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迅速、沉着应对——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2016-02-05亓鹏
亓 鹏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91
反应迅速、沉着应对
——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亓鹏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山东淄博255091
摘要:学生突发事件是学生工作中最难解决也是耗费精力最多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相关人员快速联动,及时有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接待和安抚工作,快速准确的发布信息,稳定相关学生情绪,网络监控校园舆论动向,评估分析事件的发生原因,总结反思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是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预防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内,或者虽未发生在高校内,但是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的,事前难以预测,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生命或者财产安全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乃至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事件。如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离校出走或者失踪事件等等。
一、案例事件
2013年9月18日15:58分,学生毛某与同宿舍杨同学和丁同学一起去教室上课途中,毛某突然倒在地上,然后身体抽搐,口吐白沫,同学大声喊毛某的名字,但是没有反应,然后杨同学拨打了120,并同时给辅导员老师打电话,辅导员在往教学楼赶的同时让学生打开毛某手机找到家长电话,并拔打了学生科长电话,相关领导、老师很快到达现场,经过120全力抢救后,确认毛某无任何生命迹象,并给出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二、事件的处理
(一)迅速反应、及时上报
辅导员在获知毛某晕倒的同时,问清班级姓名及事情发生的地点,在赶去的途中第一时间汇报给学生科科长,由学生科科长逐级汇报。反应迅速,学校成立毛某事件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按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分工明确,按照要求妥善处理本次事件。
(二)保持镇静、沉着应对
辅导员赶到现场后,由于手机里没有存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赶回办公室浪费时间,机智的想到了学生本人的手机,打开后找到学生家长的电话并简单的说明学生的情况,希望家长能立即赶到学校。如果将实情告诉家长,怕家长情绪失控在路上出现任何意外,所以只是简单的说明学生在学校出现了意外,保证家长能够第一时间赶往学校处理事情。
(三)了解详细经过、稳定相关学生情绪
相关同学被带到派出所了解情况回来后,要求毛某宿舍同学、班长、毛某亲近的学生写材料,包括日常表现、身体情况、恋爱状况、近段时间的饮食、倒下的前后过程等等,全方面的了解毛某的情况。并且安抚同学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警察和老师好好了解事情的前后情况,等待毛某家长的到来,帮助老师做好家长的接待和安抚工作。
(四)依托团队,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
当天晚上9点,毛某的家长赶到学校所在地,学院安排车在高速出站口等候,简单介绍后引领家长的车到达宾馆,家长概知道孩子已经不在了,悲伤过度,几乎晕厥,到达房间后一直要求去看孩子,幸好学院几位年长的老师在场安抚,不然只靠学生科的几个人根本应付不了。
三、事件的预防
毛同学出现心源性猝死愿意有三:平时不爱锻炼身体,很少进行屋外体育锻炼;生活作息不规律,晚上玩电脑到很晚;上课时间临近才开始往教室走,心情着急紧张。鉴于此,我们必须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规劝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必须要按时休息,早睡早起,保养身体,另外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急救知识的培训,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应对自如。
(一)开展生命观教育
积极创造条件和学生探讨与生命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追求幸福生活。
(二)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自救、急救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要去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讲座、观看法律宣传片等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树立法制观念。
(三)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教育
现如今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成为手指一族,过度熬夜上网以及进食没有规律,导致很多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容易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如何让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无节制上网玩手机的危害,从而能够较好的做好自我管理。
(四)与家长沟通交流
学生在校的表现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能够帮助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监督工作,不至于学生在校出现意外后家长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一无所知,而且能够在学生出现任何苗头时及时得到遏制。
学校突发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非程序性和处理时间的紧迫性,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回应,处置措施要果断,力争在事件初期解决,把事态控制在校园内。
[参考文献]
[1]钟淑源.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8(25).
[2]邱正祥.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作者简介:亓鹏(1982-),女,山东莱芜人,硕士,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1-0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