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水资源规划配置研究
——以疏勒县为例
2016-02-06王君
王 君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喀什水资源规划配置研究
——以疏勒县为例
王 君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目前对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要求和流域国民经济及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区内水资源总量匮乏,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疏勒县一方面水资源紧缺,春旱缺水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灌区农业用水浪费又十分严重,灌溉技术粗放,因此近年来疏勒县加大了对水资源的规划配置,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兴建水利工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水资源;规划配置;农田水利;水利建设
0 引 言
疏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帕米尔高原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古老绿洲中部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疏勒县地处克孜河、盖孜河和库山河冲积平原中游地区。全镇共有有12个乡、3个镇,总人口38.2万人。由于气候与当地目前生产条件的矛盾,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区域水资源
1.1 水资源状况
疏勒县境内的河流均属于内陆河。向塔里木盆地内部流动,构成向心水系;主要有喀什噶尔河水系。疏勒县位于帕米尔高原北麓,在克孜河冲积平原上,冲积平原内有3条河道: 克孜河、盖孜河、库山河。
克孜河干流全长489km,国外河长78km,盖孜河为喀什噶尔河流域第二大河。流域平原区面积3189 km2,河流全长374km,平原区长137km,流径疏勒县境74km。库山河河长114km。年均径流量6.34 亿 m3。疏勒县引用1.04 亿 m3,灌溉艾尔木东、牙甫泉、阿拉力、英阿瓦提、阿拉甫5个乡镇1.18 万 hm2。
疏勒县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867×108m3/a。在地下水的补给中,渠系入渗占补给的主体,河道入渗次之。克孜河与盖孜河两流域渠系入渗通过计算分别为补给量的42%和41%,因此加强两流域河渠改造和渠系的防渗措施,将能减少入渗量,降低地下水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水资源[1]。
1.2 水资源可利用量
地表水可利用量包括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道内生产需水量。由于河道内需水具有基本不消耗水量、可满足多项功能以及水量重复利用等特点,因此在河道内各项需水量中选择最大的作为河道内需水量。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致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疏勒县年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24 亿 m3。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等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之和扣除二者的重复计算量。疏勒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9.63 亿 m3。见表1。
2 疏勒县农田水利规划
2.1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主要发展3种节水技术:标准沟畦灌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其中畦灌、沟灌技术是田间工程中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普遍的节水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发地下水资源,达到节水增地、提高农作物单产的目的。滴灌这种灌溉方法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主要应用于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自动化程度也高,在地形较复杂地区尤为适用,适合在疏勒县灌区的上、中游推广,发展集中在高效作物上[2]。
疏勒县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近期工程,包括牙曼亚乡典型区在内的3个灌区,共计3.3 万 hm2的盐碱地改良,疏通和改造各灌区干、支排沟,新建各级斗排沟,配套完善相关建筑物。
表1 疏勒县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汇总表
2.2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本县灌区经过多年建设,其骨干渠系业已形成,过水能力基本能满足现有耕地用水要求,但随着全县农、林、牧、副、渔业个项事业的发展,中低产田改造计划的实施,部分渠道已无法满足灌溉要求,防渗配套程度仍很低,需进行改扩建和新建[3]。
本次水利规划范围主要包括4个方面:输水总干渠规划、输水干渠规划、支渠工程计划、斗、农渠工程规划。疏勒县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克孜河、盖孜河和库山河3条河水,全县总干渠共有4条,总长度总长76.10km,其中防渗长度26.40km,防渗率34.69%,规划近期水平年完成全部总干渠的防渗工作。全县已建成输水干渠20条,总长195.01km,其中防渗渠道长48.63km,防渗率24.94%,在现有干渠工程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本次规划不再增加干渠数量,主要是对现有干渠进行防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节水目的。规划近期完成15条干渠的防渗任务,远期完成5条干渠的防渗任务[4]。疏勒县共有支渠72条,总长592.99km,现已防渗长度261.00km,防渗率为44.01%。本规划中拟近期完成40条支渠的防渗任务,远期规划完成32支渠的防渗任务。本县斗渠数量众多,灌区经过几十年的配套和改造,斗渠渠系布置相对规整,但防渗率不高,渠系水利用率低下,在本次规划中,拟对流量相对较大,远离田地的未防渗斗渠进行防渗,经统计这些斗渠占斗渠总长度的70%左右。
3 效益评价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渠道的防渗及配套建筑物工程的实施,使水利用率得以提高,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增加投入 ,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地方财政、集体经济状况改善的良性循环。
项目实施后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将节余水量用于缺水的地块,对维护周围局部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滴灌工程的实施将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作物单产。对周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为农业持续稳定增产奠定了基础。
总之,项目建设通过工程节水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可改善项目区灌溉条件,实行科学合理灌水,改造项目区中低产田,促进稳产高产,为节水型农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灌区生态环境改善条件做出贡献。
[1]杜宏茹,刘毅.我国干旱区绿洲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02):72-73.
[2]李生军.新疆兵团农机化“十二五”发展战略思考[J].新疆农机化,2011(03):21-24.
[3]马英杰,何继武,洪明,赵经华.新疆膜下滴灌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J].节水灌溉,2010(12):59-62.
[4]张娜.新疆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建设探讨[J].节水灌溉,2011(09):12-14.
1007-7596(2016)11-0029-02
2016-10-20
王君(1989-),女,重庆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
TV213.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