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之“道”*
2016-02-06徐磊
徐 磊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浅析庄子之“道”*
徐磊*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庄子的世界,处处充满着“道”,小到蝼蚁,大到天际,仿佛世界就是一个器皿,而“道”就充实其中,所谓“以道观之”,即从“道”的角度来俯揽世界,观察宇宙,细见万物,略看人世。
关键词:庄子;道;本原性;自然性
“道”是庄子哲学中的基础性概念,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论,作为哲学概念,《庄子》中的“道”生机勃勃而又顺理成章。作为万物立法者的人,只有通过“体道”,与万物齐一,“心斋”,无累于外物,才能找回自我的本真,人生才不至于无意义,庄子的道,细细品来,具有浓厚的人生哲学味道。
一、道生万物,未始有封
在老庄看来,道是实在之物,不是主观臆断或者逻辑的存在,它是从经验到理性,经过深邃的思考、独自感悟而发现的客观的存在。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无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未始有无也者。”(《庄子.内篇.齐物论》)
同老子一样,庄子对万物的来源进行了追问,始——未始——未始之前,有——无——无之前——没有“无”之前。道生成万物,任何事物的生成逝去都是“道”造成的,它比任何东西都具有本根性。如《知北游》中所述: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庄子.外篇.知北游》)
在庄子看来,有形之物中的粗大者由有形之物中的精微者生成,但最终是来自于道。庄子的生成思想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谓一致,解释了道德本根属性。“‘气’是万物统一的基础,而‘气’又是道德表现形态,因此‘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1]和老子一样具有本源性存在的意义,不仅派生外物,而且是万事万物的根据,决定着天地万物的发展。在《大宗师》中有过具体的论述: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庄子.大宗师》)
道生万物,作为庄子思想的基点,他将老子的“道”拓展得更为明确。;他认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皆有来源,而“道”却没有,因为它本身就是宇宙的根,自己的母体。如引文所言,道自古以来就存在,天地还未产生,它就在,并且是以自己为本,以自己为根的存在着。有——无——无之前,比无更早,无已经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了,而道更早,道比无更虚无,它已然没有母体。“先天地生”,“长于上古”,又从时间的维度来考量,因为道以自己为本,在时间上没有限度,没有开始也无所谓长久,更无法用古老等词来形容。这样来形容“道”,庄子仍然认为不够,又从天地万物的视域来进行描述,它指出万事万物来源并依赖于道,与老子的道生万物养之相似。虽然天地万物属性各自不同,但都由于得道才可以不同,都是需要道,才得以彰显其各自的特性。
从有——无——无之前,始——未始——未始之前,六极与太极之外,时空无边,生动的描绘了庄子心中“道”的形象,或者说无形无象的,“道”的定位,它早于一切,大于无边,生化万物,万物依赖于它。综合来说,道为天地万物之祖,早于万物,宇宙一切都来源于它,再者,它无形无为,先于古者,道本无封。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庄子.内篇.齐物论》)
“道未始有封”,即道从我又不能超越的界限,没有上下四方的界限。“言未始有常”是说,人交流时的话语没有固定的标准,我们处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不同的视域有着不定的立场。为此,庄子举了八种人事的界限:左、右、伦、义、分、辨、竞、争,谓之“八德”,也就是属性的意思。道已经是大到无边,小到无内的东西了,庄子在这里具体的描绘了“道无封,为是而畛也。”宇宙内万物有界限,可划分、可分辨、可论辩,然而,也有不可分辨,不可论辩者,无界限,不可划分之物,这便是道,在庄子眼中,道无形无象,与六合之内的东西都不同,没有分界。
二、道化世界,行于万物
道除了生成万物外,它还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以道观物的角度上,庄子的道实际上就是作为整体存在者的世界,“显然,庄子的道所指的只能是这样的世界整体,而非通常的心智所了解的充满各种各样区别和变化的世界整体——所谓现象世界。”[2]从现象层面上看世界中的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是一种整体物化的过程,可以说,道就是这个整体物化的过程。对于道的存在问题,庄子在与东郭子的对话中有所提及: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在屎溺。’”(《庄子.外篇.知北游》)
庄子的道行于万物,无处不在,但同时又反对道的实体化。“道行之而成”,“已然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内篇.齐物论》),在物质世界的运行中,道才能呈现出来,已然这样却不知其何以如此,就是道。道是事物变化,生生不息的规律,也就是“一”,然而庄子回答东郭子什么是道的时候。务虚又不离实,道在万物之上,却又存在于万物。道作为人“坐忘”“心斋”后所能通达的境界,不可言喻,因为具体的“在”是陷于时空的点,而道则超越了这些,作为一种独立的“在”,道寓于万物之中,不离于物又自非一物。
相对他物来说,道自然是一种超越于物和时空的他者,这种物物相关而又不是实在的存在者的存在,进入有限,时空区间内的万物,是种可形而上而同时能形而下的存在。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外篇.知北游》)
对于“道”在哪里,庄子用务实性的具体之物给予回答,但这还不够,“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在庄子看来,道是普遍的,无所不在的,“周”、“遍”、“成”三者名称不同,其实质却都是同一东西。换而言之,道无所不包,即使污秽如尿溺中也同样存在着道。东郭子的问题是形而上的,庄子的回答看似形而下,其实只是换了方便的形式,其寓意仍旧是形而上的。对于事事物物而言,道是超越的,但它不是外在的,相对于万物起源来说,它是一种他物,但对于事物产生过程及其变化,它又是内在而然的,以至于道就是所有,因为就存在于他们之间,它们因道而变得有意义。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外篇.天地》)
道无所不在,同时,作为整体的道无所谓有无。作为整体世界的道可以说是“一”,当然,它是没有任何具体形状的。泰初也就可以等同于“道”或是“一”,直接理解为世界整体,在生成万物后,道作为整体的世界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支配和决定万物命运。“它作为一个部分或成分而存在于所有事物之中,而是通过其部分或成分的处处存在,它间接的存在于所有地。”[3]道就是这样一个于物不遗的存在,无所谓高下,物物者间存在,用张岱年先生的话讲,“道即是行于万物,统会一切殊理之大理。”[4]可以简单的说,庄子的道有本源的初始之道,和老子“常道”,行于万物中,它就是整体所有,存在于各种具体和具体之间。而作为高高在上的根本,它又先天地。混沌一体,无边无封。这种看似虚无,但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万物的东西,就是庄子的道。
“道”不能言论,超乎名言,也就成了难以论辩的东西。“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庄子.内篇.齐物论》)在庄
子这里,“辩不若默,道不可闻”(《庄子.外篇.知北游》)道的是非之辩与“道”无言呈内在一致性,要得“道”,最好保持沉默,与维特根斯坦的不可命题方式言说十分相似,沉默对待“道”,是“道”对外在之物与成心的超越。当然,这不是说,人就无法把握“道”,在庄子看来,通过心斋、坐忘、神遇等直觉方式,人依旧可以通达“道”。
三、道之真谛,难言其表
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同时又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在老子之外,是难以命名的,当你试图用“道”去称谓的时候,它就已经不是那恒常之道了,“常道”是不可言说的,强行给它一个名,仅仅只是方便人们的认识,实际上,这种名实的形式指引,只是利于人们知道所言及的对象,其言说未必能尽“道”的所有。“言语的问题并非在于根本不适合,而是它们总不是完全适合,只有每个不恰当的表达都被往对立面所平衡,才能帮助我们接近于‘道’”。[5]对此,庄子也做过类似描述: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庄子.内篇.齐物论》)
“不称”说明不可言说,更不可命名。庄子对于道,这样解释:真正的道不能用名来称谓的,真正的分辨也不可言说的。语言有其局限性,不足以表达道的全部。“言辞而不及”,言语本身拥有局限性,无法通达道,但是,却能将“引”出来。通过庄子的表达,我们可以得出:道是一个否定性的存在,一个通过不断否定而得以最终保留自身的存在,否定了言语的表达。
万物殊理,一旦到具体万物,它就是个体中所私有的了。而道不私,不具有私我性,甚至不能够以任何的“名”来称谓它。“道之为名,所假而行,”既然“道不当名”,“道”不私名,有名就落入有限的局促,有个名,仅仅只是假借,勉强贴在其身上的标号罢了。假借言论,如果言论不足,也只是絮絮叨叨的描绘了具体事物而已。
道不可言为“道”的重要特质之一,古今释庄者虽解说方法有异,但整体上是认同这一观点的。冯契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对庄子的言道关系进行了概括:一、抽象名词不能把握具体事物,“道”未始有封,而人的概念,语言却是有分界的,“道”一分割,就不再是完整大道了;二、概念是静止的,难以表达变化;三、概念有限不能概括无限。庄子在本质上认为道不可言,但沉默并非是通达道的唯一途径,对失落了大道的人们而言,坐忘、心斋、安命、齐物都是体道的过程,对绝对领域的体道境界的感悟与领会,从而来超越偶遇常态中的流俗之我,走向本真的境域。
[参考文献]
[1]张彩民.庄子研究[M].中华书局,2011.83.
[2]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3]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
[4]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3.
[5]葛瑞汉.论道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55.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018-02
*作者简介:徐磊(1988-),男,浙江宁波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哲学。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研究生科研项目《<庄子>中的存在主义分析——与海氏生存论元素比较》(MYYJS2015011)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