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2016-02-06沈文清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镜黏膜手术

沈文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配合分析

沈文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自我院择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的60例患者,给予规范、全面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60例患者内镜黏膜下均顺利剥离成功,术后没有产生并发症。结论:规范、全面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能够确保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安全性、有效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护理配合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早期消化道肿瘤和粘膜肿瘤治疗的微创新技术,其能够有效切除大块病灶,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1]。但该术式技术含量较高,操作较复杂,手术过程易引发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综合国内外研究显示,全面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择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的60例患者给予规范全面的护理配合,并总结经验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择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的60例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8.7±7.2)岁。根据患者病变位置划分:食管13例,胃21例,直肠15例,结肠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超声微探头内镜常规检查,确定病理性质及病变程度。排除有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术前服用抗凝药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焦虑、紧张等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充分讲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机理,凸显其安全性、有效性,消除患者的疑虑;举证治愈成功案例,讲解治疗过程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减少患者陌生恐惧感;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合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营造良好氛围;根据患者性格、喜好,热情、积极与患者沟通,平复患者紧张心理,调整好心理、生理状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确认。患者准备:手术前对患者身体状况综合检查,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心肺疾病及有长期服用抗凝药、降压药病史的患者,在矫正7d以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肠道病变者需在术前1d进食无渣半流质食物,并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剂,直至排除液体清水样;其他病变类型患者需术前进食12h。将静脉置管备放在患者右上肢,一边麻醉用药。物品准备:手术中需用的各种医疗器材,备好,放置正确,确保性能良好。

1.2.2 术中护理

全麻前,连接心电监护仪,机械吸氧,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全麻后,肠镜下手术操作要随时观察患者瞳孔、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对胃、食道病变患者,清理口腔、咽部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结直肠病变患者,注意患者腹部是否有肿胀现象,随时与医师配合处理。术中配合:电凝标记病灶边缘约1cm处,并在多点黏膜下注射靛胭脂、盐酸肾上腺素和甘油果糖(比例为2:1:100)的混合溶液2ml/点,直至病灶抬起[2]。切开病变外侧缘黏膜,在黏膜下层剥离病灶。整个过程要随时保持与医师沟通,控制剥离方向,根据切割方向及深度随时调整刀尖长度。剥离后,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止血夹夹闭粗大血管,防止术后出血。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如有异常,及时与医师沟通处理;患者清醒后,第一时间告知病患及其家属手术顺利完成,鼓舞病患积极治疗,战胜疾病;用平车将患者送入病房,防止感染;遵循医嘱:术后禁食水1d后进食全流质食物24h、半流质食物3d,半月内禁用抗凝药类药物;保持合理作息,适当运动,定期内镜检查;注意患者如有腹胀、出血等并发症要迅速处理;继续临床治疗,注意补充抑酸、抗感染等药物。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比较

3 讨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肠胃、消化道等黏膜病变切除,针对性强、治愈率高,且创伤小、费用低,但因手术操作复杂,需长时间在内镜黏膜下手术,容易引起患者不适,产生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合理、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手术顺利的进行有着至关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选自我院择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经临床治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笔者认为,术前给予的心理护理以及充足的准备,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鼓舞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且充足的术前准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术中护理可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应对异常情况,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及成功性;术后护理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正确引导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康复。

[1]黄慧,王书智,时之梅等.内镜下经窦道路径取出术后残留胆道结石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33-34.

[2]黄海华,潘杰,翁冬兰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05):449-451.

猜你喜欢

内镜黏膜手术
眼内镜的噱头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手术之后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梨状窝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