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教育的心理功能及在教学活动中的构成与作用

2016-02-05周袁泽方远方

北方音乐 2016年2期

周袁泽方 远方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古筝教育的心理功能及在教学活动中的构成与作用

周袁泽方 远方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古筝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古筝操作技能学习获得古筝音乐文化认知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功能在古筝教学中的构成与作用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古筝教育中值得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教师与学生心理功能的概念、在教学中的构成及作用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古筝教学活动;心理功能;构成与作用

古筝教学活动的心理信息交流包括教师课前教学设计、古筝课堂教学阶段教师教授环节的心理信息变化和学生学习环节的心理信息变化过程。古筝教师是选择、提供、再现古筝教材所反映教学目标及古筝音乐,引导学生参加古筝学习活动的主导主体。古筝教师肩负有培养和提高接受主体的古筝演奏能力和表现、创作古筝音乐的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把责任心和目的性结合起来:

一、教师的教学动机

在有关音乐的教学活动中,包括关于器乐教师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观需要和价值取向以及教学行为具有动机性起始作用、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的兴趣和热情促使的职业性动机、对音乐艺术美的追求与热爱和通过教学传承文明的情感,希望产生一种心理倾向的艺术性动机以及物质生活条件、社会中突显出的职业待遇和名望吸引的社会性动机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教学动机发挥着主导性和制约性的功能,是驱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动力,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激活、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并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古筝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

古筝教师作为古筝教学的执行者,需要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前提,根据学生古筝堂课学习与课下练习两部分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的进阶性曲目,制定教学计划。如:学生在新授筝曲的弹奏中,存在某些技术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课堂上的技术指导环节,并配以相应的练习曲进行巩固,形成有的放矢的系统教材;包括课堂时间分配,对课堂教学活动流程进行全面规划与安排,以动态的标准要求教学设计,实现和完成所制定的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同时也引导和制约音乐教学过程的设计,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规划、激励、评定等作用。参照布卢姆关于目标的分类理论,教与学的心理角度存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领域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

三、古筝的特殊性

古筝其乐器本身存在预制与可变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架完整的古筝由两副琴架与琴身组成,缺一不可;正常情况下,教学筝包含由21根完好琴弦与琴码所组成的相对调式音阶。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必须保证古筝器具的完整性与琴弦按照音律构成的音阶准确性,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学。

古筝教师和学生课堂中的教与学是相互学习,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掌握学生课堂活动中对上课内容的接受状态,使心理结构活动的正常运转,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四、教师教学引导作用下的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与注意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驱动力量,与学业成就关系密切。教师通过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古筝学习动机,并在教学环节中灵活多样地组织古筝教学。古筝教师只有对学习动机的理论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教学活动中作用于学生,引起他们学习古筝的注意。

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认识、掌握和参与的心理倾向,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对于古筝初学者来说,在引导课程中,古筝老师除了对古筝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沁人心脾的筝曲加以演奏,让学生对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能顺利展开。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不同的兴趣也会产生兴趣中心的差异。在古筝学习中,有的学生热爱传统筝曲的韵味十足,有的更倾向于现代筝曲的华丽魅影;有的爱弹激情洋溢的协奏曲,有的则沉浸于深情款款的独奏吟诵。老师则要明察秋毫,结合学生抚琴的特点与优势因材施教。在顺利引起学习兴趣后,学生产生的音乐注意这一心理活动的能动性表现将有意并有效的集中作用于古筝学习活动。

音乐注意是一种常见的音乐心理现象,是人对音乐及相关音乐现象有选择的心理集中。在古筝教学活动中,音乐注意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在学习环节中,注意力的凝聚程度决定着学习的掌握程度等。作为习筝者,演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准确地把握住音准节奏、对乐谱指法要求、如何处理好乐曲等,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五、音乐知识掌握的心理机制——学生古筝学习认知过程

学习活动中的认知环节其实就是学生掌握古筝学习知识的过程。人作为高级物种,是以感觉为基础、知觉为反映形式的本体。因此,人们通常以“感知”概括这一完整的心理过程。

古筝学习从最初的学习动机就存在感知。古筝音乐欣赏是视觉、听觉与中枢神经结合产生的音乐感知活动;学习演奏古筝是对于乐器声音、身体感官与乐曲情景感觉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感知活动,即对于教师所发出的古筝音色、音准或所达到的音响效果的辨别。在弹奏古筝时正确的演奏方式,如指甲的触弦感觉、力度,对于通过听觉感觉判断的筝曲韵味、感情,甚至包括对音乐构成形式的总体音响感知……都是一种完整的形式映象和总体色彩知觉,也是对古筝音乐演奏的整体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是对音乐音响整体认识和把握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在古筝课堂中不断强调,保证学生充分注意的情况下在进行练习、强化,才能确保高效感知下的教学效果。以此为前提,学生才能再深入体验古筝音乐的情感内涵,准确地感受古筝音乐鲜明的艺术形象,提高审美。

学生在教师教学活动引导下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头脑里的音乐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并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联想等认知特点主观改造后,组成的具有其内部规律和整一性的音乐认知结构。它是音乐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音乐知识掌握的心理基础。

由此可见,学生的理解是贯穿于古筝学习包括古筝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从人的思维结构来看,理解是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而产生的。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水平的理解、反应与吸收能力。不论是鉴赏环节、古筝演奏操作环节,或是教师在讲解知识与技法的学习环节,学生都要把感性知觉上升为理性的认知思维,将课堂知识的形式与内容转换成自己的理解后,才能准确地弹奏乐曲,分析、处理和把握音乐,从而进入更完整的认知境界。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便于理解,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考验。如:在进行古筝弹奏时强调手型的重要性,将手比作伞,伞骨视为手指与关节。仔细观察伞及开伞的过程可见,伞呈半圆弧状,伞骨与关节保持弧状逐渐张开,以确保伞在最小作用力下的快速开合,同时也维持了伞的寿命。古筝弹奏时,同样要保持关节与关节之间呈半弧状手型,弹奏时手指的伸缩取决于关节之间的张开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出弦速度、力度损耗达到最小,防止手指受伤。当然,学生的内在文化涵养也需要培养与提高。如:熟练掌握乐理知识的内容、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与修养领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判断力、立美意向力与实践能力,并注重长期审美、立美音响感知的经验积淀等等。

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理解,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过程,形成对以往经验反映的记忆活动。记忆的生理基础是刺激在神经中枢建立起来的暂时联系或留下的痕迹,它是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

知识的记忆往往和浓厚的兴趣、内化的理解、强烈热爱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强调记忆的重复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要及时的、多样化的、不断重复并独立回忆的进行复习,才能使学习记忆效果达到最佳。古筝学习中同样适用,通过反复弹奏,使肌肉产生记忆,才能够有效的掌握操作性技巧。那么,在反复、枯燥、艰难的练琴活动,包括高难度练琴任务的完成则需要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加以支持。在古筝学习活动中,意志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心理过程,二者都有重要价值。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兴趣的作用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意志心理过程与控制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影响了古筝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知道,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在少年儿童阶段尤其是这样。克服懈怠的办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主观解决途径,就是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使兴趣有明确的动机和目的,从而转化为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内驱力,使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练琴化育是古筝学习最重要的环节。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进行重要的知识讲解、梳理、总结等,但学生如何将这些知识理解、记忆,身体力行,消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构成,则需要大量的练习进行吸收与巩固。这些技能技巧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在古筝的学习和训练中,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要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才能获得感受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如果要使这种能力达到熟练乃至炉火纯青的境界,就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历代古筝演奏家的成功道路,都深刻地印证着。当代青年演奏家程浩茹,五岁习筝,即使天资聪颖,但在这条求学之路上,也历尽千辛万苦。于周望教授入门求学的一年中,多次买站票火车在北京与济南两地穿梭。大年三十,因为练琴任务没有完成,程浩茹曾被取消任何娱乐活动,在母亲的陪伴下练琴,以吃泡面度过了除夕夜……

心理学中,学习、认知、掌握音乐知识的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记忆)、应用(意志)、迁移(通过联想、想象进行转化)五个阶段。

迁移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体现,其中包括联想和想象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联想是在外界事物的感知过程中,以记忆和表象等心理机制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关联性唤醒的心理活动。在古筝学习,尤其在对筝曲的理解与记忆过程中必不可少。我们的传统筝曲,其“单段体”所组成的长串、即兴、无逻辑规律的抒情性乐句、乐段的结构特征,使乐曲在记忆时存在困难,学生在演奏时,可结合乐曲信息,对旋律乐句、乐段,乃至曲式进行分析,结合旋律,建构音乐形式、形象,联想记忆。如《高山流水》,为了加强对乐曲结构内容的记忆,引导学生观察筝曲的演奏技法与音区音色的差异与分布,进行联想:开头筝曲用两个八度的连续大撮描写了高山的巍峨磅礴、连绵不绝;通过高低声部的反复重奏,可以联想到山间回声的虚幻缥缈;后半部分大篇幅上下刮奏滑音,则勾勒出潺潺流水的灵动画面。

想象是在知觉材料基础上,重新组合而创造出的没有经历过的,现实中尚未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事物的心理行为。人类的想象力是在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古筝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生想象的贴合度要求较低。这是与他们年纪较小,缺乏生活经历有关的。教师要通过扩大学生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培养准确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演奏意味深长的筝曲作品来提高想象和乐曲的处理能力。筝曲《倚秋》借助感受到秋风的阵阵袭来所带来秋天的凄凉,抒发自己忧伤的情绪,对比昨日与今夕,表达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作曲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将诗中所写的人生转化成音符,将安然惆怅展现得淋漓尽致。映照诗词,对应“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乐句采用非规整性的长短句结构,带有散板的自由化的节奏,且在节拍的处理上结合4/4拍和4/5拍,演奏时延音音乐处理要富于弹性,体现诗中作者登高望远、气壮如山的情怀。在演奏的过程中,就要先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再进行到音与音连接的转换,将其中的感情通过指尖尽情流露。

音乐的想象和联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想主要是从感知的音响中回忆起有某种关联的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里改造记忆中的音调表象,而创造出新的音乐形象的过程。因此,音乐想象根本意义上是音乐形象新的创造,人们可以凭借想象,感受音乐内涵美,创造更加丰富玄妙、生动自由的音乐形态。

在整个认知活动中,还存在着一种重要的催化剂——情感。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它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反映了情感的内容、强度、延续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性质和情感的发展水平和复杂程度。情感和认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当客观事物被认知接受,才能引起情感,也会反作用于人的认识,推动或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我们的学习进程是否继续,进展快慢,效果好坏……都是各种情感交织的作用。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感受到,更不是任何人都能变现得恰如其分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单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它的感受、理解、表现必须依赖于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学生在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的情况下,教师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完全具象化的与学生分享。就像《云裳诉》的凄惋哀怨,若不能感同身受于唐杨的爱情故事,就算演奏技巧再高超,也无法让音乐深入人心。因此,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准确的音乐情感辨别力和表现力,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逐步提高音乐情感的深刻性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情商,使其准确地、无障碍地进行表达。

六、上升至表演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演奏心理——创造、表现的心理过程

关于古筝演奏学习意识主体性的体现,在演奏的正确意识形成过程中,从感知到思维、意志、情感等反映活动,到内部稳定的音乐概念的形成,都可以依托意识到的形式而产生,作为演奏学习者,意识的主体性,也就是自我意识是绝对不可缺失的。

同样以演奏《倚秋》为例,此时的学生作为演奏者进行“与音乐创作相分离的音乐作品表演,从而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二度创造,或再创造”。在乐曲演奏中,演奏者通过台下长时间的练习掌握演奏技术后,对《倚秋》的学习已经从阅读谱面信息的符号形式转换成熟练认识的音乐符号并通过实践的古筝弹奏活动,以诠释音乐作品内容为目的,从自我出发,经过对作品的认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创作,进入“化身为角色”的境界则上升为表演的层面。在舞台上即兴演奏时,引子里绵延不绝的苦闷,慢板中壮志未酬的孤寂,更或是快板的豁达畅快,这些细腻而长联的感情起伏如何传达给观众,使他们观之若贻,都将通过演奏者的感情体验与演奏经验再创造。

艺术创造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感觉、知觉、认识、审美、立美、想象、情感形式级别依次递进的诸多心理的要素,同时概括了艺术创造的艺术创作感觉的培养,进行艺术创造中的艺术思维实践,在具体作品中创造个性的突显从而达到艺术境界的三个阶段过程。学生通过古筝教学活动的接受学习,付诸实际演奏,再上升为表演的行为过程,即是在对音乐、古筝及演奏的感知、想象及情感的意象思维中完成的。

学生在演奏过程中,首先通过感觉器官对乐器及弹奏进行直接的反映,产生神经冲动,仅传入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便产生视觉、听觉、触觉上的感知,形成初级阶段的认识引起审美反应,通过正确反复性的操作而形成这一链锁感知觉的肯定反映,即表现为立美,而在此过程的发生、发展、变化中,也会因学生的需要、兴趣、注意、动机的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08

[2]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8

[3]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1

[4]李锦云.音乐表演心理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