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流动:依附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省际新闻研究
2016-02-06陈柯伶
张 洋 陈柯伶
失衡的流动:依附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省际新闻研究
张 洋 陈柯伶
不同的地理区域在新闻报道中的能见度不同,同一区域体系内部的新闻流中也存在着中心与边缘的区分,是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结构在新闻传播中的再生产。现有关于新闻流动的研究大多以国家为单位,本文则尝试运用国际新闻研究中的依附理论考察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新闻流动。研究发现各省级行政区在省际新闻流中受到的关注差别悬殊,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占据了省际新闻的主导位置,但不同省份在新闻流中的再现并未完全复制本身的经济层级,较不发达省份获得的关注多于中等发达省份。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对于省际新闻流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地理距离的影响则未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对于新闻流动的依附理论进行了延伸与修正。
依附理论;省际新闻;经济;人口;地理距离
国际新闻的流动是依附理论在文化与信息传播领域的体现,发达国家的国际新闻机构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长久以来把持着国际新闻流动的层次,复制并再生产了地区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同样存在于国家的内部,正如有学者所说,当下中国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可以用“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来形容。[1]因此,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推进,运用国际新闻研究中的相关理论系统地考察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间的新闻流动,考察省际新闻流中的失衡状况和依附关系,并对影响省际报道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一、理论基础
(一)“能见度”与地域的媒介建构
能见度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最初指的是社会团体的不同成员在获知其他成员想法、行为或传达自身想法、行为的能力上的差异。能见度的差异,源自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体掌握的权力资源越多,就越具有社会能见度。社会能见度是一种资源,可以带来政治或经济上的回报。[2]罗斯科将这一概念引入新闻学研究,认为媒体并非巨细无遗地报道现实,而是存在选择性的书写与遮蔽,在现存社会秩序下,每天发生的时效性信息只有一小部分被新闻从业者认为具有能见度,而媒体的传播则决定哪些具有能见度的信息能够被公众关注。[3]
不仅个体社会成员具有能见度的差异,地理区域在媒体报道中的能见度同样存在分化。对于社会民众而言,一生中只能接触到非常有限的地理区域,对遥远地域的认知大多来自于媒体报道的中介,通过阅读新闻而获取有关地域的知识,塑造有关地域的情感。这种长期积累的媒介经验是塑造个体身份认同和共同体想象的重要素材。[4]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媒体与地域相互建构,一方面媒体的运作受到所处人文地理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媒体介入地域实体的传播,并通过系列的反映和建构反作用于地域。[5]由于新闻组织所垄断的话语空间,使得其控制了对地方的定义,通过系统性的选择与排除机制而实现偏见的运作。[6]因此,通过考察媒体对地方的报道,可以发现其背后权力地位的差异。
(二)依附理论与国际新闻
依附理论起源于国际关系学界,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由中心和边缘组成的体系,中心与边缘之间存在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发达国家通过向落后国家输出资本,实现政治控制与经济扩张的结合,并导致了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商业依附。[7]后续学者对此理论不断发展,一方面细化依附的链条,根据人均GDP的发展水平在核心与边缘之间还界定出半边缘地区,[8]另一方面指出不仅存在政治经济上的依附,还存在信息与文化的依附,后者反过来强化了前者。而国际新闻的不平等流动,正是文化信息依附的集中体现。
挪威学者Galtung在考察原材料与加工品的国际流通时最初提出结构帝国主义理论,[9]Meyer[10]系统地验证了结构帝国主义模式在国际新闻中流通的再现。后续学者在此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华人学者张瓒国通过考察路透社对第一次世贸组织大会参会国家的新闻报道,得出“所有国家并不具备相同的资格来成为新闻”的经典结论,发现核心国家出现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机会远远高于边缘国家。[11]吴瑛等考察国际媒体的相互引用,发现美国、英国占据着国际媒体互引网络的中心,“中心—边缘”结构并未消失。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线上国际新闻的结构也成为学者的考察对象。研究发现网络并未改变现实存在的国际不平等权力结构,线上国际新闻的流动同样具有明显的倾斜。[12-13]而且,研究发现边缘国家在选取新闻时也优先选择对核心国家的报道,从而参与再生产了核心国家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霸权。[14]
(三)从国际新闻到省际新闻
目前关于依附理论的实证研究绝大多数都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单位,然而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不再是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实体,许多面积广阔、构成复杂的民族国家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日趋分化,国家内部同样存在中心与边缘/腹地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被压缩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实质上是以空间置换时间,造成了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交换。[15-16]彭慕兰曾使用世界体系理论框架来考察中国的发展。[17]
郑永年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省政府掌握大量的地方性权力资源,在实际行为上与联邦制国家的州政府类同。[18]因此,可以将省级行政单位作为通往连结国家与地方的次级研究单位,考察各省之间的新闻流动。黄煜最早对中国省际新闻进行实证考察,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际新闻流通迅速增长,非政治性的信息成为省际新闻流通的主要内容,而信息丰富(information-rich)省份与信息匮乏(information-poor)省份的差距逐渐增大。[19]此项研究首次对一国内部政治系统之间的新闻流动进行考察,但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并未将省际新闻流通现象与相关国际新闻理论进行对话。邱婕考察了上海与贵州两省之间的新闻流动,发现两省份之间新闻流动的不平衡现状,对于省际新闻流通问题提供了个案考察。[20]但此项研究在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上较为简单,加之仅选取两省份进行考察,未能充分揭示省际新闻流通的复杂状况。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Galtung与Ruge提出的影响国际新闻报道的12项因素中,有8项属于“超文化”因素,只有4项限定因素与文化背景有关,包括涉及精英国家、精英人物、人格化和负面性。[21]后续研究者陆续提出了编辑政策、精英程度、前殖民历史关系、国家人口、领土面积、政治自由度、贸易量、国际新闻机构所在地以及重大国际事件等影响要素。[22-23]由于语言文化、历史关系、政治体制等变量不适用于一国之内新闻流动的考察,本文将主要以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与人口数量作为自变量对中国省际新闻流动进行实证性考察。
众多的实证研究都已经验证了经济关系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结构性影响,[24]并发现经济因素对国际新闻的影响要比其他因素更为显著。[25]此前有研究者考察人民日报与焦点访谈发现,各省份的媒介关注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26]因此提出研究假设1:
H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越容易获得媒体的关注。
上述众多对国际新闻流通结构的考察表明,边缘地区向核心地区发出的新闻流显著多于核心地区向边缘地区发出的新闻流。将此结论应用于省际新闻流通,可提出研究假设2:
H2:经济发达的省份对经济不发达省份的报道要比经济不发达省份对经济发达省份的报道少。
而鉴于将全部省份区分为经济发达省份、中等发达省份、较不发达省份,这一假设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子假设:
H2a:经济发达省份报纸对中等发达省份的报道要比中等发达省份报纸对经济发达省份的报道少。
H2b:中等发达省份报纸对较不发达省份的报道要比较不发达省份报纸对中等发达省份的报道少。
H2c:经济发达省份报纸对较不发达省份的报道要比较不发达省份报纸对经济发达省份的报道少。
海弥尔鲍姆、张赞国与麦奎里研究发现,[14]在线上国际新闻流通中,非但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新闻流动不均衡,而且边缘地区本身也更愿意报道核心地区而非其他边缘地区的新闻。将该发现挪用至省际新闻流通中,可得出研究假设3,并分解为三个子假设:
H3a:中等发达省份报纸对经济发达省份的报道要多于对其他中等发达省份的报道。
H3b:较不发达省份报纸对经济发达省份的报道要多于对其他较不发达省份的报道。
H3c:较不发达省份报纸对中等发达省份的报道要多于对其他较不发达省份的报道。
一个地区的人口越多,发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可能性也较大,较易受到其他地区媒体的关注。研究者在考察国际新闻流动时发现,人口对于国际新闻报道具有正向影响。[22]故提出研究假设4:
H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人口越多的省份,越易受到媒体的关注。
在国际新闻流通中,地缘因素一直是被广泛讨论的影响因子。有研究证明,地理距离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并不显著。[14]但对于一国内部省际间新闻流通中地缘因素的影响尚缺乏实证考量。由于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地理距离越近的省份发生的事情,与本省的关系往往越大,也较易引起本省民众的关注兴趣。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5:
H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两省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近,被对方报纸报道的机会就越大。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慧科新闻数据库(Wisers)”作为数据收集来源,将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作为数据收集的时间段,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由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媒介体制与大陆差异较大,因此并未将三个地区纳入研究范围)。样本选取上,出于测量的精确和便利,本研究选取报纸作为考察的媒介,结合报纸的发行量、覆盖范围等指标,在每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选取一家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总计31份报纸。以代表该省的都市报中标题包含其他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的新闻数量作为一省对另一省的新闻流通的测量,在“慧科新闻数据库”中分别统计各个报纸在标题中包含其他省名称的新闻数量。
参照依附理论中核心、半边缘、边缘三档的划分方式,[27]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2014年各省人均GDP,对各省排名并分类(见表1),取前10名省份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之后10名为中等发达省份,余下为较不发达省份。各省人口数据也直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的人口数据。由于各个省份幅员广阔,地理距离不易测量,本文采用赵鼎新(2011)考察东周国家与战争时对地理距离的处理方式,[28]以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衡量各省之间的距离。
表1 地区经济层级划分
(三)数据处理方法
考虑到不同报纸的编辑方针、版面容量相差很大,如山东的《齐鲁晚报》总计有5783篇新闻标题中包含除山东之外的其他省份,而四川的《天府早报》总计仅有858篇新闻标题包含除四川之外的其他省份。为了防止此类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全部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新京报》在3年之中共有4364篇新闻标题中包含除北京之外的其他全部省份,其中有258篇新闻标题中包含“天津”,则标准化处理之后天津赋值为258/(4364/100)=5.91。其中825篇新闻标题中包含“上海”,则标准化处理后上海赋值为825/(4364/100)=18.90。以此类推可得出每份报纸中所包含的各个省份的赋值,每份报纸中包含全部省份赋值之总和为100。
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各省新闻报道的问题,即研究假设1、2、3,先对各个样本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对各省被报道指数进行排序分析,再按照各省经济层级将报道省份和媒体进行分类,依照研究假设的要求对各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的双尾t检验以检验并确定差异的显著水平,并通过比较二者的均值差来确定报道上的关系。针对各省经济水平、人口规模与各被新闻报道的问题,则采用参数检验来考察二者是否显著相关。对于地理距离与各省新闻报道的问题,即研究假设5,因涉及到两个矩阵的相关性检验,则采用基于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的Mantel检验法,考察二者相关性和显著度。
三、研究结果
(一)经济层级与省际新闻报道
控制人口要素之后,对各省的被报道指数与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证明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省际新闻流动中的被报道指数有显著影响,研究假设1成立。相关系数为0.553,p<0.05。
表3 各省被报道总数与人均GDP间的相关性检验
对各经济层级地区对外报道的占比描述(见表4),可以发现各经济层级地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报道明显多于其他层级地区(51.07%),而对较不发达地区的报道(27.23%)要多于中等发达地区(21.70%),并且各经济层级在对经济发达地区的报道上都分别达到了一半以上(51.20%,50.73%,51.20%),而对外省的报道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媒体(39.93%)和较不发达地区的媒体(33.84%)比中等发达地区的媒体(26.23%)明显更多。
表4 各经济层级地区的报道占比
对各省报纸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发现对外报道指数总和最高(见表5,也即最经常出现在省际新闻流通中)的5个省份依次是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湖南,总和最低的5个省份依次是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宁夏的31倍。正如在国际新闻报道的版图中不同国家是生来不平等的,一国之内不同省级行政单位在新闻中出现的机会也相去悬殊。
表5 各地区报道指数总和
按照研究设计的地区经济层级的划分,对数据进行整理(见表6),再对各经济层级地区的被报道指数进行有序级的比较,比较两两间的差异(见表7)是否与其层级排列一致。通过t检验发现,经济发达省份与中等发达省份(t=27.433,p<0.05)、经济发达省份与较不发达省份(t=21.052,p<0.05)和中等发达省份与较不发达省份(t=-6.318,p<0.05)在标题中出现的次数两两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但是,均值的比较发现,较不发达省份比中等发达省份在标题中出现的次数要多。
表6 各都市报媒体对各经济层级地区的报道指数
表7 对各经济层级地区被报道指数的两两比较
* t检验的显著差异水平为p<0.05(双尾)
将媒体所属地区依照前述地区经济层级的标准进行划分,从而对各经济层级的媒体所报道的各经济层级地区进行差级间的交互比较(见表8),其中,经济发达与中等发达(t=-14.336,p<0.05)、中等发达与较不发达(t=5.115,p<0.05)和经济发达与较不发达(t=-15.697,p<0.05)这三组经济层级交互比较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研究假设2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子假设成立。但是,中等发达省份报纸对较不发达省份的报道要比较不发达省份报纸对中等发达省份的报道多,这与研究假设2的第二个子假设不相符合。
表8 对各经济层级媒体与地区的差级交互比较
* t检验的显著差异水平为p<0.05(双尾)
当只考虑非发达经济层级媒体对比其更高层级的地区的报道时,将之与对同一经济层级的地区报道进行比较(见表9),其中,中等发达与发达(t=14.028,p<0.05)、较不发达与发达(t=17.591,p<0.05)和较不发达与中等发达(t=-2.108,p<0.05)这三组对比中都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研究假设3的第一个子假设与第二个子假设均成立。但是,较不发达省份报纸对经济发达省份的报道要少于对其他较不发达省份的报道,这与研究假设3的第三个子假设不相符合。
表9 非发达经济层级媒体对上级地区间与同级间的参照比较
*t检验的显著差异水平为p<0.05(双尾)
(二)人口因素与省际新闻报道
由于中国独特的行政区划结构,地位重要而人口较少的直辖市被列为省级行政单位,成为考察人口与报道时的干扰项,因此此处剔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在控制人均GDP要素之后,对其余省份被报道指数同各省2014年年末人口数进行相关性检验(见表10),发现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相关系数为0.563,p<0.01)。由此可推断,研究假设4成立。
表10 各省被报道总数与人口间的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检验的显著差异水平为p<0.01(双尾)
(三)地理距离与省际新闻报道
由于各省间直线距离的数据表现的是来自一个群体里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数据会沿着对角线的数值对称分布的1-模矩阵,而各省对外报道指数是一个2-模矩阵,即行和列分属于不同的群体,为检验这两个矩阵的相关性,在尽可能保证“各省对外报道指数”的信息的前提下,通过UCINET6.0对报道指数以平均值进行对称化,将省际新闻间的流入和流出报道指数用二者的平均值来表明省际新闻流通的关系,最后再将这个对称化的数据与各省间的直线距离矩阵进行Mantel检验(基于R 3.2.4),Mantel检验主要运用于检验两个矩阵的相关性,其将两个矩阵以对应的方式展开,在计算两列变量的相关系数的基础上,再对其中一列或两列同时进行置换,计算一个数值,置换上千次后,看实际的值在所得值分布中的位置,若与随机值较近,则不大相关,反之,则有显著性。通过该检验,发现地理距离与省际新闻报道虽在相关系数上表现出负相关(见表11),但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r=-0.1659,p>0.05),因此认为各省间地理距离与省际新闻报道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拒绝研究假设5。
表11 基于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的Mantel检验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将国际新闻研究中的依附理论应用于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之间的新闻流通,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在省际新闻流中具有不同的能见度,经济发达的省级行政区占据了省际新闻的主导位置,得到关注最多的省份与最少的省份之间相去悬殊,不同省份在省际新闻流中同样是“生来不平等”的。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一流动失衡的状况,对被新闻流所遮蔽的省份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关注与扶持。
然而有趣的是,在国际新闻流动中被检验的依附理论在省际新闻流动中并未得到验证,各经济层级地区在省际新闻报道中的再现并未完全复制本身的经济层级,较不发达省份比中等发达省份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媒体关注。国际新闻中的“支配—依附”关系也不适用于省际新闻流动,较不发达省份的报纸对于其他较不发达省份的关注要高过对经济发达省份或中等发达省份的关注。原因是一国内部关系与国际关系的差异,不同于国际关系中依靠军事实力和经济垄断所维系的帝国格局,现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权力格局更多地被行政命令所支配。或许是因为享有类似的政策,较不发达省份的媒体更愿意报道其他较不发达省份的信息来为本地提供经验参照,为落后地区提供了更多的连结可能。
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于一省在省际新闻流中受到的关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地理距离对于被报道数量仅具有微弱的负相关性。该结论与国际新闻流动中的现有研究基本吻合,揭示出经济因素与人口因素决定了特定地区被其他地区媒体关注的程度。相比之下,地理距离对于新闻报道的影响则可以忽略不计。传播技术的发达使得地理距离不再成为新闻报道的隔阂,而全球化时代记者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不再受到地域观念的制约。这一发现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新闻价值的构成。
由于目前关于省际新闻的研究较为单薄,本文仅做出了初步的探索,没有完全揭示影响省际新闻流动的具体机制。而且本文仅从数量上考察各省之间的新闻流动,没有将新闻文本的主题和类型纳入研究范畴,无法解释较不发达地区是否因为频发的负面新闻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另外,关于省级媒体的新闻生产网络设置,也需要结合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来予以探究。以上不足之处,将留待后续研究予以补充完善。
[1]赵月枝.全球化背景下的传媒与阶级政治[J].文化纵横,2012(3):44-49.
[2]潘忠党.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14.
[3]罗斯科.制作新闻[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4:34.
[4]邵培仁.媒介地理学:正当性、科学性和学术坚守[J].新闻记者,2006(10):17-19.
[5]李蕾蕾.媒体与地缘政治区的治理:兼及媒体与传播地理学对粤港澳地区的洞察[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2(21):151-170.
[6]Pauly J J,Eckert M.The Myth of The Local in American Journalism[J].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2002,79(2):310-326.
[7]张敦福.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28-31.
[8]Babones S.Population and sample selection effects in measuring international income inequality[J].Journalofworld-systemsresearch,2015,8(1):8-28.
[9]Galtung J.A 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J].JournalofPeaceResearch,1971,8(2):81-117.
[10]Meyer C.Foreignimages:AcontentanalysisofinternationalcoverageinAmericantelevisionnetworknews[D].Tucson:Univ.of Arizona,1996.
[11]Chang T K.All Countries Not Created Equal to Be NewsWorld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J].CommunicationResearch,1998, 25(5):528-563.
[12]Itai Himelboim Ph.D.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Structure of News Media:An Analysis of Hyperlinks Usage in News Web sites[J].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2010,54(3):373-390.
[13]Chang T K,Himelboim I,Dong D.Open Global Networks,Closed International Flows[J].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Gazette,2009,71(3):137-159.
[14]Himelboim I,Chang T K,McCreery S.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foreign news coverage:Old global hierarchies in a new online world[J].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2010,87(2):297-314.
[15]陈文江,周亚平.西部问题与“东部主义”——一种基于“依附理论”的分析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2.
[16]景天魁.时空压缩与中国社会建设[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9.
[17]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
[18]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4.
[19]黄煜.省际新闻流通与省委机关报——一个实证研究的案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1(2):27-32.
[20]邱婕.流动的“失衡”——基于新闻流动理论视野下的上海、贵州新闻比较研究[J].东南传播,2014(6):50-53.
[21]Galtung J,Ruge M H.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go,Cuba and Cyprus Crises in Four Norwegian Newspapers[J].JournalofPeaceResearch,1965,2(2):64-90.
[22]Wu H D.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a comparison of 38 countries[J].JournalofCommunication,2000, 50(2):110-130.
[23]陈沛芹.扭曲的世界地图与伞降的驻外记者——从斯蒂芬·海斯《国际新闻与驻外记者》看美国国际新闻报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49-152.
[24]Mayo,C,Pasadeos,Y.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Focus of U.S.Business Magazines,1964-1988[J].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1991,68(3):509-514.
[25]Kim K,Barnett G A.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A Network Analysis[J].CommunicationResearch,1996,23(3):323-352.
[26]江根源,季靖.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61-68.
[27]Smith J.Indices of Trade Partner Concentration for 183 Countries[J].JournalofWorld-HistoricalInformation,2013,18(2):266-277.
[28]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赵晓兰]
张洋,男,硕士生。(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陈柯伶,男,硕士生。(赣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G210
A
1008-6552(2016)06-0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