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山水库北干灌区农业灌溉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6-02-07尚宏翔陕西省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宝鸡72130
马 娟,尚宏翔(陕西省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宝鸡 72130)
冯家山水库北干灌区农业灌溉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马娟,尚宏翔
(陕西省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宝鸡 72130)
摘要:文章结合冯家山水库北干灌区实际,对近几年农业灌溉用水量出现大幅下滑的原因,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改善灌区农业灌溉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灌区 农业灌溉 对策措施
1 冯家山水库北干灌区基本概况
冯家山水库北干灌区灌溉着凤翔、岐山、扶风、永寿、乾县5个县区的4.71万hm2农田,其中自流灌溉2.7 587万hm2。抽水灌溉1.9 473万hm2。北干灌区通过北干渠向灌区输水,北干渠从瓦岗寨分水闸起,全长50.797 km,设计流量22.0 m3/s,加大流量26.0 m3/s。近年来,北干灌区农业用水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格局,即上游的凤翔、岐山灌区灌溉面积萎缩,引水量大幅下滑,而下游的扶风灌区相比上游来说,群众灌溉积极性还是热情不减,引水量基本平稳,但总体来看,北干灌区仍存在灌溉效益不景气的现状,斗口用水量呈下降局势。
2 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粮食作物利润低,群众浇地积极性普遍不高
近几年来,冯家山水库北干灌区用水量逐年下滑,究其原因仍是粮食价格偏低,群众对种粮热情不高,尤其在北干灌区上游的凤翔、岐山片区这种现象比较突出。据调查,上游灌区60%左右的农户只种小麦,不种玉米,剩下的40%左右的农户在玉米种植面积上也大幅减少,多少种一点,够吃就行。由于低粮价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粮致富不及打工挣钱”的思想,使农民对种粮积极性下降,更不在乎农业灌溉增产了。因此,农村大量精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使种粮积极性和投入灌溉劳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用水量大幅下滑。
2.2灌区上、下游受益不均衡,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
灌区灌溉由过去的轮灌变成了现在的续灌,部分村组对灌溉组织不力,对旱象发展趋势认识不清,靠天等雨思想严重,容易错过灌溉的最佳时机,直到旱象加剧,灌区大流量集中引水,供需矛盾突出。尤其在夏灌,用水相对比较集中,日用水时间长,周期短,从上到下第一轮水还没有结束,另一轮用水已经开始了,中、上游占地利优势,多引超用,而下游群众在作物生长关键阶段往往用不上水,导致下游缺水断流,部分群众对库水灌溉失去信心,加入到井灌行列。而井灌流量小,水利用效率低,浇667 m2地大概需要3~4 h,不仅费时费力,也大大错过了作物生长关键用水时期,因此,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思想严重。
2.3末级渠系重建轻管,田间工程配套不足,造成水量损失
近几年,对灌区水利工程投资很大,干、支渠水利用系数较高,但支渠以下的斗、分、引渠虽然每年政府都有一定的工程投资改造,但改造后工程的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分、引渠工程都是村组临时指定人员管理,既缺乏专业技术,又不懂规范管理,加之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工程,致使许多田间工程维修不久又被破坏。另外,在斗、分、引渠改造中,重斗渠、轻分引渠,而且部分斗渠在主渠道改造完后,一些建筑物如生产桥、量水设施存在严重配套不足,分引渠大多仍为土渠。因此,每到灌溉期间,用水计量不准确,渠道水跑、冒、渗、漏现象严重,造成水量损失加大,斗渠水利用系数平均在0.5左右,灌溉成本增加,群众浇地积极性受到损伤,有效灌溉面积也逐步萎缩。
2.4节水灌溉意识不强,水浪费现象严重
现在,一些村组群众对节水灌溉认识不足,认为水是自然资源,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不重视农业生产,即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农忙收种时间回家,广种薄收,粮食生产满足于自给自足,田地坑洼不平,浇地不打畦,惯用大水漫灌,粗放作业的灌溉方式。另外,灌区供水管理单位为了完成局下达的供水目标任务,鼓励群众多用水,供水期间,为了保证群众用水充足平稳,供水中不发生用水纠纷,后期水费收缴及时不扯皮,常常存在超报超用水现象,多余的水也会白白损失掉,导致水的对口率偏低,水浪费现象严重。
2.5基层管水组织不健全,对农业灌溉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灌区主要的群管组织是农民用水者协会,协会人员的工资和渠道工程管护费用是按所用水量提取,分别是基层管理费0.02元/m3,群管费0.02元/m3,但随着近几年灌溉面积萎缩,用水量下滑,协会人员提取费用较低,根本满足不了协会正常运转的费用支出。因此,协会人员对农业灌溉和工程管护也积极性不高,不太重视。非灌溉季节,都外出打工或兼职,平时对渠道的维修管护也疏于管理,到灌溉时,才仓促回来清理疏通渠道,容易错过用水最佳时机,导致用水量上不去的恶性循环。
3 提高灌溉用水效益的对策和措施
3.1引导调整灌区作物种植结构
当前,灌区群众在作物种植结构方面,上、下游也存在较大反差,上游的凤翔、岐山县区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而下游的扶风县区有近50%的种植是以经济作物苹果、桃树、大棚西瓜和蔬菜为主。据调查,灌区种植苹果的收入相当于5倍粮食作物的收入,种植桃树和大棚西瓜的收入相当于3倍粮食作物的收入,而这些经济作物对水的依赖性都比较高。因此,由地方政府部门宣传引导群众改变种植作物思路,提供经济作物种植信息和技术指导,实行政策扶持。供水管理单位完善工程设施,调整供水方式,变单一的为粮食作物供水方式为多种模式的供水方式,适时适量的向种植作物供水,这样不仅可提高群众种植作物收入,也可逐步提高灌溉用水量。
3.2适时采取惠民政策,促进上、下游受益均衡
一是灌区管理单位在每季节灌溉前,及时组织职工与协会管水人员,对部分组织不力,靠天等雨思想严重的村组,提前进行宣传动员。在灌溉初期,适时采取让(水)量不让(水)价的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早引水,引大水,尤其要对下游群众大力宣传,提前用水,避开用水高峰期,实现灌区上下游均衡受益。二是对下游灌溉积极性高的村组,可采取合同供水,确定合同期限、合同灌溉面积、水费核定、定额供水量,总(水)量控制等经济指标。供用水合同确定后,用水村组应带头引水,促进灌溉顺利开展,供水单位也应尽量满足合同用水。因此,推行合同供水有利于抓早动快,率先引水,打开灌溉局面,可以缓解大流量、集中用水的压力,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用水不断趋于科学合理。
3.3提升末级灌系工程配套及管护质量,减少用水量损失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和提供保障,各级水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水利管理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首先,牢固树立“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管理是永恒的主题”的思想观念。把水利管理的重点真正转移到管理上来,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发展。为了调动各阶层管理主体的投入积极性,加强对末级渠系的配套和管护机制,政府要做好引导、扶持、监督、服务等环节,对田间水利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各级政府也要在政策扶持、法律保护和资金补助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其次,灌区供水管理单位应提高末级渠系管护费用在群管费中的比例,按比例提取一定资金让村组投工投劳,发挥农民在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其责、权、利关系,有利于工程效益发挥,有利于工程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达到工程管护的目的,减少用水量损失,降低灌溉成本。
3.4加强节水灌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在当今,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农民群众普遍缺少水危机感,节水意识差,因此,各级水管单位应采取有效节水措施,发展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1)田间农渠输水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灌溉输水管道化是减少输水损失的有效途径,是国际上农田灌溉输水方式的发展趋势,采用低压管道输水,以管代渠,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另外,以管代渠,也可以减少输水渠道占地面积,使土地利用率提高2%~3%,且具有管理方便,输水速度快,省工省时,便于机耕和养护等许多优点。
(2)合理规划平整土地。平整田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 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沟畦尺寸,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3)改大水漫灌为畦灌与沟灌。改进传统的地面大水全部浸灌方式,进行隔沟(畦)交替灌溉或局部湿润灌溉,这样不仅减少了作物间土壤蒸发占农田总蒸发量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兼具节水和增产双重优点。
(4)采用喷灌技术。由于喷灌系统不存在输水损失,能够很好地控制喷灌强度和灌水量,喷洒均匀,水的有效利用率为80%以上,用水量比地面灌溉节省30%~50%。喷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德尔水分条件。
3.5继续加强和稳定农民用水协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灌溉服务质量
目前,农民用水协会在灌区已大力推广,深入人心,在长期灌溉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协会人员存在收入低,流动性大,入不敷出的实际问题。首先,民政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农协会建设方面给予倾斜,加大对协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指导扶持,提高其报酬,充分调动协会人员管好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从而使管护责任得到落实。其次,各级水管单位应加强协会人员组建,对会员代表推选出的协会成员,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技术培训,使协会人员掌握一定的 水利专业知识,在以后的用水管理中能规范运作。第三,要不断完善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增加协会人员收入的基础上,促使他们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工作责任心,逐步建起高效运作的基层管水新体制,全力创新灌区用水新局面。
4 结语
灌区通过引导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强节水灌溉意识,全面改善水利工程设施配套与管护,进一步加强灌区基层管水队伍建设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灌溉各个环节水量损失,提高水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为灌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