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猗县回龙灌区节水配套工程改造设计

2016-02-05王艳

山西水利 2016年8期
关键词:临猗县回龙支渠

王艳

(临猗县回龙扬水工程管理处,山西 临猗044103)

临猗县回龙灌区节水配套工程改造设计

王艳

(临猗县回龙扬水工程管理处,山西 临猗044103)

回龙灌区是一个五级五站(含水源浮船站)规模的中小型灌区,经过多年运行,灌区出现了基础设施损毁、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灌区渠道衬砌防渗、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测控一体化闸门安装,大大提升了灌区提蓄水能力,有效改善了灌区灌溉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程设计;节水配套;回龙灌区;临猗县

1 概况

回龙灌区位于运城市临猗县,全县总土地面积13.39万hm2,耕地面积10万hm2,灌溉面积7.45万hm2。灌区于1973年动工兴建,1977年开始运行,设计灌溉面积0.42万hm2,主要涉及临猗县孙吉、北辛和耽子3个乡(镇)34个行政村。灌区内共有农业人口8.3万人,其中农业劳力3.7万人。

灌区规模为五级五站(含水源浮船站),一至五级泵站总地形扬程223m,安装机组20台,总装机容量7 910 kW,提水流量4.0m3/s,渠系总长478.6 km。灌区内有干渠(四级干渠)1条,长7.52 km,支渠及分支渠85条,共228.82 km;斗渠503条,共242.23 km。

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1 灌区存在问题

2009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对回龙灌区水源一、二级浮船、设备和输电线路等进行了改造,改造提水点8处、干渠7.52 km、支渠14.4 km,使泵站引水流量增加,骨干输水干渠输水能力加大,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得到了明显提高。但经过几年的输水运行,灌区骨干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灌区的正常运行。

一是引水干渠淤积严重,没有经过改造的一至三级干渠和部分支渠渠道渗漏较为严重,部分渠系建筑物和泵站配套建筑物破损严重,渡槽槽身接头和倒虹吸竖井砌体部分破损裂缝,节制闸、分水闸闸门止水老化损坏,闸板锈蚀严重,启闭机操作不良,损坏缺失现象较多。渠道及建筑物完好率为40%。二是受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灌区管理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灌溉调度方式单一,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三是灌区设备落后,缺乏先进的量水设施,采用传统的人工量水方式,费事费力,精度不高,且工作效率较低。四是信息化和数字建设方面数据采集处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缺乏一个功能强大、资料齐全的灌溉管理综合数据库,信息传输系统通道不畅、准确性差,且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缺乏。

2.2 项目建设缺乏必要性

回龙灌区经过多年运行实践,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直接影响灌溉供水生产安全。回龙灌区是当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对灌区进行节水配套设施改造,有助于改善工程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灌溉效益,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 工程建设规模

3.1 工程等别

根据灌区提水流量、灌溉面积等工程规模指标,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规定,工程等别为Ⅲ等,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

3.2 工程设计标准

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0.20 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0.40 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4 工程设计

4.1 整体设计

以四级站为改造中心,对灌区内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进行改造。从水源站开始,对一级站引水干渠拓宽改造并对进水前池流道衬砌改造,对一级干渠、二级干渠、三级干渠及渠线上的渡槽和隧洞进行增流改造,对四级站进水前池拆除重建;从四级站开始,进入灌区干支渠系,本次对灌区内二支渠、四支渠、七至十支渠各支渠量水槽、分水闸等建筑物改造,最后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进行更新升级改造。

4.2 工程建设内容

4.2.1 一级站引水干渠改造

一级站引水干渠0+000—10+000段开挖疏峻,疏浚长度10km,改造后断面形式为梯形渠道,底宽3.5m,渠深1.7m,口宽9.45m,坡比1∶1.75。

4.2.2 渠道衬砌防渗及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

一级干渠0+000—1+125段防渗改造,其中:渠道防渗280m,改造后断面形式为弧底梯形渠,半径为1.0m,渠深1.9m,倾角45°,口宽4.61m;隧洞拓宽衬砌740m,改造后半径0.9m,底宽1.8m,洞高1.8m;渡槽槽身加高、内壁防渗处理105m。二级干渠0+ 000—0+220段防渗改造,其中:渠道防渗改造190m,改造后断面形式为弧底梯形渠,半径为1.0m,渠深1.9m,倾角45°,口宽4.61m;隧洞拓宽衬砌30m,改造后半径0.9m,底宽1.8m,洞高1.8m。三级干渠0+ 000—1+460段防渗改造,其中:渠道防渗改造1400m,改造后断面形式为弧底梯型渠,半径1.0m,渠深1.9m,倾角45°,口宽4.61m;隧洞拓宽衬砌60m,改造后半径0.9m,底宽1.8m,洞高1.8m。二支渠0+000—2+ 45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80U型渠,渠系建筑物改造16座。四支渠0+000—2+88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60U型渠,渠系建筑物改造23座。七支渠0+000—0+50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120U型渠,渠系建筑物改造5座。八支渠防渗改造3 330m,其中:八支渠0+000—2+28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0+000—1+380段断面形式为D80U型渠,1+380—2+280段断面形式为D60U型渠,八支北分支渠0+000—1+05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60U型渠,渠系建筑物改造18座。九支渠0+ 000—4+40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80U型渠,渠系建筑物改造37座。十支渠防渗改造3 500m,其中:西十支渠0+000—2+00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60U型渠,东十支渠0+000—1+500段防渗改造,改造后断面形式为D60U型渠,渠系建筑物改造17座。

4.2.3 泵站附属设施改造

一级站进水前池流道防渗改造;四级站进水前池拆除重建;新建灌区配水管理房5座。

4.2.4 测控一体化闸门安装

一至五支渠取水口,六支渠取水口及其下游斗渠的进水口,八支渠取水口,东十支渠和西十支渠取水口,二干斗渠和三干斗渠取水口,王显、卫阳和丁庄提水点的上游取水口,各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1套。

4.2.5 灌区信息化系统续建配套

灌区建设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灌溉系统;改造物理沙盘,建立交互式电子沙盘;建立灌区综合数据库;建设扬水生产调度信息化系统和灌区安全生产保障系统。

5 工程效益

5.1 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区属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水资源平衡遭到较大破环,本工程以节水为目标,工程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水量284.39万m3,通过引入过境黄河水,可有效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节约地下水资源,改善地下水漏斗情况。

5.2 社会效益

渠道衬砌后,可加快水流流速,缓解灌区内上下游用水的紧张局面,农业用水纠纷将明显减少;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快灌区现代化进程,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灌区骨干渠系工程节水配套改造后,提高渠道的运行安全,确保周边农田和居民生产生活安全。

6 结语

回龙灌区节水配套工程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水284.39万m3,改善灌溉面积0.475万hm2,将大大提高灌区灌溉效益,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合理调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可使小麦、玉米、棉花、水果等作物增产增效,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S275[

]C[

]1004-7042(2016)08-0012-02

王艳(1980-),女,2011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助理工程师。

2016-06-11;

2016-07-23

猜你喜欢

临猗县回龙支渠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组赴临猗县调研“双减双抢”和灾后重建工作
闻着茶香去旅行
临猗县:及时防治苹小卷叶蛾
刘曦林作品
铸国魂(新韵)
浙江省嘉兴市“金翅膀”奖教助学项目 结对帮扶习水县回龙镇30名贫困学生
临猗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青州张庄灌区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分析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