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水文作用的思考
——以浙江省为例

2016-02-05吕振平

中国水利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文水位水资源

吕振平

(浙江省水文局,310009,杭州)

对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水文作用的思考
——以浙江省为例

吕振平

(浙江省水文局,310009,杭州)

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文;作用;浙江省

一、水生态文明内涵

水生态文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是在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科技文化过程中,所取得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而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基本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②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水是环境的关键性要素,自然界水的状态决定着环境好坏。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

③优化水资源配置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

二、水文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水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与水的和谐共处。人与水如何和谐共处,从根本上讲就是消除“水多、水少、水脏”问题,也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防汛、抗旱和水资源保护”问题。

①在解决“水多”问题上,浙江省有水文站123处(国家基本站93处)、水位站230处、雨量站626处、遥测雨量站4 300余个。这些站点能够实时监测雨量、水位,及时监测重要控制断面流量;在强降雨等关键时刻,实现加密监测、及时分析、科学预报,及时向各级防指报告最新水雨情、河道水库蓄水情况以及重要断面预报成果。如2011年兰溪站连续两次超过保证水位,并出现1955年以来最高洪水位的大洪水,水文部门提前5.5小时预报兰溪站洪峰水位将达到31.85 m,实测兰溪站洪峰水位31.86 m,与预报水位误差仅为0.01 m,为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等决策赢得时间。

②在解决“水少”问题上,全省除了已建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外,还建有地下水监测站56处 (规划156处)、墒情站16处、蒸发站87处。通过这些站点可以及时掌握降雨量、蒸发量,水库、河道、湖泊每天蓄水变化情况,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和土壤含水情况,对旱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价,同时,加密监测上报频次,从原计划的月报、旬报、周报调整到最后日报,为抗旱用水、跨地区调水、生态补水提供技术支持。如2013年7月底至8月初,浙江遭受60年来气温最高、持续时间最长、降雨量最少、蒸发量最大的高温少雨灾害性天气,浙东引水工程在3—4月试通水的基础上,于7月26日启动了应急引水,在试通水和应急引水期间,省水文局对引水工程沿线15个监测断面开展流量、水位和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量水质情况。据统计,到8月15日共引富春江水6 500多万m3到浙东大地。应急引水开始后的第4天,余姚河道水位明显提高,最缺水的姚北地区水位平均从3.65 m提高到4.1 m。运河水位保持在正常值3.9 m左右,航运没有受到影响。在浙东引水沿线用水量急骤增加的情况下,使得萧绍平原、虞北平原、余姚西北及慈溪西北河区河网水位基本稳定,保证了浙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环境用水,有效缓解了该地区旱情,减少了因旱情造成的经济损失,避免了水事纠纷,实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③在解决“水脏”问题上,积极在全省794个水功能区和21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实现了国家重要水功能区和省对市考核的重点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全覆盖,基本掌握全省饮水水质状况,做好浙东引水工程水质水量监测和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抽检。同时,根据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水生态监测,在水利部开展金华源口水库藻类监测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在全省14座市级重要饮用水水库进行水生态监测,对60座水库开展水生态藻类普查,研究藻类时空分布规律及预警,编制供水水库藻类监测及预警通报,保障饮水安全。如2011年新安江发生苯酚污染事件时,水文部门连续一周现场采样监测水质变化,并分析新安江水库、富春江水库下泄和流速等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支持。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水文新要求

多年来,水文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文不仅积累了大量具有可靠性、代表性、一致性的数据,而且通过分析评价形成了科学的成果。然而,水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含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更重要的还要掌握陆生生境和水生生境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就要求水文不仅掌握雨量、水位、流量、流速、水质等基本要素,还要掌握河床地质、地下水、土壤墒情、水生生物等要素,要研究水、生物、陆地间的运动规律,需要立足“大水文”理念,拓展水文发展领域。因此,要通过强化三方面支撑来推进水生态建设。

①支撑于水资源保护。加强水功能区水质水量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功能区水质水量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反映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②支撑于水资源配置。加强各河流主要控制站水量监测,掌握区域和流域用水和供水情况。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中长期预报,努力做到用水供水的计划性、有效性。强化“三条红线”管理,充分发挥水文在水量监测上的优势。

③支撑于水生态保护。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水位,是保障生态用水的基本需求。加强水文监测是最基础的工作,同时,要拓展加强水生生物的监测与分析,不仅为河湖治理、岸线利用与保护规划、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等方面提供支撑,也为“以水定生物、以生物促净水”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社会对水利水文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流域(区域)水生态修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已是各级水利部门重点工作,也是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强化水文的社会服务意识,加强能力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和支撑。

四、不断健全机制,提高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①不断完善和优化水文站网。一是认真分析现有水文站网的适应能力。过去水文站网布局考虑更多的是防汛需要,而新形势下应针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着力分析不足之处。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在功能上补足,增加站网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能够掌握流量情况。三是在敏感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合理设置监测站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较为完善的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监测体系。四是推进水文站网标准化建设。在新建、改建站点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提高测站测验能力,规范管理,提升水文形象。

②提高水生态监测能力。在进行水文常规监测的同时,要加强水质、水生生物等水生态要素的监测与数据收集。增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强化人员引进和培训。提高各类水文站点的综合测报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逐步形成常规监测、应急监测、在线监测为一体,技术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反应迅速、覆盖面广的水生态监测体系。

③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水生态监测。对重要水源地、地下水超采区、海水入侵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湖库进行水生态监测,分析来水、用水及环境变化情况,科学设置监测地点和频次,及时掌握水生态及环境情况。同时,加强河流泥沙监测,分析泥沙来源、组成以及河道淤积情况,及时掌握河道地形演变、河岸地带结构情况。

④加强水生态研究。研究提高水生态预报的能力,深化各类数字模型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开展水资源预报和水质预报,加强水环境安全预警。提高水生态评价能力,研究建立水生态评价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方案,合理设置水量、水质、底质、水生生物等一系列指标,建立较为完善的水生态监测指标体系,逐步规范水生态监测与评价工作。充分利用水文监测技术和资源,应用生态水文理念、技术和方法,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进而为敏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董明锐

TV12+X171.4

B

1000-1123(2016)03-0058-02

2015-12-08

吕振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

猜你喜欢

水文水位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七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