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分析
2016-02-05张景艳张永旭
张景艳 荣 幸 张永旭
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分析
张景艳 荣幸 张永旭
【摘要】目的 探讨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价值。方法 对362例腹泻的患者利用培养法、RT-PCR对小肠结肠炎的耶尔森菌予以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 RT-PCR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中的检出率高于培养法(P<0.05)。结论 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采取RT-PCR检验效果明显。
【关键词】培养法;腹泻粪便;RT-PCR;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种在肠道中传染的严重疾病,患者往往有胃肠道炎症、腹泻症状[1],而且往往出现呼吸道、骨骼等方面的症状,由此而引发的败血症几率比较高,患者通常有较多的肠道外表现,临床应给予重视。家畜、家禽、等均有可能导致此疾病的大范传播[2]。众所周知采用RT-PCR与培养法实施腹泻粪便检查,这对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临床检测有重要意义,而临床中对于这两种方法哪种更为准确还未形成统一认知,因此对这两种方法展开探讨、对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362例腹泻的患者,分析RT-PCR与培养方法对耶尔森氏菌的检出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362例腹泻的患者,其中男208例,女154例,年龄6个月~73岁,平均年龄(29.2±8.7)岁,年龄小于18岁患者213例,大于18岁患者149例。患者均为排便次数增多,且每天排便次数均超过3次,粪便性状均发生改变。
1.2 方法
均通过RT-PCR与培养法对患者的耶尔森菌进行检验,将粪便采集到的样本置入Cary-Blair保存液,采集粪便0.5 g,置入生理盐水,体积为44.5 ml,然后通过增菌液内培养。通过RT-PCR法对其予以检验时,样本应置于16℃环境下培养,经持续18 h的培养后,将混合物取出200 μg,经DNA提取,其扩增长度大约为150 bp,应于95℃环境下完成对应的反应。设置对照组,反应前后荧光差值作为标准进行衡量。应用培养法对其进行检验时,把标本放在16℃条件之下培养,持续18 h的培养后,采集5 μg接种于CIN平板,然后放置到25℃环境下予以培养,持续24 h,能够菌落培养的予以初筛,然后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3]。完成后依据生化检验与初筛结果对阴性进行判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 18.0系统软件实施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通过率进行数据表示,以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以t进行检测,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RT-PCR法检验,362例中有阳性者为67例,阳性率为18.51%,阴性为295例,阴性率为81.49%;经培养法检验,362例中有阳性者为31例,阳性率为8.56%,阴性为331例,阴性率为91.44%。两组检验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最初是1934年时通过研究报道被提出,此疾病曾有几次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流行现象,其主要表现出胃肠型症状及肠道外感染。在临床中,胃肠型症状通常表现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4-5];肠道外感染则通常出现肝脾疾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病变等。若食用的猪肉、水受到了污染,人往往因此而遭受感染,有的患者极有可能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因为临床中对于耶尔森氏菌并未予以足够重视,通过非敏感性抗生素的治疗,极有可能使得肠道外并发症更为严重,有的还会产生不良预后。而因为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并特异性,而且有的患者出现类似于急性阑尾炎等的临床症状,极易发生误诊[6]。
对此疾病予以临床检测时,选用RT-PCR与培养法进行检验在临床中均具有一定意义。在应用培养法进行临床检验时,操作较为简便,能够使得人眼予以判断的主观性及难度降低[7]。通过RT-PCR法对疾病进行临床检验时,其检出率与培养法进行比较提高,且操作比较简单,整个操作过程通常只需2 d,在反应后无需予以电泳,降低污染,有效节约时间。而且应用RT-PCR所得检验结果可予以定量分析,由此可明确了解疾病感染程度。临床中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采用RT-PCR配合培养法予以临床检验时,能够使得诊断准确率提高,临床意义增加[8]。
在本文研究中,在疾病予以临床检验时,应用RT-PCR的检出阳性率高于培养法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方法检验效果更具有优势。由此可知,腹泻粪便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予以临床检验时,通过RT-PCR与培养法进行检验,其检出率均具有积极意义,且RT-PCR检出率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姚颖波,马伟泉,陈连球,等.云南省新平县家鼠鼠疫疫原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调查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10):1123-1127.
[2] 穆玉姣,张白帆,李孟磊,等.河南省2011-2013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9):835-838.
[3] 李刚山,王意银,朱姝媛,等.云南战区腹泻病原菌监测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2):136-138.
[4] 罗灿,冀新凤,李建栋,等.运用降落PCR同时快速检测NV、EV71和CoxA16病毒[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2):126-130.
[5] 姜晓梅,李刚山,王意银,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8):844-846.
[6] 熊海平,张宏萍,张伟.有家禽家畜密切接触史的腹泻患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结果[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9):482-483.
[7] 袁义平,吴银华,王迎庆,等.2011年江苏省东台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5):406-408.
[8] 刘浩.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真菌耐药性监测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1-42
Test Analysis of Coulson Bacteria in Diarrhea Feces Enterocolitis
ZHANG Jingyan RONG Xing ZHANG Yongxu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Siping,Siping Jilin 13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 value of coulson bacteria in diarrhea feces enterocolitis.Methods 362 cases of diarrhea patients using culture method and rtpcr to enterocolitis coulson bacteria inspection,contrast detection rate.Results RT-PCR in enterocolitis coulson bacteria det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ulture method of test(P<0.05).Conclusion Diarrhea feces enterocolitis Yale sen bacteria take rt-pcr test effect is obvious.
【Key words】Culture method,Diarrhea feces,RT-PCR,Enterocolitis coulson bacteria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16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123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检验科,吉林 四平 1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