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机制改革的探索
2016-02-05潘伟军潘法元遂昌县水利局浙江遂昌323300
潘伟军,程 颖,潘法元(遂昌县水利局,浙江 遂昌 323300)
遂昌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机制改革的探索
潘伟军,程 颖,潘法元
(遂昌县水利局,浙江 遂昌 323300)
2015年遂昌县列入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国家试点县。试点期间,遂昌县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一体化”机制,在加速项目建设进度、激发农民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总结遂昌县实践取得的经验,主要包括减政放权精简流程、放开准入条件、购买社会服务、明晰产权等,以此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健康运行。
遂昌县;水利工程;建管机制
1 问题的提出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全县总面积2 539 km2,下辖7镇11乡和2个街道,共203个行政村,总人口23.2万。近年来,遂昌县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修复和整治了一大批的山塘水库、堰坝渠道、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山区的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基础支撑和服务保障。大建设、大投入的背后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规模小,存在着产权不明晰、建设程序繁杂、施工管理力量不足、管护责任难落实、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切合农村实际的建管机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15年列入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国家试点县后,遂昌县紧紧围绕“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改革目标,以“建管一体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建管机制,经过1 a多的探索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改革成效。
2 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建管一体化模式,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公开公示制度,明晰和移交工程产权,探索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建立政府绩效考核为基本依据的奖惩办法等6项试点工作,形成一批以山塘工程、灌区渠道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代表的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示范工程;并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该县农田水利发展的建设、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全省全面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典型范例。
3 主要做法
3.1 减政放权,精简流程重效率
明确符合相关规定的项目由项目业主上报材料后,只要经属地乡镇(街道)初审,再经水利部门审核,就可以下达计划实施。改变了以往水利项目都是由水利部门大包大揽,乡镇和村级组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项目申报到真正落地实施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的现状。“建管一体化”模式下,大大减少了以往的审批程序,缩短了招标投标等一系列流程所需的时间,为项目尽快落地提供了条件。
3.2 放开限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明确无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其他新型主体都可以作为项目申报主体,承建项目,并对项目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政策处理以及资金筹措使用和投资效益全面负责。改变了以往水利工程仅限于有相关资质的水利公司承建,小农水项目点多面广,管理难、利润低、效益差,优质企业、外地企业往往没有兴趣,挂靠、层层转包等现象普遍存在,最后实施工程的是当地村两委或者是小包工头的现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也使原来的“水下”实际承建人“浮出”水面,杜绝了中间转包、个人挂靠等不良现象,减少了招标投标费用、施工企业管理费以及转包环节发生的隐性“成本”等。
3.3 多措并举,工程质量有保障
一是对主要材料严格规定:所采用的主管道(干、支管)必须符合浙江省水利厅推广目录中确定或县水利部门在类似工程招标中标的品牌,并通过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二是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加强监管:在堰坝、蓄水池等重要分部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主动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三是强化技术服务:县水利部门会同县发改委、财政部门、乡镇(街道)加强对建管一体化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督促项目业主履行职责,强化质量、安全、资金管理。
3.4 严格验收,购买服务提效率
规定项目要通过乡镇(街道)和当地水利站的初验和县水利部门组织的县级复验后,才能获得资金补助,项目实施面积将由县水利部门委托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实地测量。改变了以往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不了了之的问题,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专业性,水利部门可以抽出更多精力放在施工质量的监管和提供技术服务上。
3.5 准入退出,资金使用降风险
规定项目经水利部门验收后才能获得补助资金,对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地点、实施内容及未按计划按期完成的,将取消建设计划,自行承担损失。改变了以往计划下达就无法取消的情况,减少了因无法实施造成的前期投入损失,将风险移交给项目业主,促使项目业主更加重视工期和质量。
3.6 明晰产权,责任主体再明确
明确项目验收合格后,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属当地村民委员会,其他归项目业主。整体资产经营权归项目业主,并由项目业主作为管护主体负责管理维护。改变了以往小农水项目产权归属不明,建后无人管理,难以发挥长效的状况。当地村委会和项目业主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防洪排涝社会(公共)效益的前提下,对有所有权的小农水项目进行市场化运作,取得收益。同时也承担起项目的建后管理任务,确保工程可用、能用,切实发挥效益。
3.7 巧用“微信群”,助力工程监管
建立微信群,将水利局班子成员、水利干部职工、各水管站职工全部纳入“微信群”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由水利局一线指导服务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以及镇街村干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实时报送水利工程政策处理、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及推进工作动态等,并及时反映工程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难题。一旦发现问题,直接在群里晒出,相关科室马上跟进,解决处理好。有效推进了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切实强化了工程质量的监管。
4 取得初步成效
4.1 减化了审批程序,加速了项目建设进度
遂昌县目前已经采用“建管一体化”模式实施了第5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中的喷微灌项目、双百万项目等25个项目,完成喷灌面积366.67多公顷(5 500多亩),完成投资1 000余万元。从项目申报到实施平均只需15 d,缩短项目前期审批时间效果显著。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招标投标中层层转包、挂靠以及流标等现象。如遂昌县桃溪红精品水果园喷微灌项目,由项目业主实施,基地内主要种植桑树、桃树、猕猴桃、葡萄等13.33多公顷(200余亩)水果,从项目申报到最后完工只花了5个月时间,及时赶在旱季之前完工,对于水果园当年的增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4.2 激发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的积极性
目前已有多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小农水项目建设,随着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将有越来越多的各类主体参与。“一体化建管”模式下农民真正参与了小农水项目的建管,激发了兴修水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涉及到政策处理时能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实现了农民由被动修水利向主动建水利的大转变。如种植8.00多公顷(120多亩)茶叶的遂昌县云峰街道银都村茶叶喷灌工程就由当地一家家庭农场承包实施,种植24.00 hm2(360亩)金钱柳的遂昌县王村口镇官塘村中草药滴灌工程由当地一个专业合作社实施,遂昌县已经采用“一体化”实施的项目中大部分都是由家庭农场、合作社组织实施,过程都较为顺利。
4.3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项目业主的责任心
目前采用一体化实施的25个项目均已按期完成,部分已通过验收,减少了因政策处理或施工单位组织不力等原因造成的延期,也降低了因工程无法实施造成的政府前期资金投入的风险。25个项目共计完成投资1 000余万元,按照“一体化”模式补助标准,将补助800余万元,这些钱需要在项目经过专业机构测量,并通过验收之后才发给施工方,确保实实在在花在项目上,政府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5 结 语
“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项目完成后由项目业主作为管护主体负责管理维护,目前完成实施的25个项目均由项目业主自行承担建后管护任务,确保工程切实发挥效益,降低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家庭农产、合作社的生存、成长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锻炼了他们的管理能力,为以后推广“一体化”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 郎忘忧)
S27
B
1008 - 701X(2016)06 - 0041 - 02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6.06.013
2016-07-08
潘伟军(1971 - ),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E-mail: 537259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