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花卉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6-02-05尚明瑞余倩倩
尚明瑞,刘 佼,韩 凤, 余倩倩
(1.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甘肃花卉产业竞争力分析
尚明瑞1,刘 佼1,韩 凤1, 余倩倩2
(1.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甘肃省具有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十分适合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抓住花卉产业发展的契机,把花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如何来做大做强己经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构建了花卉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研究,得出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在全国居于第24名,处于劣势地位。分析指出影响甘肃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因素主要有:1)生产规模有限,大中型花卉企业不多;2)花卉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较低,没有快速便捷的派送体系;3)花卉技术的生产研究效率优势指数和区位商值都比较低。并探讨了提高甘肃省花卉业竞争力水平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花卉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社会各界对产业竞争力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主要表现为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即宏观层面的国家竞争力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产业竞争力正式成为经济界理论研究的对象[1]。国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具体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计量分析方面。陈红儿等[2]报道“产业竞争力是指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特定产业所体现出的竞争力,通常是指该区域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对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要从反映产业竞争力的5个方面着手:1)产业投入方面;2)产业产出方面;3)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方面;4)产业市场绩效方面;5)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张超[3]、黄国华[4]、裴长洪等[5]、黄祖辉等[6]等从不同方面对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我国花卉业起步较晚,1984年7月,原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花卉生产是大有前途的事业”,明确提出我国可以大力发展花卉业,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花卉生产和出口问题的会议纪要”,这是政府首次将花卉业提上议事日程。同年11月,成立了花卉业的行业组织即中国花卉协会[6]。我国花卉生产已经形成区域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了以云南,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北为主的鲜切花生产区域,以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为主的苗木和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川为主的盆景生产区域,以四川,云南,上海,辽宁,陕西,甘肃为主的种球(种苗)生产区域[7]。中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22.71万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8]。
甘肃省具有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十分适合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抓住花卉产业发展的契机,把花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如何来做大做强己经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课题。
1 甘肃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花卉的需求越来越多,甘肃省花卉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2012年全省共种植花卉8 816.9 hm2,其中,鲜切花类640.5 hm2,盆栽植物类268 hm2,观赏苗木254.6 hm2,食用药用花卉1 102.5 hm2,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1 786.4 hm2,草坪2 833.2 hm2,种子用花卉1 013.5 hm2,种苗用花卉567.4 hm2,种球用花卉350.8 hm2。种植总面积比2008年提高12.63%,出口额达175.6万美元。花卉产品的销售额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花卉产品,从事花卉生产销售的企业不断涌现,政府部门对花卉产业的发展重视,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产业在甘肃省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甘肃省的一项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1.2 花卉种质资源丰富
甘肃省地形狭长,气候多样,多种生态环境十分适合多种花卉的生长。据相关专家调查全省共有花卉89科2 000多种、8 500多个品种,有栽培种,也有野生种,许多是独具特色的珍稀品种。紫斑牡丹,是中国牡丹一个重要的品种群,在兰州、临夏、临洮等地分布很广,临洮大丽花属全国一流,自育品种已达到300多个,许多品种多次在全国评比中获奖。苦水玫瑰是国内外有名的玫瑰品种之一。甘谷月季异军突起,汇集了国际国内月季名优品种2000多个,培育出新品种630个,已经成为全国月季花集散地之一。盆景有以红柳、火棘、木瓜等为主的具有西北风情的素材。野生花卉有绿绒蒿、龙胆、铁线莲、甘肃瑞香、甘肃丁香、珙桐、垂枝云杉等。丰富的种质资源为甘肃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3 花卉生产地域特色明显
由于甘肃花卉不同的气候特征,使甘肃省的花卉种植和生产具有地域性。甘谷县于1980年创建的甘谷月季试验园,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甘肃省唯一集月季专业技术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全国月季专业生产基地,被省、市、县列为发展花卉产业建设重点项目;和平牡丹花色艳、植株大,尤其是紫斑牡丹更是和平重要的牡丹品种。和平牡丹园是全国三大牡丹基地之一,牡丹品种和野生资源属国内外最多;河西走廊的气候十分适合制种花卉的生长,已经成为花卉制种的重要基地。甘肃花卉产业的地域特色使得甘肃的花卉品种众多,并且培育的花卉相比其他的花卉产地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有利于甘肃省花卉产业的发展。
1.4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人员不断增加。甘肃省花卉从业人员32 2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 900人,花农35 381户(中国农业年鉴2013)。随着花卉种植面积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不断增多,还建立了专门从事花卉交易的花卉市场,在甘肃省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有1 210家,属于大中型的企业有80个,花卉市场136个(中国农业年鉴2013)。大型企业积极参与花卉基地的建设,“公司+农户”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同时政府部门还积极推动花卉生产基地的建设,让甘肃省的花卉生产布局更加合理,加大对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技术支持,花卉产业在甘肃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甘肃省的特色产业。花卉产业的链条不断延伸,促进了甘肃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了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力。
甘肃省花卉产业的长足发展,对丰富群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准确判断甘肃省花卉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水平,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花卉产业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2 分析方法
2.1 评价方法及指标构建
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型方法,但比较常用的实证分析方法则包括单项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单项指标评价法一般选取能够具有显示性或表示竞争结果的指标,它的局限性是只能显示单项的评价结果,不能把各个指标综合起来,总体的考虑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综合评价法是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评价。为了全面的反映甘肃制种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调查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针对性原则、重点和准确相结合原则、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花卉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与其他的行业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花卉的生长对环境和气候的要求比较高,主要适宜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需要考虑地区是否适合花卉的生长,产量如何,生产竞争力水平;其次,生产的花卉种子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也应成为制种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花卉产业的发展更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所以技术竞争力成为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9-10]。
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统计数据,并结合花卉产业的特殊性,筛选出评价花卉产业竞争力的初级指标,这些指标经过各方专家讨论,最终建立了甘肃花卉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其评价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其中,增加值是指每年花卉产值的增加值,计算方法是用今年的花卉产值减去去年的花卉产值(表1)。
2.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处理
2.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部分数据经作者测算得到。
2.2.2 数据的标准化 为了消除数据间的量纲关系,便于数据间的比较分析,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Z分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Z分法的处理办法是将各个变量值减去均值后除以标准差。标准化后的变量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11]。
为了计算准确和方便,先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选取
花卉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此次分析所用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花卉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2 主成分分析
由于各个指标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减少指标的重叠性,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方法,可以用较少的指标,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3.2.1 指标相关性判定 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2),首先可以得到原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矩阵,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各个变量间存在的相互关联的关系。
3.2.2 提取主成分 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关系系数矩阵(表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 的特征根,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比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比较少,说明提取的主成分效果比较理想。前3个指标的累积贡献率为82.299%,可以用前3个指标代替全部指标进行分析,前3个指标确定为主成分(表4)。
表2 相关系数矩阵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表3 主成分分析的初始解
表4 主成分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分析
3.2.3 主成分表达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可以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表5),用表5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表6)。
通过主成分载荷矩阵,确定各主成分由哪些指标组成。第1主成分包括种植面积,资源禀赋系数,增加值,增加值率,规模优势指数。第2主成分包括销售额,地区生产总值,市场占有率。第3主成分包括从业人员,技术人员强度,土地生产率,效率优势指数,区位商(表5)。第1主成分体现了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每一项指标对提升竞争力都很重要。
3.2.4 综合主成分表达式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综合主成分表达式为:
F=-0.00804X1+0.013121X2-0.002211X3-0.0053X4+0.02886X5+0.030096X6+0.043629X7+0.036957X8+0.017943X9+0.013121X10+0.032353X11+0.017828X12+0.050831X13+0.023882X14+0.043519X15
表5 主成分载荷矩阵
表6 3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的系数
Table 6 3principal components factor corresponding to each of the indicators
项目F1F2F3种植面积0.0234950.029845-0.024789销售额0.0253540.0084560.012487地区生产总值0.0104210.0157860.008649从业人员0.001675-0.014869-0.013685资源禀赋系数-0.008452-0.005987-0.068569增加值0.0108450.027154-0.020487增加值率0.0204250.0175480.008495大中型企业比率0.0052840.0205480.027315规模优势指数-0.0153250.0068540.015849市场占有率0.025125-0.0157560.011487居民消费水平0.0058460.015265-0.015479技术人员强度0.015482-0.0201490.038586土地生产率-0.0082410.006598-0.028756效率优势指数0.0154760.0106970.034875区位商0.0215490.013495-0.024593
3.3 各省花卉竞争力水平
对调查所得28个省花卉产业竞争力数据进行分析,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代入综合主成分表达式,得到各省的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分和排名(表7)。
根据得分高低,分值在0分以上的省有14家,排名第1的为广东省。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在全国居于第24名,处于劣势地位。
3.3.1 生产竞争力分析 甘肃省与其他省份相比花卉种植面积较小,这是由于当地的地形所致,甘肃省山地比较多,气候干燥,大多数的山上不适合种植花卉产品,适合种植的地区较少;资源禀赋系数较高,甘肃省具有多种花卉种质资源,并且许多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稀有品种,花卉的品质比其他省份要好,尤其是在制种花卉方面,种子用花卉、种球花卉、种苗花卉都在全国的占有率居于首位;甘肃花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加值率都比较低,虽然近年来甘肃省政府一直对花卉产业的发展比较重视,但是由于花卉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当地花农的条件有限,没有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投入;甘肃省大中型的花卉企业比率较小,由于花卉在甘肃省的发展规模有限,大中型花卉企业在甘肃省不多,大中型企业的不足,必然会影响花卉产业的发展,影响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甘肃花卉产业的规模优势指数较低,相关支持、配套设施的不健全,加上相关大中型企业不多,致使甘肃花卉产业的规模不大,继而规模优势也不明显。
表7 各地区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分及排名
3.3.2 市场竞争力分析 甘肃花卉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较低。除甘肃花卉产业的规模不大外,与运输距离和物流体系的完善也密切相关。花卉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具有时效性,具有广阔的市场,花卉产品不新鲜就会一文不值。甘肃省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花卉产品的主要消费地比较远,物流体系不完善,没有快速便捷的配送体系致使新鲜的花卉产品不能及时运送到目的地,影响甘肃花卉产品的占有率。甘肃省的居民消费水平和地区生产总值低,消费能力不强,同时对花卉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大,甘肃花卉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花卉产品的外销数量不多,导致出口额也不高。
3.3.3 技术竞争力分析 花卉产业在甘肃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的规模远不及东南沿海的花卉产业发达的城市,从业的人数与他们相比较少;甘肃省的技术人员专业水平比较高,仅次于天津和上海,甘肃省政府规划和下发了一系列促进甘肃花卉产业发展的文件,对甘肃省内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花卉相关技术的研究给予倾斜,提高了甘肃花卉产业专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甘肃花卉产业的土地生产率比较低,甘肃省地形气候特殊,尤其是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使得花卉的产量不高,土地生产率比较低,要想提高土地生产率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甘肃省关于花卉技术的生产研究只是在研究适合甘肃土地类型的品种上,而忽视了对改良土质的研究;甘肃花卉产业的效率优势指数和区位商相对也很低,近年来虽然对花卉产业的科研不断加深,从事花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增多,先进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然而由于专业人员对花卉的生产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许多的先进技术不能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从事花卉生产的众多的普通的花农没有得到技术进步的好处,科研机构研究的先进成果也有转化成实际生产力,脱离了研究的初衷,使得效率优势指数和区位商值都较低。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花卉品种
由于甘肃花卉产业的起步较晚,政府对花卉产业的重视也比较晚,花卉产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首先要做的是继续加大花卉的种植面积,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花卉种植基地的建设,把花农的小规模、分散种植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生产,形成一定的规模,加强花农整体的力量,加强花卉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花卉的生产提供便利,引进具有竞争优势的花卉品种,提高基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生产基地的建设,让花卉生产基地成为产销一体的综合性场所[12]。甘肃特殊的地形气候使甘肃的花卉产品花色比较鲜艳,现在甘肃已经拥有自己特色的花卉产品,对于这种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花卉产品,也应该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创造甘肃花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政府继续加大对花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花卉产业在甘肃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大部分的人员还没有相关的经验,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适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的扶持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花卉产业发展的税收、财政、法律制度建设。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为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但是,政府对花卉产业的引导能力有限,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还主要靠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应该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各种花卉企业抓住机会积极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花农增收致富,提高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4.3 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提高花卉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花卉产品具有实效性,只有让花卉产品在市场上快速、顺畅的流通,才能充分实现花卉产品的价值。首先,加强花卉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花卉市场的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功能多样、层次分明的花卉市场体系。在完善实体市场的建设时,还要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建立网络销售的平台,建议相关的企业及时发布供求信息,进行网上交易,这样不仅节省了交易费用而且提高交易的效益和速度。其次,发展花卉零售业,现在想购买花卉产品只能去专业的花卉市场,便利的花店并不多见,应该发展花卉零售业,普及到社区,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再次,加强花卉市场的法制建设,使得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花卉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提高,让他们既懂管理知识,还了解花卉知识,有效的管理花卉市场。总之,要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大型的花卉市场,保证本地花卉产品的流通,提高甘肃花卉产业的竞争实力。
4.4 促进先进技术与实际生产力的转换
许多科研机构研究的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制约了整个花卉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培养一批长期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成为花卉产业科研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实际的生产经验,了解普通的花农最需要的是什么技术和他们能接受先进技术的程度,这些人员提供的技术可以更贴近花农实际的生产活动,也有利于普通花农接受;其次,科研机构应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科研人员,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实际,了解花卉产品的实际生产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研发更加适合生产的技术。研发技术后及时与应用此技术的花农联系,反馈他们的使用情况,修正不适合实际生产的部分,让先进的技术转化成实际生产力,让普通的花农从技术的提高中获得好处。
[1] Michael E Porter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陈红儿,陈刚,等.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101-107.
[3] 张超.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对策探微[J].宏观经济研究,2002(5):51-59.
[4] 黄国华.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105.
[5]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44-48.
[6] 黄祖辉,张昱.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指标与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47-53.
[7] 罗利平.武汉市居民花卉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4.
[8] 杨桂娟.我国花卉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解读及前景预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16.
[9] 李奎,田明华,王敏.中国花卉产业化发展的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1):54-59.
[10] 王嘉祥.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4):723-728.
[11]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5.
[12] 缪珊.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农业展望,2010(9):26-33.
Empirical study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SHANG Ming-rui1,LIU Jiao1, HAN-Feng1,YU Qian-qian2
(1.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CollegeofHumanities,LanZhou730070,China; 2.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CollegeofHorticulture,GuangZhou510642,China)
Gansu Province has rich flower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climate resources are very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 can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Gansu Province should seizes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flo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y as a pillar industry.This paper builded a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 and mainly use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method,we found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ranked 24th in the country.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level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 in Gansu were 1) the production scale is limited,lack of many large and middle flower enterprise;2)flower products have the lower sales volume and market share, and there is no quick and convenient delivery system;3)the advantage index of flower technology and location quotient values are relatively low. At the same time,we discusse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of floricultural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floricultural industry;competitiveness;empirical study
2015-04-28;
2016-10-13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花卉产业产业链拓展及其竞争力培育研究》(1205ZCRA177)阶段性研究成果
尚明瑞(1971-),男,甘肃省民乐县人,教授。 E-mail:shangmingrui@gsau.edu.cn 尚明瑞为通讯作者。
F 326.13
A
1009-5500(2016)06-00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