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2016-02-05申屠献忠
申屠献忠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浅谈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申屠献忠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随着各种材料质量检测更加严格,需要各种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更加系统化和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库技术,受到了各大企业的青睐,实践证明,信息化管理已成为21世纪质量检测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
信息化管理;质量检测;系统应用
0 引言
工程质量的检测由于直接触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一直是受关注的话题,各种质量检测机构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通过对水电、金属等材料的检测,向社会提供科学而精确的质量数据,以此展现全面的数据监控。而现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已成为未来主流管理模式的研发趋势。
1 信息化管理
(1)信息化管理的含义。信息化管理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物,目前已被大量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培养和发展新时代最关注的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兴生产力,并通过专业人员的特殊信息处理,使之能够为企业与社会在信息获取以及传递处理方面能够提供更加高水平的援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不断为企业提供信息资源和潜在的客户。同时增加产品销量,减少企业库存。产生一个能够与现代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是一个可以给社会广大群众带来福利的信息化生产力。同时这种信息化生产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应变能力以及生产效能和质量。在企业的决策系统上也有着极大的注意。
(2)信息化管理的作用。首先,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快企业在短期内达到企业原先所制定的目标。在运用信息化管理以前,企业的质量检测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人为操作记忆,不仅统计过程繁琐,在多阶层工作的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出现错误和纰漏。而这种错误往往会拖慢企业预期达到企业计划的时间,在严重时也会危害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分析为达到经营目的所需要花的投入资金和时间的最佳配比,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企业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信息化管理也是一种手段,通过一系列运营经验和业务流程,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加凸显,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信息技术和质量检测相互融合创新。信息化管理虽然主要靠信息化技术来设计运用,但是不能够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管理逻辑,而是要将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传统技术进行相互融合,将可能产生碰撞的传统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来进行组合创新,企业管理者需要站立在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对过去企业文化理念和管理制度做一个汇总,总结出适合自身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案,从而实现通过信息化管理将企业经营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最后,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管理以及质量检测达到一个动态的过程,使企业的质量检测更加完整精确。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中全面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企业不断地提高改善,才能最终实现信息管理的全面化。作为一个基本依靠智能化工作的系统,信息化管理在软件的应用上要求是非常高的。管理系统的整个从选购到应用的过程都是动态的,而这种动态过程是和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质量检测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 信息化管理在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质量检测机构相比较与其他企业系统机构来说,由于其需要的高度精确性和复杂性,更加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面有效地运用。而目前我国在质量检测机构中对信息化管理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下文就来具体分析信息化管理在一些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1)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无损检测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检测方式,主要是指在损坏或者是影响到被检测对象相关的使用性能和体验方式的情况下,利用被检测对象内部结构对光、热、声等的敏感性等变化,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作为手段,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对试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测过程,主要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红外线检测等多种方式,其在检测领域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而信息化管理通过全面的管理可以使无损检测在全面性的把控上确保精确性。与此同时,信息化管理与无损检测相融合,可以使无损检测具有更好的全程性,使无损检测的过程不仅可以对工件制造过程中进行全方面检测,还可以对正在服役中的工件进行检测。
(2)对质量体系认证的帮助。质量体系认证由权威公正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并且通过国家管理机构认可并授权的认证机构派出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来对申请方的质量体系进行全方面的质量检测后颁布合格证书并且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认证阶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证的申请和评定阶段,二是获取认证资格地企业质量体系的日常监督管理阶段,在认证有效期内符合质量体系的企业单位就可以获取许可证书。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在认证阶段内对相关企业提供精准的管理过程,以方便检测机构获取相关的企业数据和质量数据,来保证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最终可以有效地帮助相关检测机构对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考察与评价。
(3)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材料检测是我国目前检测最为频繁的一个检测方面。材料检测主要通过对原材料的成分进行取样抽查,做出相关的分析、测量和环境模拟测试等程序,对检测材料受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危险性做一个全方面的分析过程。然而传统的材料检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数据处理过程中,同一组试件中的数据结构离散性通常较大,在对待数据的加减修约中人为因素会产生干扰,而信息化管理的引入可以确保数据在真实性上得到保证。同时,材料检测在进场出场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质量控制上的检测。而信息化管理由于其全面性和统一性,因此在相关试件检测过程中也可以在质量控制方面保证信息的快速流通,避免在材料检测过程中造成信息上的堵塞导致检测效率的下降。因此信息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材料检测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样一来,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使用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推广。
(4)在金属检测上的应用。在我国目前的质量检测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在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由于在材料构成中,各种机械设备当中百分之九十的材料都是由金属构成的,如果在金属检测过程中发生错误很有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重大的损失。在以往的金属检测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占重比较多,因此对于金属流程质量的把控造成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在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以后,由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对于金属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而在金属检测实际过程当中,力学性能与金相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金相检测主要确定内部的组织结构,而力学性能则是在外加荷载的作用下对于物体表现出来的形变、损伤等做一个性能上的实验过程。而信息化管理可以在数据的处理上极大地提高金属检测的效率。
3 结语
信息化管理技术已成为新世纪质量检测机构的主流发展方向,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发展期,相关的机械企业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聘请信息化管理专家来定期开展信息化管理人才培训活动,了解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做一个规范的统筹规划过程,以确保企业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竞争力。也为未来我国检测行业适应将来的国际形式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以及有效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准备。
[1] 吕建中.信息化管理资料分析[J].利水电信息,2011,(4).
[2] 廖文来.关于检测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运用报告[R].广州:科学研究院,2012.
TU712 .3
A
1671-0711(2016)09(上)-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