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传统民乐在发展中遭遇的阻碍因素与对策思考
2016-02-05蔡俊超
蔡俊超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探讨传统民乐在发展中遭遇的阻碍因素与对策思考
蔡俊超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民乐一直以多彩的姿态存在于大众生活之中,然而在时代大发展的今天,传统民乐的发展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不足,其如何去消除影响自身发展的阻碍与拓展发展的空间,就成为所有传统民乐从业人士所探讨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传统民乐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着手探讨,希望能够以自己的一些见解为传统民乐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一些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传统民乐;发展;创新;普及;弘扬
中国传统民乐源远流长,民乐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历经传承、发展、创新、改良,形成了今天风格多种多样、充满民族特色与韵味的音乐艺术形式。现如今,传统民乐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大众日常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之中,加之国家对于音乐文化的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为传统民乐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助力的机遇。但在其发展昌盛的背后,传统民乐的发展虽然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也存在着不少不容乐观之处。与热门的音乐艺术相比较,传统民乐的地位仍较为劣势,无论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师资力量,亦或是未来就业的方向等等,与热门音乐专业相比较都面临着不小的危机。因此,分析当下传统民乐面临的现状及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传统民乐的发展,甚至是令其重现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传统民乐发展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国家与社会对于民乐的发展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不足。作为中国音乐文化艺术的瑰宝与国粹,传统民乐的艺术内涵与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国家与社会整体的支持。一方面是体现在国家政策与财力的支持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社会对其喜爱与重视程度上。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了商品经济社会,传统民乐也面临着市场化的冲击,作为国粹其是否应当市场化暂且不论,但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与支持能够更好地帮助传统民乐从业者去发展、创新、改良传统民乐,进而普及、推广、发展我们的传统民乐。正因如此,在普及教育方面,几乎没有涉及民乐的课程,严重缺乏民乐学习氛围及条件,学生普遍缺乏对民乐的了解;家长为孩子选择乐器学习时,尽管民乐教师收费远远低于西乐教师,但更多的家长还是会选择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还是在演出市场方面,传统民乐演出市场低迷,即使高层次的民乐音乐会也会经常出现观众席坐不满及冷冷清清的状况。
笔者在实践中也时常看到喜欢传统民乐的群体,大多也都是年龄偏大的听众,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传统民乐现如今在普及教育层面上的缺失。当然,除了国家与社会方面的因素之外,作为最具广泛传播渠道的传媒在传统民乐的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意义也是极为有限的。作为大众宣传的窗口,当下往往是传媒收到商业利益的驱使,大众传媒关注的却是流行化的音乐文化,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艺术形式充斥着媒体,为了商业利益的目的进而摒弃了传播、弘扬传统民乐的责任。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媒体的责任,传统民乐缺乏商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媒体不关注、不重视,同时也体现出当下我们传统民乐在大众之间的喜爱程度也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民乐的社会地位、知名度、价值魅力、潜力和实用性也就很难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和接受,也必然造成民乐目前的这种尴尬境地。另外,作为民乐专业人士,也没能很好地利用媒体,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也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客观影响与阻碍传统民乐发展的因素之外,传统民乐主观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限制器发展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要集中在乐器制作、作品创作、表演创新等方面。首先,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说,喜欢传统民乐的大众群体所耳熟能详的民乐作品多是前辈艺术家们呕心沥血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民乐作品创作虽然不断涌现,但能够广泛传播且得到大众群体喜爱的优秀作品却少之又少。在笔者看来,作品是推动传统民乐发展的源泉,优秀的作品不仅能够让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也能够更加广泛迅速的传播传统民乐。同理,在当下的传统民乐演出市场中,因为作品的滞后也使得演出的形式与审美习惯脱离了现代大众群体的审美情趣,而优秀的传统民乐作品也多是以往千篇一律的,即使再喜欢也会听腻,更得到不到当下年轻一代喜爱,毕竟他们才是传统民乐传承与发展的主力。也正因如此,当下传统民乐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要求作曲家、演奏家、甚至是院校团体,能够结合时代创作、演绎更多新的、优秀的民乐作品,或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全力展现民乐的魅力,进而更好地广泛传播民乐文化。否则的话,我们的传统民乐仍只是局限在专业的音乐厅中与专业人士之间,不仅缺乏互动的听众,且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更加不利于传统民乐的发展。
针对这些传统民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作曲家、演奏家、大众群体共同努力一一解决。首先,国家需要加大对于传统民乐的保护措施与投入力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传统民乐发展的地位,同时更能够刺激民乐发展的市场,让更多的专业从业者提升文化的自信心与荣誉感,进而循序渐进地使得传统民乐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之中。同时,国家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与社会的角度号召媒体加大对于传统民乐的宣传力度与范围,通过传统民乐优秀的文化魅力去培养与建设助力其发展的市场,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发展的空间。此外,国家更应当从教育的层面提升传统民乐的教学地位,鼓励传统民乐教学与学习范围的拓展与深化,进而改变当下传统民乐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而从传统民乐专业自身来说,其也应当创作大量的优秀新作品,改变当下民乐演出的传统形式,用优秀的作品加上符合时代审美的表演重新赢得大众群体的喜爱。同时,在传统民族乐器制作上,也要加强乐器制作技术的革新,不断改良、发展、完善制作工艺,加强演奏家与制作家之间的合作,共同发展民族乐器制作技术,为传统民乐的发展提供乐器完善的基础。
总而言之,时代在发展,大众对于传统民乐的审美与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自然也就对传统民乐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核心,传统民乐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创新与发展,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保证传统民乐的健康发展。因为其不仅关系到我们中国大众自身的审美价值与审美标准,更关系到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因此传统民乐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其能够更好地发展、创新、延续,才能够更好地令中国传统文化以鲜活的生命力呈现在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