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都周覃布依族铜鼓文化与发展
2016-02-05吴静
吴 静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记三都周覃布依族铜鼓文化与发展
吴 静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笔者通过对三都县周覃镇布依族铜鼓的探访和研究,发现关于布依族铜鼓音乐文化从音乐学角度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本文主要从布依族铜鼓现存使用状况、舞台展演以及当地铜鼓的传承与发展几个部分进行论述,希望铜鼓作为本民族的一种象征与符号,通过传媒旅游宣传等元素来展现布依族的独一无二被并全国、全世界所熟知,希望使很多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也能使当地的下一代儿童喜爱并有意识的学习发扬本民族文明更为守护它感到自豪与骄傲。
【关键词】铜鼓文化;布依文化;三都县周覃镇
一、研究缘起
2011年12月24日,应周亮桃同学热情相邀与赵老师诚恳之托,我跟随桃姐走进三都周覃镇去过“小年”,所谓的“小年”,是与大年(即春节)相对而言的。这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冬月三十日开始过年。各种转车各种晕车,第一次拥抱南方乡间的新绿空气,当沿着田垦间蜿蜒小路悠哉漫步,眼前桃心型的小岛映入眼前,美哉美哉,在墨绿群山背景掩映下,如摇篮般静谧安详,如一种海面上的幻象铺展开来。
当晚在桃姐爸爸妈妈热情淳朴的招待照顾下,我贪恋幸福的养精蓄锐了一晚。
翌日黎明,太阳东升,吃过早饭,告别叔叔阿姨,纵盘山路步行前往目的地——周覃镇板光村寨门前,布依姑娘身穿布依族盛装,用竹制酒杯盛满自家酿制的糯米酒,唱着布依山歌列队欢迎客人。她们举起竹酒杯向客人敬酒,在歌声、唢呐声、爆竹声中,客人喝下三杯纯香的糯米酒方可进入村寨中,这也是布依族接待贵客的礼节。
众人簇拥者走进主舞台,坂光村为庆祝小年,特别组织了一场民俗文化表演——“布依风情”。舞台用草垛、玉米棒子、棕树叶和辣椒布置,很有农家气息和民族风味。随着当地大学生实践艺术团的两位大学生主持人,青春洋溢的开场白,庆小年节目开始了。以铜鼓文化布依文化为代表的包括布依大歌, 成人刷把舞,少儿刷把舞,斗牛,赛马,敬酒礼,百家宴,挂彩蛋,等多元性独特性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向到来的客人展示了布依族铜鼓文化的传奇独特与魅力神秘 。
二、布依族铜鼓现存状况
笔者最感兴趣的还是布依族视为有灵性之物的铜鼓,两耳上系着红绸以示镇压邪恶,在铜鼓伴奏下,少儿刷把舞,成人刷把舞成为舞台上最活力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道独特风景:跳舞者手持约6尺长的竹竿,参舞者分男女各一组,人数以12人、16人、20人不等。听着指挥者的击鼓声,跳舞者手持竹竿,接着“咚哒咚哒咚哒”节拍,相互碰击,一下一上,边跳边进场。
随后调查中根据周覃幼儿园一位长期致力于刷把舞保护研究的园长覃银芝口述,多年前她在与一位大户人家覃大兵在世时交流得知,只有当地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敲得起铜鼓,听到铜鼓声一响就知道附近有老人去世了,乡亲们便从四面八方即便是傍晚也都赶来哀悼,主人要不停的招待请吃酒,男女老少聚集到一起后在铜鼓的统一指挥下,开始跳刷把舞或其他舞蹈。以前铜鼓有很多,58年大跃进时期全部上交,后来当地整个布依族只剩下2到3面铜鼓,2009年在蒋英老师的关注下找到了一公一母两只,但后来被盗走,实为惋惜。在园长的极力推动与普及下,当地小朋友六岁便开始练习,笔者同学周亮桃便是第二批传承人其中之一。后来为防止敲坏,便用木鼓代替。
在随后的采访考察中发现,当地布依族的铜鼓一般属于村寨所有,由村民轮流保管,一般存放在当年修建新房的人家。谁家当年修了新房,至除夕之夜,全寨人一起把铜鼓送至其家,致以庆贺,铜鼓就悬挂在他家,供全寨的人前去敲打,到正月元宵节后,铜鼓就留存在这一家了。待到寨子里又有人修新房子时,再在当年除夕夜把铜鼓转送到这一家保存。也有的铜鼓居家族所有,平时存放在族长家中,逢重大节日,祭祖或丧葬使用时,才拿出来。
铜鼓是布依族具有神秘文化符号的青铜重器。在布依族的社会生活中,它既是顶礼膜拜的礼器,又是丰富生活.娱乐的乐器。铜鼓从产生后,一直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中。至今,布依族村寨中仍然广泛使用,这是值得重视的民族文化现象。
三、布依族铜鼓的传承与发展
布依族民间铜鼓的传承方式,在不同的布依族分布区域,各家族还有不同的传承方式。而在赵凌老师数次对三都周覃布依族铜鼓传承调查中得知,女性为铜鼓打法演奏的主要继承人。如覃兰线、覃绣花、覃木花,都因天资聪颖、记忆口诀打法准确、迅速、无误而成为当地主要演奏人员。而周覃镇幼儿园园长覃银芝、周覃小学教导主任覃春夏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保护意识——将布依族铜鼓的演奏法则传授并记录。更早的周从军也组织当地学习过布依族铜鼓的演奏。由此看来当地政府和文化有识之士很久之前便有意识的进行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另外,现任镇长正筹备拉进村的布依族铜鼓和刷把舞的排练。
蒋廷瑜在其专著《铜鼓---南国奇葩》悠悠叹道:“铜鼓是民族历史最直接的见证物,是一本无字的民族历史百科全书。”
一个与铜鼓的偶然邂逅,让我对它痴迷好奇,看着前辈、各省专家纷纷深入贵州山水乡间做各种艰苦细致的田野调查,看着他们克服了种种不为人知的困难与历险为人类积累留下了大量关于铜鼓的起源、分类、族属、纹饰、铸造工艺、用途、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后来铜鼓热爱追随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民俗资源丰富浩瀚,可总是由于自身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的限制,在人类民族音乐学方面它还差不多是一块纯净的白纸,可发掘性极强,当地因太过熟悉而不屑,且受教育程度有限,对音乐研究不是很积极热衷,而外省专家千里迢迢对当地地形、语言的不懂不通,时间精力财力的限制使广大研究者无法系统完整准确的对当地原本耳熟目染的音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抢救挖掘性记录。
铜鼓是民族历史长河中最直接且极富传奇色彩的见证物,铜鼓文化的继承发扬对本民族和世界民族音乐都是一项承载非凡意义的全人类的事业。这一切都散发出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
从宏观和长远来看,民族音乐如对铜鼓音乐的继承发扬都是一项承载非凡意义的全人类的事业。但同时,我也发现关于铜鼓音乐文化从音乐学角度的研究成果却屈指可数,不仅是复制传承先人的曲调、寓意、思想、形式,更在于将已有音乐民俗与表演形式加以综合扩大规模、提取加工精髓、提高舞台表现能力与现场效果,作为本民族的一种象征与符号借助当今先进流行的电视媒体、电影制作、旅游宣传等元素融合的展现各少数民族独一无二来被全国、全世界所熟知,并留下各民族深刻烙印的文化魅力,我想,这也是我们的“中国梦”吧!
笔者感到欣慰的是,周覃地方政府早有意识,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这次我有幸参加的便是当地政府为了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专门邀请省里各领导和旅游局来视察而展开的一系列盛大活动。这使很多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保护,也使当地的下一代儿童喜爱并有意识的学习发扬本民族文明更为守护它感到自豪与骄傲,但据周覃幼儿园园长讲,她与同为教育工作者的丈夫多次上访请求保护、整理、传承刷把舞的精髓,均遭敷衍与拒绝,真心希望有关部门与当地政府加强重视与保护,与站在 第一线的民族文化工作者一起努力抢救,使这些民间文化还能完整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结语
我是一个浪漫,理想,迷幻的女生,有人在音乐里寻找他自己,有人在音乐里寻找他所没有的一切。 庆幸在赵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大学里能有这么多清晰难忘的考察,探险与经历体验,它都将成为我人生最璀璨的烟火,铭记深刻。还记得与本次田野采风的指导老师赵凌老师采风中“生死存亡”的那一晚,一行四人卧眠于极简陋的木结构房子木板床上,深夜的雷鸣闪电和暴风骤雨来临,当笔者与周亮桃深深地恐惧在陌生的空间与陌生的原始的不安全感中时,两位男士却夜不能寐于采风考察此行的价值含量与真实性。原始部落民族小寨,木结构建筑,在建的,未成的,古老的,铜鼓在木屋里独有的辽远嗡鸣收拢振动回响。伴着前人古老,深意的舞步,人类文明,建筑艺术,审美哲学不经意间的融合。那先人在饱暖之后的意寓丰收,祈盼来年,感恩上天的音乐与舞蹈。单调,诡异,看似凌乱的节奏,那是一种原始性质生存必需被满足后的感恩与喜悦。
铜鼓文化不仅是传统遗留下来的一种学科探索与内容分野,更重要的是先人追求安定丰裕生活理想的生存形态
告别寨里热情相送的乡亲,踏着小巷里光滑亲切的石板路,瞧,原始祖先偏爱石头,耐心教会石头喃喃诉说各民族地域文化的建筑语言。我不舍,追忆着,我回头久久看着茫茫青郁的竹海中掩映的小寨,用无声的语言向它们说:“谢谢!!
走铜鼓探索的道路上,先人悠远铮铮的鼓点传来,我突然发现自己早已心有所寄,魂有所托,我深深虔诚的理解,信仰,膜拜。
参考文献
[1]黔南民族古籍第四集 《从布依族铜鼓文化看布依族的铸造历史》 王克松 邰琳群 第22页.
[2]杨路塔《铜鼓的传说》;《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故事选》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主编,贵州人名出版社 1985年1月第1版;1985年1月第一次印刷,第114页-第121页.
[3]蒋英 《布依族铜鼓文化》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