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立床训练对高位截瘫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改善
2016-02-05崔文华1斐2
崔文华1 邓 斐2
起立床训练对高位截瘫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改善
崔文华1 邓斐2
【摘要】目的 探讨起立床训练对改善高位截瘫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截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可自行摇床坐起,而研究组早期即开始起立床训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OH发生率为23.33%(7/30),低于对照组的63.33%(19/30)。结论 起立床训练可减少高位截瘫患者OH的发生,但要选择适宜的训练时间,循序渐进调节站立的高度。
【关键词】起立床训练;高位截瘫;体位性低血压
在目前的研究中,起立床训练被广泛用于瘫痪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的治疗中,而在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中,OH是干扰患者早期有效康复的十分常见且悬而未决的问题[1]。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截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起立床训练对改善高位截瘫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的疗效,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截瘫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8.6±3.7)岁,纳入标准:(1)经外界高能量所致的脊髓损伤且行脊柱内固定术;(2)完全性截瘫;(3)受伤前无脊柱占位等病症;(4)术后有自主呼吸,无意识障碍,可正常交流。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OH判定标准
参考199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会(AAN)与自主神经科学学会(AAS)通过的诊断标准:体位由卧式变为直立时收缩压(DBP)下幅度降超过20 mm Hg或是舒张压(SBP)下降幅度超过10 mm Hg,同时伴或不伴视物模糊、头昏、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昏厥等[2]。
1.3 方法
所有患者脊柱骨折已经愈合,并在床上活动良好。对照组可自行摇床坐起,而研究组早期即开始电动起立床训练,首先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做好全面的评估工作,确保患者在无紧张焦虑情绪、尿潴留、饱餐训练时要避免站立床的角度上升过快。电动起立床训练的要点:(1)起立床训练前要做好充分的宣教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调护,防止患者过度紧张、焦虑而影响训练的顺利进行。起立床训练宜在餐后1 h进行,不宜在空腹或饥饿的情况下训练。由于训练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训练前以及训练的过程中,排尿功能障碍者要及时排尿。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呼吸、面色、四肢皮肤、意识等变化情况。(2)床头抬高训练时,床起高度应循序渐进地增减,最先应由15°~30°开始。(3)起床训练前,可先对患者进行肌肉和关节锻炼,并应达到正常活动范围,预防挛缩和畸形等主、被动运动,以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同时个别体位性血压敏感患者可穿长腿弹力袜或下肢绑缚弹力绷带,也可增大血管外周阻力,促进血液回流,增加脑部的血流供应,进而改善血压情况。(4)在患者睡觉时可轻幅度抬高床头,以维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处于部分激活的状态[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OH发生率为63.33%(19/30),患者平卧位血压为(110.3±25.7)/(72.8±10.4)mm Hg,体位变换时的血压为(90.6±17.1)/(60.1±5.2)mm Hg;研究组OH发生率为23.33%(7/30),患者平卧位血压为(110.3±21.9)/(71.8± 14.1)mm Hg,体位变换时的血压为(111.8±9.4)/(65.7±9.8)mm Hg,患者的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瘫痪患者由于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限制需要长时间的卧床,而起立床训练可维持患者的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同时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是患者卧位—直立位变更的有效训练方法,是帮助患者恢复平衡适应能力和双下肢支撑力,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
在瘫痪患者进行起立床训练前要充分做好患者的各项评估工作,要认真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伴有的危险因素,如此可有效避免OH的发生。脊髓损伤患者尤其是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由于丧失了交感神经反应,静脉扩张,腹内压降低,所以在从卧位变换到站立位时,会因为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等的释放不充分而造成血压不能跟随体位同步调节,从而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患者会感觉到眩晕、视物模糊甚至昏厥等不适症状[4]。起立床角度的调节过快也会引起OH的发生,瘫痪患者在从卧位变换到站立位时,由于静脉回流障碍会使心脏的回流量与搏出量缩减,从而使得在心脏水平之上的脑血流量缩减,引起眼前发黑、眩晕、耳鸣等多种脑缺血症状。据报道[2,3-5],OH的发生与患者卧床时间及第1周起立床训练的高度有密切关系,长时间卧床的瘫痪患者的心血管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因此应尽量早期开始起立床训练,且要循序渐进地调节起立的高度[6-7]。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OH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63.33%,可见起立床训练可减少高位截瘫患者OH的发生,但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训练时间,循序渐进调节起立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兰圣美.高位截瘫患者站床训练时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对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3): 214-215.
[2] 胡征芬.瘫痪患者使用电动站立床训练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及对策[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6): 603-605.
[3] 林仲秋,谢志泉.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1): 51-54.
[4] 黎蔚华,林仲秋,谢志泉,等.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 150-152.
[5] 王萌萌.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1444-1445.
[6] 朱琳.滚筒训练配合电动起立床治疗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1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81-82.
[7] 陈欢.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对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 6098.
Efficacy of Standing Bed Training on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n High Paraplegia Patients
CUI Wenhua1DENG Fei2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Spring Branch of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in Urumqi,Urumqi Xinjiang 830017,China,2 Department of Geriatric,Welfare Rest Home of Urumqi,Urumqi Xinjiang 83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tanding bed training for 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in high paraplegia patients.Methods 60 cases of high paraplegi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each 30 cases,study group began early standing bed training.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H in study group was 23.33%(7/3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63.33% in the control group(19/30).Conclusion Standing bed training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H in high paraplegia patients,but appropriate training time should be arranged and standing height should be gradually adjusted.
【Key words】Standing bed training,High paraplegia,Orthostatic hypotension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04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031
作者单位:1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温泉分院康复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2 新疆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老年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