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与护理干预价值研究

2016-02-06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间歇源性尿量

王 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护理部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与护理干预价值研究

王 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护理部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间歇组。普通组常规留置导尿管和护理;间歇组给予间歇导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平衡膀胱率。结果:间歇组护理前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残余尿量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间歇组尿路感染率显著比普通组低,平衡膀胱率显著比普通组高,P<0.05。结论: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与护理效果确切,可降低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率,提高平衡膀胱率,值得推广。

间歇导尿;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干预价值

神经源性膀胱为神经系统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而引发膀胱排空、储存障碍的一种疾病,为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需留置尿管,但长期留置可增加尿道感染风险和其他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1]。为了探讨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就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与护理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间歇组。所有患者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经头颅MRI或CT确诊,无意识障碍,具有稳定生命体征,除外急性期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者、意识障碍和无法配合者。

其中普通组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37例,男、女患者21例、16例,年龄43-75岁,年龄均数(59.73±5.11)岁。

间歇组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38例,男、女患者22例、16例,年龄43-74岁,年龄均数(59.41±5.35)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普通组常规留置导尿管和护理;间歇组给予间歇导尿护理。对患者和家属说明神经源性膀胱训练方法,并给予必要心理疏导,提高其配合度。将尿管拔除,用一次性无菌导尿管替代,并控制饮水,注意规律饮水,早中晚各饮水400毫升,两餐之间200毫升,在晚上8点到次日早上6点不饮水,确保膀胱规律充盈。根据患者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无自主排尿时每隔4-6小时导尿1次,若患者有自主排尿可适当延长排尿时间间隔。在残余尿量低于100毫升时可停止导尿[2]。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平衡膀胱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P值低于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残余尿量比较

间歇组护理前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残余尿量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残余尿量比较(,ml)

表1:护理前后残余尿量比较(,ml)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间歇组350.23±25.3435.53±7.44普通组350.72±25.95185.46±16.25 t 0.2749.024 P 0.5520.000

2.2 尿路感染率、平衡膀胱率比较

间歇组尿路感染率、平衡膀胱率显著比普通组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平衡膀胱率比较[例数(%)]

3 讨论

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容易出现排尿功能障碍,也称为神经源性膀胱,长期尿管留置可为细菌繁殖提供场所,导致尿道感染和结石等并发症增加。间歇导尿为科学尿道管理方法,可让患者摆脱尿管留置,并按照计划饮水,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通过周期性扩张,对膀胱功能产生刺激作用,确保黏膜血运充足,保持排尿通畅,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3-4]。

本研究中,普通组常规留置导尿管和护理;间歇组给予间歇导尿护理。结果显示,间歇组护理后残余尿量显著比普通组低,尿路感染率显著比普通组低,平衡膀胱率显著比普通组高,说明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应用与护理效果确切,可降低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率,提高平衡膀胱率,值得推广。

[1]郭君.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04):72-73.

[2]王秀艳.高压氧配合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52-253.

[3]潘才钰,程一升,吴志鹏等.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94-96.

[4]张珂铭.中枢神经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治疗[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06):556-560.

猜你喜欢

间歇源性尿量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