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立体裁剪技术的起源性探究:汉代玉衣结构数据分析

2016-02-08

纺织报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领口胸围基准线

邢 琳

(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南安普顿 SO15 1DP)

我国立体裁剪技术的起源性探究:汉代玉衣结构数据分析

邢 琳

(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南安普顿 SO15 1DP)

将满城汉墓刘胜金缕玉衣衣片结构图导入COREL DRAW制图软件中,进行数据测量,将所得数值带入现代成衣制作普遍运用的日本文化式男装原型中,以验证其结构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从而推得,我国最早的服装立体裁剪版型制作技术的出现或不晚于汉代。

玉衣;结构数据;立体裁剪;起源

在我国的传统服装形制当中,除了礼服、官服、民服之外,丧葬服饰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带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升天”“永生”等传统文化也使得它与日常穿着的服装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甚至为了达到墓主人生前的某些要求,会采用与传统美学思想完全相左的颠覆性的处理手法。而汉代“玉衣”的出现,就是这一特殊丧葬文化的典型代表。玉器在我国历来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象征温润、刚毅和不朽[2]。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墓主人的躯体,玉衣在制作过程往往本着最大限度包裹肌肤,隔离屏蔽凡间的一切的理念。这使得汉代玉衣的整体形制更像是墓主人的第二层皮肤或者捍卫内部灵魂的铠甲,这在这几理念上和立体裁剪不谋而合。

然而,目前对于汉代玉衣的考古研究通常是从汉代墓葬文化和用玉制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当我们将玉衣的服装结构和服装版型与今天的西装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时就会惊讶地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我们就已经出现了立体造型的服装元素,并且出现了绱袖的立体裁剪结构。随着各地汉代墓葬群的相继发现,出土的玉衣在22套以上,其中西汉11套,东汉11套或者12套。已修复完成有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二件、河北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楚王刘戊(一说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腾(曹操祖父)的一件,共5件[3]。本文中我们以保存最为完好的刘胜金缕玉衣为例,来分析玉衣的服装结构。

1 玉衣结构数据的测量

玉衣的结构形制大体相似,分为脸盖、头罩、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以及左右鞋12部分。作为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所以玉衣的设计制作脱离了中国传统交领右衽的曲裾长袍的服装样式,以“合体”为出发点。

本次的测量数据参考现代服装号型规格的测量方法,用以和现代成衣数据进行对比。玉衣的基本轮廓数据是在不影响玉衣保护的情况下对修复后实体物进行的实际测量。刘胜玉衣全长188cm;脸盖长27cm,最宽处20cm;类似风帽结构的头罩长29cm,最大直径23cm;裤筒长69cm,上端口径21cm,下端口径10cm;手套长17.5cm,最宽处12.5cm;鞋长29cm,最宽处11cm,鞋帮高14.5cm,鞋口径10cm。玉衣的结构并不完全符合现代服装的上衣和裤子的样式,所以对玉衣上衣前后片已经袖片的数据进行重点分析。

衣片结构数据的测量需要有相应的辅助线和对位点,为了不破坏玉衣的形态,我们选用了196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在对玉衣进行发掘修复时拍摄的照片进行测绘。因其采用了平行拍摄角度,使得照片再现了实物的原貌,没有产生比例的扭曲和变形,提高了测量的准度和精度。我们将照片导入COREL DRAW 制图软件当中,以实际测量的衣片长度为标尺,以穿着者的左侧为左侧,设置1∶5的比例,对图片进行等比例的缩放。

调整上衣前片图片的水平旋转角度,使得两个领口侧颈点保持水平的位置,并引出一条水平线为基准线。过下摆最低点做水平线为下摆线。过领口侧颈点连线的中点向下做垂线,与下摆线相交,两点间的距离为前片衣长76cm;取侧颈点之间的距离为领口宽2×11.2cm;侧颈点连线中点到前颈点为领深4cm;沿肩线由侧颈点至肩点得侧肩宽11.2cm;测得基准线与肩线之间的夹角,即肩斜27°;过腋下点做水平线,则到基准线间的距离为袖笼深,测得左袖隆深24.6cm右袖隆深26.7cm;两腋下点之间的距离为半胸围,测得胸围2×50.5cm;由于前片包含一部分“裤子”的结构,没有真正的上衣下摆,我们规定衣片最宽处为下摆围的测量位置,测量得下摆围=胸围+2×3.3cm。过袖隆边做切线垂直基准线,则两垂线间距离为胸宽线2×19.5cm。

调整袖片的位置,使袖片两腋下点的连线保持水平,两点间距离为袖肥34.5cm。过袖山顶点做水平线为基准线,过袖口最低点做基准线的平行线,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袖长64cm;基准线到腋下点间连线的距离为袖山高,测得19.3cm;过袖山顶点做垂直于基准线的垂线于袖口线相交,则袖山弧线被垂线分为左侧的前AH和右侧的后AH两段,经测量,前AH28.9cm,后AH28.7cm;连接袖山顶点和两个腋下点得到两条线段,分别对两条线段四等分,前AH在靠近袖山顶点的1/4处外弧3cm,在靠近腋下点一侧的1/4处内凹1.5cm,弧线与直线的交点位于距线段中点4.3cm位置靠近腋下点一侧;后AH在靠近袖山顶点的1/4处外弧2.6,在靠近腋下点的1/4处内凹2cm,弧线与直线的交点位于距线段中点3.7cm位置靠近腋下点一侧,总体来说,前后AH的弧线走向基本相同;分别过两腋下点做垂线于袖口线相交,并取两线段中点连线为轴线,经测量,袖片在轴线处分别距离左右两边垂线1.8cm和1.45cm;袖口宽度22.5cm。

2 与成年男性服装号型规格对比分析

刘胜玉衣全长188cm,胸围101cm,除去玉片厚度等测量误差,我们可以将它与男性185/102A的上衣以及185/85A的裤装标准号型进行细化比对。(下表为1997年颁布的男性服装号型规格标准)

标准GB/T 1335.1-1997(部分)单位:cm

玉衣上衣包含了一部分裤子的结构,相当于背长加上臀长的尺寸,接近于男西装上衣的衣长,标准规格的尺寸为45+30=75(cm),和玉衣的实际尺寸76cm相差1cm;在日本文化式男装原型版中,领深=1/2后领宽=1/12胸围+0.5cm,带入玉衣胸围尺寸计算得8.9cm,由此我们可知玉衣的领口和原型版领口结构相比水平开宽了2.3cm,挖深减小4.9cm。我们通常在男西装制作的过程中,打版时肩斜选取18°到22°的范围,以适应冬夏不同厚度服装垫肩的选用。当领口整体大小以及肩点位置不变,而水平开宽领口时,会同时伴随领深减小以及肩斜度的增大。此外玉衣结构没有包围脖颈的领台部分,可能出于能够使头套和上衣领口恰当衔接的目的,刻意抬高了领口的位置,使得肩斜增大到了27°。

文化式原型中袖笼深由胸围/6+9.5cm得到,带入玉衣尺寸,得理论袖笼深为26.3cm,介于我们实际测量的左右袖隆深两数值之间。标准男西装的制作中要加垫肩,要求在袖山处要抽出袖山包的余量来容纳,使得结构制图中衣身袖隆曲线比袖片袖山弧线小4-6cm,但是玉衣片的材质比较特殊,本身有可塑性,能够自然成型,所以不需要刻意增加袖山曲线的长度。就袖片本身而言,现代西装袖片制图通常采用合理化两片袖,将肘省包含在分割线当中,以实现合体和美观。玉衣袖片结构从肘线位置向外弧,合拢后袖中线处为直线,内袖缝稍向外凸,不是很符合人体手臂自然走向。人体肘点大约位于袖中心线和内袖缝连线中点处,也许同样是处于手臂走向的考虑,虽然玉衣袖子的弧度不是特别合适,但在肘部却有了足够手臂自然弯曲的空间。

3 综合分析

玉衣作为敛葬服,只需要包裹人体,而不需要考虑服装结构的活动量和放松量。因此直接将玉衣尺寸与带入原型版的公式所得尺寸进行比较。根据原型版所制成衣呈现的是适体的穿着效果,在人体净尺寸的基础上有10分的松量,这和玉衣的穿着效果类似。

我们进行比对时发现了袖山曲线这一“现代”服装结构。尽管玉衣的前后AH数值相差无几(现代成衣袖片结构制图中,前后AH相差2cm左右),并没有实现肩点位置的合体处理,但是它和现代一片袖结构的相似程度足以令人惊讶。在对玉衣的清理和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没有任何两片玉片完全相同,每一片都具有单独的形状,需要被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而且很多玉衣片上都有编号(参见下图)。由此我们推断它是基于人体模型,画出纵横的格子之后,按照相应的形状打磨玉片,实现了有立体到平面的转变,完成了立体裁剪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完成之前,制作的工匠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形状,一切都来源于人体曲线走向和衣片造型的需要。

[1] 宋 宏,西方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9):1.

[2] 夏 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J].考古学报,1983(2):125-145.

[3] 林兰英.试析周代葬玉对汉代玉衣的影响,东南文化[J], 1998(2):126-130.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Chinese draping technology: Analysising the data of Jade Costume structure Han Dynasty

XING Li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Whinchester School of Arts)

Liu Sheng was the Prince Jing of Zhongshan Kindom in Han dynasty of China. Leading the struction diagram of his Jade Clothe Sewn with Gold Wire into COREL DRAW drawing software for data measuring and collecting. Comparing with the Japanese modern garment production which widely used in China fashion market, to verify whether they are in accordance with human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Thus obtained, the appearing of China's earliest clothing draping version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may not later than the Han Dynasty.

jade clothe;structure data;draping;origin

TS941.26

A

投稿日期:2016-11-12

邢 琳(1991-),籍贯河北石家庄,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工艺与结构设计。

猜你喜欢

领口胸围基准线
碳交易市场体系中的碳排放基准线:应用实践、研究进展与展望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7件T恤教会我的事
领口风情
领口风情
胸围革命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
衣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