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当中的应用分析
2016-02-05袁耀锋
袁耀锋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当中的应用分析
袁耀锋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机械教学要求的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满足当前形势下的教学需求。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持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概念,对其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产学研一体化;机械教学;应用
0 引言
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带动了生产的机械化,大量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专业的机械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相比较而言,机械教学的实践性极强,要求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这样的需求下,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逐渐成为当前机械教学的主流。
1 产学研一体化概述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实现科研、学习、生产和销售等的相互融合,依照“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产业为方向、以科研为纽带,以教学为基础,在相应的产业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强化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逐步形成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2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2.1意义
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实践能力:机械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投入到生产中,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对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企业和工厂中,进行实践学习,有效弥补了校内教育的不足,对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局面进行改善,学生能够通过切身实践,了解工程的生产特点以及客观需求,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1]。
(2)提升科研水平: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的相互合作,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通常来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多是通过代岗或者实习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深入到实际操作环节,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强化科研工作,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人才。
(3)培养专业人才: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高校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社会对于机械相关专业人才的真实需求,从而针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强化教学效果。同时,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规范自身行为。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充分满足机械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同时具备稳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积累。可以说,在机械教学中应用产学研一体化,能够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2.2注意事项
(1)注重能力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机械教学中,同样应该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一线工作中去,不能因为资历问题而轻视学生,应该给予其足够的锻炼机会。同时,应该设置现场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现实际的生产过程,从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认真观察辅导教师的动作,在自身操作中进行实践和思考,不断提升综合素养[2]。
(2)确保通力合作:校企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加强对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确保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共同发展。一方面,高校应该做好理论知识的教育,确保学生的理论成绩达到了合格标准,具备了参加实习的资格;另一方面,实习单位应该做好实习生的安排,尽可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生产一线的工作,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机械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并及时将需求信息反馈给高校,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3)树立良好形象: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于社会大众的认知中,高校与企业在培养学生的问题上是一致的,双方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够为后续的招生以及招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师资力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对于企业,应该做好自身形象的宣传,通过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完善硬件设施: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许多学生虽然经过了实践培训,但是在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初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没有接触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对此,高校应该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使得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实际设备,这些设备可能落后于时代发展,但是却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使得其在进入到实习单位后,可以尽快进入状态[3]。
3 结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机械教学要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应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可靠的机械人才。
[1] 刘东利.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J].电子制作,2014,(18):123.
[2] 黄龙明.论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当中的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71.
[3] 郭渭萍.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45~46.
TH-4;G712
A
1671-0711(2016)09(上)-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