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6-02-06向莹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病死率低温脑出血

向莹河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省雅安市 625000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向莹河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省雅安市 625000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亚低温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14d后,研究组病死率14.%相较于对照组38.0%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GCS评分(18.7±3.2)相较于对照组(30.1±3.5)显著更低(P<0.05)。结论:亚低温应用于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具备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亚低温;脑出血;临床疗效

脑出血作为一类非外伤性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其病因多以高血压为主,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也可能引发该病[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旨在为临床基于两种不同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对比的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开展提供相应参考,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我院接收治疗的10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受检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59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4.7±4.6)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65.1±4.3)岁。两组被试对象年龄、病情、病程等健康指标无差异,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即采取脱水降颅压,调节血压,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引发并发症,开展脑保护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亚低温治疗,选取亚低温配合YZK-1086型电子冰帽,经由体表温度传感器,将患者头部温度维持在32~34℃范围,持续治疗3~7d,治疗完毕后使患者自然恢复体温。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10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后,就两个组别14d后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进行观察对比,将各项研究获取数据纳入进研究制表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2]。

1.4 统计学分析

采集并综合两组研究所得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经由统计学软件SPSS 15.00开展数据统计处理,通过百分比(%)、对计数数据开展描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互数据对比采取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统计分析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100例患者病死率对比

治疗14d后,研究组存活43例(86.0%)、死亡7例(14.0%),对照组存活31例(62.0%)、死亡19例(38.0%),研究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100例患者GCS评分对比

治疗14d后,研究组GCS评分(18.7±3.2)相较于对照组(30.1±3.5)显著更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100例患者GCS评分对比()

表1:两组100例患者GCS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治疗14d后研究组5039.7±2.918.7±3.2对照组5039.3±2.730.1±3.5 t值-1.1313.24 P值->0.05<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是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使患者脑功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护,以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提升生存率。一系列生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指出,28~35℃亚低温对外伤性、出血性、缺血性等颅脑损伤具备脑保护作用。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性机制为:

(1)抑制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形成,进而减轻脑组织所受此部分有害因子的损伤;

(2)缓解神经细胞内钙超载,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脑氧耗量和能量代谢,缩减脑组织乳酸堆积;

(3)对血脑屏障进行保护,缓解脑水肿及调节颅内压;

(4)缓解脑细胞蛋白损伤,强化细胞结构、细胞功能修复[3]。就重症脑出血引发的中枢性高热而言,现阶段还没有相对特殊的治疗方法,在结合病因开展针对治疗之外,亚低温治疗属于现阶段治疗中枢性高热最为有效的一项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d后,研究组病死率14.%相较于对照组38.0%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GCS评分(18.7±3.2)相较于对照组(30.1±3.5)显著更低(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殷作佃[4]缪小莉等[5]报道的观点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亚低温应用于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安全可靠,具备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1]郑智婷.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6):94-95.

[2]黄雪融,张顺开,林瑞声等.贴敷式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出血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J].浙江医学,2013(08):634-636.

[3]金秉祥.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8):8-10.

[4]殷作佃.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8):108-109.

[5]缪小莉,张劲松,叶纪录等.急性脑出血后应用局部亚低温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1):1735-1736.

向莹河(1982-),男,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现任职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方向。

猜你喜欢

病死率低温脑出血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真空与低温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