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
——写在《中国钨业》创刊30周年之际

2016-02-06刘良先

中国钨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钨业业协会科技期刊

刘良先

(中国钨业协会,北京100816)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
——写在《中国钨业》创刊30周年之际

刘良先

(中国钨业协会,北京100816)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中国钨业》科技核心期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

30年栉风沐雨、30年征途漫漫。《中国钨业》的成长壮大,凝结着钨业界的老前辈、专家、作者和读者的闪光智慧,浸透着中国钨业人的涔涔汗水。

过去的30年,是我国钨业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钨业》成长壮大的30年。我国钨资源保障程度、自主研发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行业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钨业》紧盯我国钨业发展,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影响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进步。《中国钨业》已发展成为冶金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连续多年被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评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科技期刊,是全国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期刊。2007年,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展的全国规范检查中,被确定为首批合格期刊;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A类学术期刊,并分别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武汉大学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目前,已出版31卷、256期,年发行量超过6000册,深受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有关部委的欢迎和关注。

过去的30年,在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主办单位中国钨业协会的领导和监督管理下,《中国钨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严格执行国家出版管理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办刊宗旨,积极报道钨工业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分析检测、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进展、新理论,以及钨行业发展和政策动态,多次刊登“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国际钨业协会有关全球钨工业发展动态的相关论文和专题报告。未发生“搭车摊派发行”、“变相摊派发行”和“强行订阅”等违规现象,以及违规刊登广告等其他违规行为,做到财务管理规范,并主动接受监督,年度财务报表每年通过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未发生违规行为。《中国钨业》为我国钨行业科技进步、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钨企业经营管理搭建了技术和管理信息交流平台,为我国钨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顾30年来《中国钨业》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我们不能忘记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不能忘记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指导;不能忘记有关行业组织和兄弟期刊的支持和帮助;不能忘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和关爱;不能忘记历届编委和编辑人员以及老前辈、老专家为我国钨业的发展、为《中国钨业》的成长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心血,打下的良好基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中国钨业》30年华诞之际,我谨代表《中国钨业》主办单位中国钨业协会,向长期以来为《中国钨业》的成长给予关心支持、做出突出贡献和不懈努力的历届编委、协办单位、历任编辑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感谢!

新起点、新面貌、新征程。《中国钨业》作为钨业界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检验、发布的重要平台,已成为自主创新知识的重要载体。面对新形势,我们将始终履行办刊宗旨,紧盯钨行业发展,把《中国钨业》真正办成行业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为促进钨工业转型升级发挥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一是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创新运营模式,推动期刊转型发展。借鉴网路化、数字化新媒体,加快信息传递,创新运营模式,提高效率、提升品质,推动科技期刊向现代化、国际化和网络化转型。积极探索数字化期刊的新型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实现科技期刊出版资源的充分、合理、高效配置和集约化经营;充分认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两者的优势和共性,扬长避短,实现传统期刊和网络期刊的有机整合,趋利避害,寻求与网络信息传播相互融合的发展途径;加强期刊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力争做到作者网上投稿、专家网上审稿、编辑网上管理,提高约稿、组稿和审稿速度和质量,实现多元化编辑和运营模式,推动《中国钨业》科技期刊转型发展。

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钨行业自身专业人才、信息资源、技术联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相关科研院校的科研平台和协办单位自身的专业性研究机构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科技期刊的服务能力。

三是打造精品期刊。不断更新、充实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拓宽稿源,提高稿件质量,提高《中国钨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调整稿源结构,培育和挖掘优质稿源,重视科学性、创新性,紧扣钨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前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国钨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后劲;加强“复合型”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政治敏锐性,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提高编辑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期刊编辑水平和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因子,跻身三大检索源刊,突出钨产业特色,打造特色精品期刊。

今日已璀璨,明朝更辉煌。“十三五”期间,是我国钨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钨工业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实施,我国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科研投入加大,将为《中国钨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新机遇。高端制造业、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硬质合金高端产品的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信息通讯、高端装备制造业、航天航空和国防军工装备以及新一代核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拉动高性能钨材及钨合金的需求,促进高端钨材及钨合金产品研发和投资;由于钨资源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废钨再生利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高效、节能、环保和高品质的废旧硬质合金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这些都将成为《中国钨业》今后的重要征文和服务的方向。让我们发扬老前辈、老专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携手奋进,续写华章,为打造《中国钨业》精品科技期刊,为加快建设钨工业强国,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0.3969/j.issn.1009-0622.2016.06.001

2016-12-14

刘良先(1964-),男,江西安福人,高级工程师,中国钨业协会秘书长,主要从事钨行业技术和信息研究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钨业业协会科技期刊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河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河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中国国际茶博会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
2017年山东省新型蜂农培训班暨山东省蜂业协会蜂疗保健专委会三届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厦门钨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