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新闻变革
2016-02-05赵华
赵 华
技术引领新闻变革
赵华
一、无人机新闻开“天眼”
1916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在美国试飞。不到100年,用于练习靶机、侦察、袭击、通讯中继等军事用途的无人机技术发展成熟,并在民用领域得以推广。数千元的价格、操作简便再加上比肩航拍的视觉效果,使之逐渐成为新闻媒体的标配。
无人机新闻更加视觉化。比起直升机全套设备的航拍,无人机更快速简单直接,通过数字化图片和视频传输信息。
无人机新闻拉伸空间纵深感。大量俯拍弥补了传统新闻以仰拍平视为主的主观角度,记录更加客观。无人机新闻的俯拍常常配合广角镜头,让信息量变大,画面冲击感强,更有利于清晰交代新闻主体所处的广阔环境,再现壮观场面。比如《新闻联播》2016年春天推出的瞰春系列报道,以大量无人机俯拍画面展现各地春意盎然的景象,前所未有的拍摄角度让画面饱满张力十足,展现出无人机新闻尤其适合报道大场面大活动大事件的特征。
无人机新闻具备长镜头纪实性。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发生大爆炸,奔赴现场的记者们几乎都随身携带了无人机。《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等媒体都采用了无人机鸟瞰画面,画面上多处明火燃烧,浓烟滚滚一片狼藉,带来了巨大的视觉震撼效果。这种记录直接生动,比传统拍摄更加原始,不带有任何情绪,保证了空间完整以及新闻的真实模样,满足了观众“恍如亲临”的需求。
尽管无人机还存在监管漏洞、续航时间不长、画面抖动等问题,但无人机新闻时代已经来临,无人机拍摄被广泛应用在各类新闻、专题、记者无法接近的危险区域或者难以进入的区域中,以其短平快的特征及高空俯瞰的视角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二、新闻机器人“抢饭碗”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巨人”计算机诞生于二战期间的英国,用于帮助英军破译德军密码。自那时起,人工智能就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军事战略领域,到如今没有人工智能的战争已经无法想象。2016年3月,AlphaGo以一场围棋人机对决的胜利向世人宣告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新闻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悄然改变着传统新闻的格局,精准而高产的新闻机器人出现了。新闻机器人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程序抓取相应数据信息,自动生成新闻文本,目前已经在欧美的主流媒体(如美联社、Yahoo等)的财经、体育、天气类新闻报道中得到应用。在国内,新华社推出“快笔小新”,澎湃为写作机器人设计图片识别系统,腾讯也开始试水新闻机器人。2016年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预测,未来几年,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国内各新闻媒体机构普遍应用。这不禁让人想到工业时代大量机器代替简单劳动工人的画面。但显然,新闻机器人的存在并不会抢走所有记者的饭碗。
新闻机器人精准高产,其数据处理和写作速度都是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2014年3月,《洛杉矶时报》在地震后3分钟内即发出了地震的消息。这在传统新闻中是不可思议的速度,就算地震发生的同时开始写新闻也不可能在3分钟内完成报道,更何况地震发生时,人首先想到的是逃命。在财经和体育领域,新闻机器人也大显身手。美联社称,记者们每个季度能够产生300份企业财报,而使用机器人以后,美联社能在同周期里产生4400份企业财报。财报类的新闻一般是基于企业内部财报而撰写的,但企业财报的数据实在是太多了。这个工作人类可以胜任,但是工作量太大了。
新闻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真实、客观、中立的报道。人类是无法避免错误和偏见的,记者也是人,难以避免来自社会的多方影响,使新闻报道失去客观性。机器人是机器,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持新闻的精确和客观。
新闻机器人简化了生产流程。传统新闻生产的采、写、编、播的环节在新闻机器人面前简化成信息抓取和文本生成两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升,把记者从事务性报道的重复简单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并避免了报错和漏报事故发生。解放出来的记者可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撰写深度报道和评论。
可以想见,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将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一定会让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机器人新闻还可以用于对用户阅读习惯分析,生产定制化新闻产品。新闻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传媒业,“必将带动新闻业的职能分工和生产流程——乃至新闻的本体和属性——的全方位变革”。[1]
三、VR+新闻——沉浸式新闻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意思就是虚拟现实,最早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重点用于军事仿真模拟场景,让军事训练达到实战效果,并尽可能让士兵避免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伤害。近年来,这项技术开始被广泛用于游戏、体育、现场音乐会等,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VR在新闻领域里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应用于VR技术的新闻一般认为是用360度全景摄像机与其他辅助设备共同记录新闻现场,经过处理后呈现在虚拟的头戴式设备上,让戴上设备的受众如临其境。比如《人民日报》2015年制作的“9·3”阅兵的VR全景视频,财新网2015年制作的《山村里的幼儿园》等等。比这更进一步的VR+新闻就是沉浸式新闻,即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时间或情况的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德拉佩纳,2010)。沉浸式新闻最主要的目的是让观众化身为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创建于2007年的Emblematic Group公司在2015年制作了一段关于2012年2月2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枪击案的故事,17岁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马丁(Trayvon Martin)被28岁的白人乔治·齐默曼(George Zimmerman)枪击身亡的沉浸式报道,重现现场的全方位感受让人深刻体验到揪心和沉痛。沉浸式报道与传统新闻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现场”。沉浸式新闻中的观众只是一个在场者的数字化身,没有能力改变虚拟现实事件的走向,一方面确保了新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受众的无力感,启发思考。
沉浸式新闻的拍摄手法和制作过程也与以往不同,有些类似游戏制作:前期尽可能全面细致地采集现场新闻素材,包括真实场景、当时记录下来的声音、图片、出现在场景中的人等等,然后建模或者进行动态捕捉创造出准确的数字化身;后期采用类似游戏引擎来构建一个虚拟环境描述新闻事件,塑造人物,创造出强烈在场性、真实性和冲击感的空间叙事现场;最终通过VR头戴式设备及体感运动追踪等设备呈现出来。
可以预见,沉浸式报道的走向将是360度真实场景加新闻现场人物和电脑画面结合,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叙事和交互的内容。虽然尚不成熟,但VR+新闻是一针强心针,弥补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媒体转型焦虑,带来创新的突破口和动力,也带来了新思维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注释:
[1]史安斌,龙亦凡.新闻机器人的溯源、现状与前景.青年记者,2016(7月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宣传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