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
2016-02-06罗旭洋李冀宁
罗旭洋,李冀宁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2)
浅析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
罗旭洋,李冀宁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2)
现存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内、以党家岔震湖为代表的43个串珠状堰塞湖是由1920年海原大地震诱发而成。试图从土壤地貌、地形地势和水文河流三个方面对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予以分析,借此探究引发地震堰湖所必要的自然条件因素;另外结合史实情况,以居住方式、精神文化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来进一步揭示震湖“由无到有”这一自然环境变迁过程对当地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有益于对相关区域未来发展前景给予指导。
海原大地震;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影响
0 引言
1920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海原发生特大地震。史书记载:“九年十一月初七日申刻,宁夏地大震人不能立,如舟行大江狂风巨浪之中。继微震月余人多野宿,不敢入室,陇东一带尤甚。海城民屋衙、署祠、宇墙垣坍圮无存。张家川两岸山圮川为之平,余亦地多坼裂,黑水喷涌,共压伤毙约十万余人。”[1]“成灾者海原、靖远、固原、隆德、静宁、会宁等县,共毙人三十余万。隆德压毙人口三万余。”[2]这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的世界三大地震之一。16日当晚强震过后,海原及其周边地区还出现多次余震,“大震之后,继以小震或一月数次,或一日二三决。三年后方止。”[3]“十年宁夏地震无常;十三年二月地震三月又地震。”[4]
这场震级高达8.5级的“环球大地震”,其所释放出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的空前能量,除直接导致了约27万人死亡,还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过程,乃至震后当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鉴于学界围绕1920年海原大地震这一课题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地震成因和特点、梳理地震发展演变过程及总结灾后赈灾救济措施等,而鲜少谈及有关这次震后的自然环境变迁、社会生活变化问题。本文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所引发形成的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内43个串珠状堰塞湖,尤其以西吉县党家岔震湖为例,尝试从土壤地貌、地形地势和水文河流三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予以分析,另就居住方式、精神文化和经济发展加以阐释党家岔震湖对当地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1 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
西吉县地处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区西麓,具体位置为北纬35°35′~36°14′,东经105° 20′~106°04′。该区域位于我国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腹地丘陵沟壑区,黄土地貌特征显著,地势由南向北、向东、向西依次递增。又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且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历河及葫芦河支流滥泥河等多条河流迂回穿行而过。因西吉县属1920年海原大地震极震范围内,另有上述自然条件共同作用,从而致使该区域在震后形成独特地震遗迹,多数保留至今。目前,主要分布于西吉县震湖乡、王明乡、马建乡、兴平乡及田坪乡山谷中的一系列天然串珠状堰塞湖正是由海原大地震诱发形成。“在丝绸之路的一段上,山峰在夜幕下移动,巨大的地裂,山崩如瀑布般一泻而下……突然间,他们听到来自地下的怒吼,同时感到大地剧烈的抖动,他们一会被抛向东北方向,猛然间又被颠向了西南方……天刚蒙蒙亮,他们爬出来时,发现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吞噬了无数的村庄,覆盖了肥沃的平原及谷地,淤塞了河道,山谷变成了湖泊,大山在一夜之间移动到了别的地方”[5]。其中,被称为“世界第二大震湖”的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在距西吉县县城西南约35千米的震湖乡(35°50′3″N,105°27′38″E),长约5000m、宽约400m,如图1。这里,就从土壤地貌、地形地势和水文河流三个方面来试析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
1.1 土壤地貌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葫芦河以东黄土高原腹地。据《西吉县地貌图》(图2)所示,该区域土壤地貌以黄土梁峁为主,沿东北—西南线依次分布着山地、丘陵、黄土斜梁及黄土峁梁,河谷平原则呈树状分布于黄土峁梁区。震湖所属的地貌类型为黄土峁梁和河谷平原。黄土土层堆积较厚,发育呈现垂直节理,土质疏松,强度较低,遇水易松。另外,震湖在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上,又处于葫芦河支流滥泥河流经的河谷低处,长年遭受强烈水蚀、风蚀作用,致使丘陵沟谷纵横密布,相互交叉切割,从而普遍形成侵蚀堆积地貌。这无疑令该地黄土梁峁和河谷平原呈现出“顶圆,坡长,沟深”的特点[6],地貌形态错综复杂且难以完整统一。若遇较为强烈的内部地质活动冲击,如1920年海原大地震,本来支离破碎、脆弱不堪的黄土覆盖区域便多沿着千沟万壑顺势塌落,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甚至是山体移动等极端自然灾害现象。综合上述,西吉县党家岔震湖所属区域的土层、岩石等多不稳定、不牢固,其潜存突发性滑动趋向,这也是地震堰湖得以形成的必备自然条件之一。
1.2 地形地势
西吉县位于昆仑山秦岭北祁连褶皱区,山地、丘陵、平原以及谷地等地形交错杂间,地表起伏较大,平均地势较高。西吉县党家岔一带更多山地,坡形陡峻,沟壑纵横,见图2。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引发强烈地质活动时,高低错落、起伏多变的党家岔一域相较于其它地形地势低平和缓之处,受损程度愈大,影响也愈发显著。再进一步地剖析党家岔震湖形成原因:这种垂直落差较大的地形地势区域出现由地震引起的突发性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现象时,其在随着山势山形快速下落过程中势必会对沿途各处带来更多更强破坏。另外,当地震强力瞬间释放,震区中心及其相临区域的地表形态随之发生极为剧烈的扭曲变化,而巨大内能、势能也会集中作用于诸多地表物质,如土层、岩块、砖石等,并致使后者从高处一泻而下。由此可见,强震过后堰湖即成,确是一种极为可能出现的自然环境变迁现象。
1.3 水文河流
西吉县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6℃,夏季平均气温最高达17℃,冬季平均最低为零下7℃;年平均降水量为409.60mm,主要降水发生在夏季,为228.70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6%,冬季降水量最少,平均只有8mm,不到全年降水量的2%(表1)。该区域全年降水总量偏少且不均,然而夏季降水较为集中,已明显超过全年降水总量的50%,这些降水量无疑会对处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区产生有效的天然调节作用。
表1 宁夏西吉县平均气温、降水气候平均状况[12]Tab.1 Mean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variation with climate in Xiji County
另外,西吉县境内有葫芦河、清水河、祖历河及葫芦河支流滥泥河等多条河流穿行而过。根据史料记载:“清水河,即蔚茹水,又名葫芦河。其源二:一出州西南四十里之西海子,北流绕城,西与关山水合至城北五十里冬至河;一出州南四十五里之香炉山下,流过开城北向绕城东,在北与西海子水合流七十里过黑城鎮,又三十五里八营坡出境,入海城、平远二县界。”[7]“葫芦河,一名苦水河。上流由硝河城川来西南流自隆德堡入境,再西流至将台堡马蔺川河,自东南来会,再西至火家集汇滥泥河,折而南循西山山麓下,至兴隆镇川,红城河来会至单家川。”[8]“滥泥河上流来自海原旧营川,绕隆境蒙宣堡至文才堡入境。经韩苟堡大势沿西山西南流曲成大圆弓形,合各道河众支水长经八十里至火家集,入葫芦河。”[9]目前,通过野外科学考察测量技术西吉县境内诸多河流的基本情况也逐渐被更为全面的掌握认识,见表2。
表2 西吉县河流基本情况表[6]Tab.2 Fundamental condition of Xiji County’s rivers
西吉县党家岔震湖位于县城西南方,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条件特征相符,夏秋两季降水尤为集中,进而对地表径流以有效补充。虽然该区域年蒸发量明显多于年降水量,从而列于世界性缺水地区之一,但党家岔一带属葫芦河流域,有其支流滥泥河流经。葫芦河发源于宁夏西吉县与海原县交界处的月亮山南麓,向南由白城流入西吉县境内,呈南北相向,由玉桥乡流出西吉进入甘肃省静宁县北峡口。全长120km,流域面积达3281km2。[10]这确实会对当地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同时,黄土广泛分布区内有河流流经或存有一定地下径流总量亦是形成地震堰塞湖的必要因素之一,可归作地震堰塞湖成因之一。当强震突发,若震区内尚无河流流经或有效地下径流存贮,其所引发自然灾害多仅限于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只有强烈地质活动引起相关区域内自然水位异常上升继而形成沟流,山体土层、岩块等又滑向沟内阻截堵塞河道,才可能导致地震堰塞湖最终形成。而当震区内缺少河流流经或相应地下径流总量时,强震活动诱发堰塞湖形成也自然无从谈起。
2 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对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民国九年十二月甘肃地震报告》中对1920年海原大地震描述如下:“同日晚7时大震,突见大风黑雾,并见红光。大震时约历六分,地如船簸,人不能立……土石山均有崩塌及移动,尤以土山崩溃为多……城中房屋几全数削平,城垣原系土筑亦大半毁坏。四乡死亡极多,往往全家压毙……”1921年9月,北洋政府正式官方文件称海原县死亡人数为7.3万余人,约占该县总人口的59%;固原县死亡4万余人;会宁、隆德、通渭、靖远、静宁等五县死亡人数也均过万人。这场惨绝人寰的自然灾害除直接导致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外,还引起了海原县及其相邻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如宁夏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即为强震诱发、多种自然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对居住方式、精神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
2.1 居住方式
1920年海原大地震主要波及海原、固原、会宁、隆德、通渭、靖远、静宁等县,多属黄土高原边缘地带。因地制宜,故这一时期仍有不少百姓选择依山居于窑洞内。当强震突发,山体滑坡,黄土崩塌,无疑会对窑洞这一传统居住方式造成致命性破坏。据《赈务通告》载,居住在海原县西面积滩地方的一位回教首领马元章在地震发生时正率众祈祷,“因山崩塌,全家六十余口尽被湮没,邻近教徒死者五六百余人。”国际饥饿救济协会成员厄普顿·克劳斯等赴地震灾区考察时所写的《在山走动的地方》一文中也专用《一个穆斯林信徒同他的追随者们被封堵在窑洞里》一节对此详细记载:“在灾难中一次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就是仁慈家马—一位著名的穆斯林信徒和他的三百名追随者了。当他们聚会时,所有的人全部被封堵在窑洞里了。他们所在的窑洞被一阵可怕的土块崩落所堵塞,而当时这群人正跪在毯上做礼拜。”因窑洞完全坍塌或窑洞洞口被崩塌土层封堵致人死亡事件,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中比比皆是,且并非仅限于震中海原县一地。12月16日当晚,靖远县一些农民聚集在苦水堡西边李家沟一孔旧窑洞里欣赏秦腔皮影戏《铡美案》,只听一声巨响窑洞塌方,人们全部被埋。直到三天后塌窑被人挖开,发现180余人全部窒息而亡,其状极惨。民国年间苦水堡周边的居民多住窑洞,《靖远县志》载“民国九年地震,苦水堡死亡345人”,以窑洞为主的居住方式显然加剧了这场强震所带来的破坏程度。此外,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因河谷中葫芦河支流滥泥河受阻截堵塞形成,主要由党家岔堰、堡玉堰、苏堡堰及河滩堰等构成,湖堰四周至今仍呈典型的地震所致山体滑坡景观,其地层地质也存在一定不稳定性和较高风险性。所以在1920年大地震后,当地百姓吸取了强震发生之时居住窑洞而引发毁灭性灾难的教训,又出于避免因现存党家岔震湖自身潜在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而导致出现二次伤害的后果,纷纷选择迁居它处另盖平房,而以窑洞为主的传统居住方式逐渐遭人摒弃。
2.2 精神文化
由1920年海原大地震诱发形成的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对当地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不只存在于震后就已明显变化的居住方式中,还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精神文化之中。
震湖,“十里长峡,蓝天白云。碧波荡漾,野鸭戏水,燕飞鱼跃”,是一处宝贵的地震遗址奇观,而真正令这处偏居一隅的湖堰扬名四海则赖于“水怪之说”。自2000年4月至今,西吉县党家岔震湖出现水怪的传闻不绝于耳,各大媒体相互报道转载,震湖愈发神秘莫测。据媒体报道,震湖附近村民纷传湖中有一巨型不明生物,黑色,露出水面的脊背呈半月形,仅该部分已长近10米,顺水漫游,还伴有咕咕声响,不少村民更表示曾亲眼目睹过水怪出没。实际上,震湖所处峡谷藏有蛇精一说由来已久,当地百姓也多认为其与湖中时隐时现的水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在如今的震湖南面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洞穴,这里住着一条修炼千年、麻袋般粗、行动迅猛且嗜血如命的蟒蛇。为了保命,当地百姓纷纷逃之夭夭,土地荒废,一片萧瑟。后来,知晓此事的玉皇大帝便派天兵天将从天上投下一口大钟,镇压蛇精,使其困于山洞,不得外出,人们才陆续回乡。而这口镇妖的大钟也化为位于峡谷东段、形似一口巨型大钟的大钟山。直至1920年海原大地震发生,蛇洞洞口沉入震湖中,蛇精偶尔从洞里窜出觅食,湖里随即出现水怪活动踪迹。此外,2009年当地政府还曾在修路过程中,用推土机在传说中有蛇精洞的地方推出了山洞,该洞一直延伸到湖底,深不可测,这恰与神怪故事内容极为吻合,故当地村民对“洞中蛇精即为震湖水怪”的说法更加深信不疑,并以此作为水怪出现的根源。然不得不说,震湖形成至今已历经近百年时间,该区域却鲜有大中型科考活动展开,而目前所掌握证据又多源于当地百姓口头陈述,即便是政府文宣单位、舆论媒体也未有任何直接的、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这使得震湖水怪事件几乎无从查证,也难免令其真实性大打折扣。那么,会不会是强震引起一定自然条件改变进而导致湖中某物种发生变异。震湖虽有“世界第二大震湖”之称,却面积尚小,平均水深12米,最深处也不过27米,其似乎还无法满足水怪这一庞然大物的日常食物供给。显然,西吉县党家岔震湖中是否真有水怪出没,仍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随着震湖水怪这一神怪传说被日益广泛地传播,当地百姓亦愈发视震湖为一处圣湖,以至自发于湖边山上修庙、上香、祈愿或自觉将一些生产生活情形归结为圣湖显灵。显然,围绕西吉县党家岔震湖所产生的一系列神怪传说的确进一步充实丰富着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化,不仅饱含着当地百姓对自然神物的无比尊崇,更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2.3 经济发展
俗话说,“北有沙湖,南有震湖”。党家岔震湖不仅以典型独特的地震遗迹成为享誉世界的“活化石”,从而对地震活动、地震监测和地质勘探等诸多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更是一处宝贵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分布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开发建设以地震遗迹景观为主、天然生态景色为辅的宁夏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风景区的浪潮,这无疑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积极影响。
西吉县党家岔震湖是一座山顶湖泊,三面环山,湖岸绵延曲折,沿岸生长着茂密的芦苇丛,一派风光迤逦的高原湿地生态景观。“现有流域面积为80km2,堰长3110m,宽600m,堰容为1600万m3,蓄水1120万m3,水面面积为186.6 m3。”[11]因其水域较广、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湖堰一带分布着种类繁多的水生动植物以及半干旱草原植被,包括116种有脊椎动物、7种水生无脊椎动物、62种维管束植物、3种裸子植物、57种被子植物等。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玉带海雕和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脚隼、斑嘴鹈鹕等11种;还有诸多保护鸟类,如中日候鸟保护协订中的27类、中澳候鸟保护协订中的6种和自治区规定重点20种等;另外,湖中孕育了一种独特的鲫鱼,其与一般鲫鱼相比个体偏小,体扁细长、小头、大眼、圆肚、无须、单尾,鱼身单一或杂间着纯白、纯红、纯黑、黑紫或金黄五色,宛如五彩缤纷的金鱼翩翩游动。因这类鲫鱼只能在西吉县几处少有的堰塞湖本土本水的自然环境中保持原有色泽,故被称作“西吉彩鲫”。
综上所述,在1920年海原大地震形成的众多堰塞湖中,湖堰、沼泽、山地以及种类繁复的动植物资源等共同构成了以西吉县党家岔震湖为典型代表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鱼翔浅底,禽鸟嬉戏,从而有利于保持湖泊生物圈层的平衡性与多样性。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当地政府积极牵头、百姓予以倾力支持,每逢旅游旺季以地震遗迹景观为主、天然生态景色为辅的宁夏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风景区,又作为一个新设的科普教育基地,总会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赏玩。再者,附近村民响应当地政府组织号召而开办的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日益冲破了以农耕生产为主、畜牧产业为辅的传统营利模式,对当地社会生产生活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3 结论与展望
由于地震等级之高、破坏程度之大和影响范围之广,1920年12月16日夜发生的海原大地震倍受国内外学界关注。虽今距该次大震发生已有近百年时间,但由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西吉县党家岔震湖正是典型代表之一。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土质疏松,又地势较高,沟壑纵横,河流穿谷却降水不均,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当1920年海原大地震发生时,上述多种生态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现存于该县境内、以党家岔震湖为代表的43个串珠状堰塞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改变了当地的天然生态风貌。此外,由强震所形成的这一自然环境变迁还对居住方式、精神文化和经济发展等相关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当地百姓一改依山凿洞的传统居住方式,纷纷搬至宽敞平阔处,从而规避地震所带来的人身财产伤害;坊间传说震湖湖堰深藏的“水怪”已然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着民间信仰等当地精神文化生活;利用震湖水域广泛分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这一优越条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开发建设以地震遗迹景观为主、天然生态景色为辅的宁夏党家岔震湖湿地自然风景区,带动相关周边产业不断蓬勃发展,更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效益最大化。综上,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发生变迁,不仅会对生态要素本身产生显著作用,更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未来发展前景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及崭新的契机,从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享家园。
[1] (民国)王之臣.(民国)朔方道志[M].“朔方道志卷之一”,民国十五年铅印本,影印本,65.
[2] (民国)陈国栋.(民国)隆德县志[M].“拾遗”,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影印本,416.
[3] (民国)陈国栋.(民国)隆德县志[M].“拾遗”,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影印本,416.
[4] (民国)王之臣.(民国)朔方道志[M].“朔方道志卷之一”,民国十五年铅印本,影印本,65.
[5] 约瑟夫·W·霍尔.在山走动的地方[J].国家地理杂志,1922,12(5):32.
[6] 尚慧.宁南山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 (清)王学伊.(宣统)固原州志[M].“地舆志”,清宣统元年刊本,影印本,142-143..
[8] (民国)陈国栋.(民国)隆德县志[M].“舆地”,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影印本,43.
[9] (民国)陈国栋.(民国)隆德县志[M].“舆地”,民国二十四年石印本,影印本,44.
[10] 叶铃.海原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分布规律及运动特征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
[11] 陈长玉.建设西吉县党家岔(震湖)水利风景区的优越性[J].北京农业,2014(33):255.
[12] 齐旭峰,李淑霞,祁国梅,等.宁夏西吉县近52年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3:42-44.
Formation of Dangjiacha Quake Lake in Xiji County and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Life
Luo Xuyang,Li Jining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Located in Xiji County,Guyuan City of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the forty three catenulate barrier lakes,represented by Dangjiacha Quake Lake,owe their formation to the 1920 Haiyuan earthquake.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of Dangjiacha Quake Lake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geomorphology,topography,and hydrological rivers,with an aim to explore the essential natural conditions of triggering the barrier lakes.Besides,further exploration i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Dangjiacha Quake Lake on the local social life in the respects of residence patterns,spiritual culture,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nding to offer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growth of the associated areas.
1920 Haiyuan earthquake;Xiji County;Dangjiacha Quake Lake;causes for the formation;influence
K901.9
1673-8047(2016)04-0084-06
2016-09-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90035)
罗旭洋(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于中国古代科技史与环境灾害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