岸污染源分布和排污状况;(4)查清受检水体的水域功能,特别要注意饮用水源的分布情况和重点水源保护区状况;(5)查清受检水体生产及生活取水口的位置、取水量、污水排放口位置、污染物排放种类等;(6)实地勘查了解现场的交通状况以及河宽、河床结构、河水深度等情况。同时要遵循三个原则:(1)所采集的水样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水体水质和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2)断面设置数量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考虑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控制,选择优化方案,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3)避开死水区。

3.4 合理确定采样频率。总的来说,确定采样频率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以最低的采样频数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2)充分考虑水体功能、影响范围和有关水文要素;(3)既要满足反映水质状况的需要,又实际可行。具体讲,要掌握以下方面:(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12次;(2)较大水系干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一般中小河流全年采样6次,采样时间按枯、丰、平三期,每期采样2次;(3)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浏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4)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5)设有专门监测机构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余湖、库全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1次;(6)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7)地下水每一采样期至少采样1次,作为生活饮用水的地下水每月采样不少于2次;(8)工业废水和污水的采样时间和频次,应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并根据工作任务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工厂的生产周期、排污的稳定程度和均匀程度来确定。

3.5 正确选择和使用采样工具。采样工具中最重要的是容器的选择和洗涤。由于容器的材质对水样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因此采集不同组分的水样必须采用与其适应的容器。选择容器要尽量满足以下要求:(1)容器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好,以保证水样的组分在储存期间不发生变化;(2)抗极端温度性能好,抗震;(3)容器封口密封性好,且易打开;(4)便于清洗和反复使用。日常中使用较多的采样容器材质一般为聚乙烯塑料和硬质玻璃。容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样品的成分和监测项目确定,一般方法是先用洗涤剂除去容器上的灰尘和油垢,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在稀硝酸中浸泡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洗净。

3.6 规范保存和运输水样。为尽量减少水样组分的变化,使得水样具有代表性,最有效的办法是缩短运输时间,尽快进行分析。如不能及时运输水样,则要根据监测项目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方法。保存水样要注意以下要求:(1)减缓生物作用;(2)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3)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保存措施主要有四种:(1)选择材料适宜的容器;(2)控制溶液的pH;(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4)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此外,对于样品的保存、保存剂的纯度和有效期限等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在采样的同时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样品加入保存剂后要填写样品标签和样品登记表,确保采样记录齐全完整;对于样品的运输,要有专人负责运输,在运输途中要注意防震和保温防冻,避免日光照射和低温运输,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容器和玷污瓶口等。

[1]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才广,于所亭,李国育.分析测试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

[3]潘景浩.环境监测与实验[M].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4]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董艳芳(1981—)女,山西阳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代表性水样容器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Different Containers不同的容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闽台地区代表性道地药材
难以置信的事情
我国相关标准水样总α、总β放射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样童年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勉冲·罗布斯达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