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2016-02-07冉海清重庆市石柱县王家乡农服中心重庆402567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产技术栽培

冉海清(重庆市石柱县王家乡农服中心,重庆 402567)



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冉海清
(重庆市石柱县王家乡农服中心,重庆 402567)

摘要:玉米以适应性广、单产高、增产潜力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深受广大农户青睐,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同时,玉米品种类型多,适应多种生态环境及栽培条件,既可春播、夏播和秋播,又可单独种植,也可与麦类、豆类和薯类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是增加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文章简要介绍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玉米 高产 栽培 管理 技术

由于玉米品种较多,因此,选择高产、抗病、抗倒伏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底肥应选用氮、钾、磷含量较高,并富含微量元素的复合肥。

1 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由于玉米品种较多,选择上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2 适时播种

针对当地的种植条件及品种本身的特性,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定最适宜的播种期,适时播种。

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生长与繁殖生长之间的矛盾,使群体发展适度,个体发育良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密度大小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条件、栽培制度来决定。一般大穗型、迟熟品种、春播套种、土壤肥力较高的一般植4.2万~4.5万株/hm2。如果是早熟品种、紧凑型、夏播净作的一般植6.75万株/hm2以上。

4 田间管理

玉米苗期是以生根、茎叶分化为主,一般经历20~25 d,从玉米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管理的中心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4.1及时中耕灭茬,查苗补种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中耕灭茬,破除土壤板结,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减轻病虫危害。对缺苗严重地块,及时查苗补种或带土移栽,对连续缺苗3棵以下的,可不予补苗,相邻近株留双苗,确保田间玉米种植密度和整齐度。

4.2间苗、定苗

适时进行间苗,主要在3~5叶时进行,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有利于培育壮苗。间、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由于病害、虫咬苗及生育不良的苗,经中午日晒后,易发生萎蔫,便于识别淘汰。对苗矮叶密、下粗上细而弯曲、叶色黑绿的丝黑穗侵染苗、细黄瘦弱苗、茎圆发青的旺苗,应彻底拔除。定苗时,尽量留叶片数相当,茎鞘基扁,高矮、粗细一致的壮苗,以便保证群体的整齐度,若形成空穴,可在相邻穴留双株补齐。玉米棵大、株高,与小麦相比,群个体调节能力差,留苗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来确定,高秆大穗型品种每667 m2留苗3 000~3 500株;中密度品种667 m2留苗3 500~3 800株;耐密型品种留苗4 000~4 500株

4.3追施苗肥

在出苗至6叶前,把玉米所需的磷、钾肥1次施入。每667 m2施三元素复合肥或玉米专用肥15~20 kg。对于肥沃的高产田块,追施肥料可适当推迟到拔节至小喇叭口期(6~10叶),追肥与浇水相结合,要肥水协调一致。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玉米专用长效释控肥,在播种时1次底施或播种后1次施用,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4.4搞好玉米田间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技术因省工、省时、高效、增产,近年来已被农民广泛应用。播后苗前防除杂草,可选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品种,如秀去津、乙草胺等;苗后防除杂草(在玉米6叶前)可选用苗后茎叶处理的除草剂品种。

4.5搞好苗期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主要虫害是玉米蓟马和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选用辛硫磷等杀虫剂撒施毒土或毒饵防治。用有机磷或菊脂类农药喷雾防治蓟马。

5 穗期管理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为穗期,一般经历25~35 d,即出苗后45~55 d。此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营养器官生长迅速,生殖生长强烈分化,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需水肥最多。此阶段田管重点是合理运筹肥水,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的植株,达到穗大粒多,为后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5.1追肥浇水

追肥应以氮肥为主。玉米是个大肚子汉,能吃能喝又能干,在前期追肥的基础上,于玉米大喇叭口期(即出苗后45 d,株高齐胸深)每667 m2追尿素20~25 kg。施肥必须与浇水相结合,大喇叭口期为雌穗分化阶段,对水肥反应十分敏感,水分缺乏会引起“卡脖旱”,使雌雄不协调,影响正常授粉,导致秃尖缺粒,穗粒数减少。就像农谚说的,玉米不怕旱,就怕“卡脖旱”,此期干旱减产一半。

5.2搞好病虫害的防治

夏玉米主要病害有叶斑病、褐斑病、茎腐(青枯)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黏虫等。应根据当地的病虫预测、预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玉米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玉米增加穗数,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玉米抗倒能力,可在选用耐密抗倒品种的基础上,采取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中耕培土、蹲苗等措施,预防倒伏。对有可能发生严重倒伏的地块,可在玉米7~9片叶时,采用玉米抗倒剂进行预防。

6 花粒期管理

玉米抽雄到成熟为花粒期。大约经过50~60 d,此期主要以生殖生长为主,管理的中心是养根护叶、防早衰、延迟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数、提高粒重。

6.1追施粒肥,科学浇水

粒肥是防治后期玉米早衰的重要措施,对玉米前期施肥量少或表现有脱肥迹象的田块,应在吐丝期追施速效氮肥,每667 m2用尿素5~7.5 kg。在抽雄开花期,若遇干旱及时浇水,促进开花授粉,减少秃尖缺粒,促进玉米生根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6.2搞好玉米锈病防治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有些地区不同程度都有玉米锈病的发生,可在抽雄后,每667 m2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刘文明,于溪勇.浅谈玉米栽培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

[2] 付春龙.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 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等.无公害糯玉米栽培技术.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01)

猜你喜欢

高产技术栽培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