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共产党回归“原教旨”

2016-02-05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7期
关键词:党章政党中国共产党

如何看待共产党回归“原教旨”

何谓“中国的脊梁”

对老百姓而言,正是从一个个党员的所作所为,来直接理解和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一个政党的主张和一个政党的品格。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无数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生命的优秀共产党人们。他们树立起了精神的标杆,让美与丑、善与恶、卓越与平庸的对比无比鲜明。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这里,向读者们推荐一本书,是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写的,名字叫《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书中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

1975年张爱萍复出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当年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的发射,卫星在太空绕行三天后返回。在整整三天的时间里,张爱萍将军的处境是这样的:上午参加以“帮促”为名的批斗会,下午去指挥室,白天应对声讨,晚上和前方通电话。在接受批判的时候,张将军还老是要求去厕所,借机会去打个电话,问卫星又到哪里了。

在现在的人包括一些掌握权力的人,总是慨叹做事难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故事。只有在精神上实现了某种超越的人,才能够即使在如此艰难曲折的环境里仍然不抱怨、不退缩、不灰心,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杰出的贡献。“脊梁”总是要经历风雨的,绝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或者是被权力和地位扭曲了灵魂的本来面目。

这种“超越性”,凝聚为一个政党及其成员的内在品格。说到底,这种“超越性”是一种对他人(一直外延到全体民众)的处境的同理心、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体现在党员身上,核心问题就是公私观。

中国共产党不是“兴趣俱乐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果中共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中共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中共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就腐败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他还明确批评说: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能是不同利益群体的俱乐部。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有着共同信仰、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的成员组成了这个组织,目标是一致的,利益是一致的,身份是一致的,所以绝对不能把政党内部变成小社会,不能把政治组织变成社会组织。

客观地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对过去党内某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突然”发现真要按照政治组织的要求管党治党,就感到很不习惯。其实对于中国社会来讲,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社会的期待。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肯定要比一个一盘散沙的共产党要对中国社会、对中国民众有意义得多。

我们现在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让中国共产党回归“原教旨”。中国共产党本来是个什么政党,信仰什么,为谁服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党章里面写得清清楚楚。回归“原教旨”,就是回归党章。正如中纪委王岐山书记说的,党章的每一条都凝结着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无不源自于党章,处处透视着对党章的尊崇。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就发表署名文章,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制定和完善自己的章程。党的一大制定的第一个党纲,明确了党的政治任务和组织原则;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核心就是提出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建党90多年来,党章指引、见证并展现了我们党成长、成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是我们党奋斗历史的概括总结和高度浓缩。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对政党成员当然要有要求,只要是组织的一员,哪怕现在只是名义上的,也要遵守组织的基本规矩。比如说,中央的大政方针都是经过集体研究和讨论决定的,并且在中央开会做出决定之前还要征求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党员来说,在大政方针没有出台之前,是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发表意见,就算出台之后还有不同看法,那也没关系,在坚决维护执行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党内的渠道反映,党章是明确保障这个权利的。党章规定: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如果某个党员的认识与党的主义宗旨信仰、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合不了,也可以选择退党,这也是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是不能把党的事情、党的决策,党内不反映、党内不提出,依然顶着党员的身份去社会上乱讲,哗众取宠,这就是违反组织规矩。政治组织有政治组织的规矩,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不可遗忘的“中国逻辑”

很多人忘记了这个共产党的“原教旨”,忘记了共产党员立德的“心学”。

对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如果“理性人”成了其成员判断是非和取舍的标准,后果绝不会是所谓的“利益均衡”,而只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评过的那样:党内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同时也会出现党内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体现在干部身上,就是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猫鼠关系,整体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喜欢当家长式人物,对自己百依百顺就是好干部,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

我们常说,改革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藩篱首先正是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权力本位的上下级关系中搭建起来的。比如,一些国企成了少数利益群体的“唐僧肉”,一些群团组织“贵族化”严重,等等。

很多人忘记了这个基本的事实,忘记了这个基本的“中国逻辑”。

对于中国共产党回归党章“原教旨”,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解读,认为是政治风向变了。强调奉献,就不讲激励了;强调领导,就不讲民主了;强调廉洁,就不能和商人沾边,如此等等心态和理解,客气点说是误读,严肃点说是误导。一个政党对自己成员的要求,和老百姓不是一回事;一个政党管党治党,和一个政党的公共政策也不是一回事。这一点也必须讲清楚。

错误的解读,也不是空穴来风。比如,一些地方干部“谈商色变”,不愿也不敢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甚至一段时间,对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竟也出现了怀疑。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专门作了讲话并很快公开发表,给广大企业家吃“定心丸”。

讲亲商环境,就滚到官商勾结的泥潭里去;讲政商关系要清,就干脆不和民企打交道。不客气的说,这恰恰说明,很多党员干部对于既清廉又干事、在复杂环境下也要把事情办好的精神状态已经陌生很久了。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全党、全社会需要加深对回归党章“原教旨”的完整和正确的认识。这对中国社会的下一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党章政党中国共产党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党章关于发展党员的有关规定
中共党章视域下党内选举制度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