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地区水文特性分析
2016-02-05赵静敏
赵静敏
(长治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长治 046011)
长治地区水文特性分析
赵静敏
(长治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长治 046011)
长治地区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根据该地区多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水文特性;降水;长治市
1 概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省邯郸市、河南省安阳市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与晋城市相连,北部与晋中市毗邻。全市辖13个县(市、区),总面积13 896 km2。
1.1 地形地貌
长治市处于两大山系的群山环绕之中,整个地势西北部略高于东南部,中间散布着武乡盆地、沁县盆地、黎城盆地、襄垣盆地、长治盆地,其中长治盆地(又称为上党盆地)最大,面积约1 169 km2。全市东西长150 km,南北宽140 km,平均海拔高度在1 000m左右。市域内最高地区为沁源县太岳山一带,最低处是平顺县浊漳河出晋河谷,海拔高程仅380m。根据地形情况,可将全市划分为山区、丘陵和平原3种类型,其面积分别为7 041.1 km2,4 641.3 km2和2 213.6 km2。
1.2 植被土壤
长治市现有林地面积27.54万hm2,森林覆盖率14.6%,连同其他人工植树,林木总覆盖率17.9%。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长治市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出层次分明、区域集中、类型多样的规律性分布特点。太岳山海拔2 000m以上的沁源县花坡一带,属高中山区寒湿山地草甸类植被,土壤为山地草甸土。太岳山海拔1 600~2 000m的中山上部,属中山区湿润针叶林草灌植被,土壤类型以棕壤为主。太行山、太岳山区海拨1 200~1 600m的低中山区,属低中山区半干旱阔叶林草灌植被,土壤以淋溶褐土、石质土、粗骨土为主。太行山、太岳山区海拨1 000~1 200m左右的低山区,属山区旱生草本灌木类植被,土壤有石灰岩、砂页岩风化物的石质土、粗骨土及薄层褐土性土。海拔在800~1 000m左右的盆地、黄土丘陵区属旱生草木灌木类植被,以褐土性土、褐土、石灰性褐土为主,多为耕作历史悠久的农田,自然植被系旱生草灌植被。
1.3 气候特征
长治市地处内陆,且受地形条件限制,东侧有太行山屏障,西部有太岳山环绕,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差异分明,日照充足;冬长夏短,春季略长于秋季;气候一年四季温和,大陆性季风强盛而且持久,海洋性季风的作用相对较弱。年均日照2 418~2 616 h,年均气温8.6~10.4°C,无霜期155~184 d,气候宜人,适宜北方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是山西省植物种类较繁多的地区之一。
1.4 河流水系
长治市河流分属海河与黄河两大流域,主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以及黄河流域的沁河、丹河、入汾小河等。海河流域设有北张店、漳泽、后湾和石梁四个水文站,黄河流域设有孔家坡水文站。
长治市最大的河流是浊漳河,流经全市12个县(市、区),流域面积9 99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1.9%。流域呈扇形分布,上游分南、西、北三大支流,主干流流向由西向东。清漳河穿越黎城县东北隅4 km,境内流域面积551 km2。卫河支流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561 km2,境内河长99.3 km,主要有壶关县境内的郊沟河、桑延河。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长治市第二大河流,境内河长98 km,流域面积2 30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6.6%。汾河支流流域面积491 km2。
2 水文特性分析
2.1 降水
2.1.1 地区分布特性
长治市境内年降水量介于550~700mm之间,据1956—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长治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3.3mm,属半湿润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年降水量整体变化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以一条550mm的降水等值线贯穿全市。同时,受地形因素的强烈影响,降水量随高程增加而增大,长子县的发鸠山区、沁源县的太岳山区分别形成两个降水量高值中心,中心点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19.8mm,700.4mm,襄垣盆地降水量为低值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低于500mm。通过分析可知,降水量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
2.1.2 降水量年内分配
由长治市代表站的降水量分析可知,全市降水量年内分配呈单峰型,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年降水量的71.1%~73.2%,且汛期降水量多集中于七八两月,占年降水量的46.3%~49.5%;12月至次年3月,是降水量最少的时期,4个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7.3%~8.3%,形成干湿分明的特点。
2.1.3 降水量年际变化
长治市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各代表站年最大降水量与年最小降水量之比最小为2.33倍,最大为3.27倍,降水量CV值最小为0.22,最大为0.27。全市各水文站降水量年际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各水文站降水量年际变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mm
2.2 蒸发
据实测资料,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877.1~1 124.8mm之间(E601蒸发器)。汛期蒸发量占年蒸发总量的42.9%~46.8%。大部分地区5月蒸发量最大,其蒸发量在138.3~176.6mm之间;最小蒸发量多出现在1月,蒸发量在29.3~37.3mm之间,其极值比在4.72~7.52之间。
2.3 径流
经计算,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1.09亿m3,折合径流深78.8mm。由各水文站历年实测资料分析,浊漳河南源漳泽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11 390万m3,折合径流深36mm;浊漳河西源后湾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8 321万m3,折合径流深64 mm;浊漳河干流石梁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40 894万m3,折合径流深42 mm;黄河流域孔家坡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8 564万m3,折合径流深63mm。径流的地域分布同降水量分布正相关,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
径流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各水文站径流特征值统计和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最大年径流量为最小年径流量的14.5~49.9倍,海河流域径流变差系数最大为漳泽站,CV值为1.23;最小的为北张店站,CV值为0.75。黄河流域孔家坡站CV值为0.76。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55.3%~62.7%,年内月最大径流主要发生在七八月,月最小径流主要发生在2月。
表2 各水文站径流特征值统计表 单位:万m3
2.4 泥沙
根据1956—2013年实测泥沙资料统计分析:长治市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587万t,其中海河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556万t,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1万t。长治市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422 t/km2,其中海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576 t/km2,黄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228 t/km2。
2.5 水质
根据2013年水质资料,全市评价河长449.9 km,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符合Ⅱ类水质的河长为191.5 km,占评价河长的42.6%;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为39.5 km,占评价河长的8.8%;符合Ⅳ类水质的河长为119.6 km,占评价河长的26.6%;符合Ⅴ类水质的河长为40.5 km,占评价河长的9.0%;劣Ⅴ类水质的河长为58.8 km,占评价河长的13.1%。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汞、氟化物等。
3 结论
长治地区降水汛期多,冬春少,且年际、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区域内径流、泥沙与降水分布相对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境内河流水质不容乐观,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迫在眉捷。
P332 [
]C [
]1004-7042(2016)09-0013-02
赵静敏(1977-),女,2010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水文和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师。
2016-07-10;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