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提琴音色的技术要素
2016-02-05朱淑莹
朱淑莹
(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浅析大提琴音色的技术要素
朱淑莹
(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大提琴的演奏音乐中,其所产生的声音作为音乐的基本素材,其音质的优劣,音色的多变与否直接影响着音乐的形象和感染力。因而,合理优美的发音是大提琴演奏中最重要的技巧课题。要获得良好的发音不仅需要正确娴熟的技术作后盾,还必须要有练就高超技术所必需的良好的生理状态和心理准备相配合。
【关键词】大提琴;音色;技术
在交响乐中大提琴所代表的音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它也是中乐团的“特邀嘉宾”。作为中乐团的低音声部,大提琴以其独有的音色与中国器乐尤为和谐,一直以来都将大提琴作为中乐团的低音声部而沿用至今。
一、大提琴的发展历程
300年前的小提琴与现在并无太大差别,但大提琴却经过几个变革时期。16世纪末,由“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有把琴放在地板上夹在两腿间演奏的方式;也有把琴靠在身上演奏;还有把大提琴呈水平式放在器具上进行演奏的方式。早期大提琴的体型普遍较大,有些高度达80厘米。直到17世纪,制琴大师斯特拉瓦蒂里将大提琴的长度定为75厘米的标准,并沿用至今。在早期的大提琴的创作中,多以独奏的形式出现,并且有不少大提琴家创作,如维瓦尔第、塔尔蒂尼等,后期随着大提琴取得流行,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加入,大量的提琴协奏曲被作曲家创作出来,比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使的大提琴曲得到了快速的传播发展。
二、大提琴的演奏方法
大提琴的演奏方法与小提琴有类似之处,因为他们都有四根弦和四个八度的音域,乐谱通常使用低音,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有时也用高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 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既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三、影响大提琴音色的技术因素
优质大提琴是制琴师学识和经验的结晶。一把优质的大提琴不仅要选材优良、工艺精湛,而且在音质音色的感觉方面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演奏技术,并且良好的演奏技术在提高灵敏度、力度、厚度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提高弓速,增强灵敏度
灵敏度可以使演奏的节奏更加清晰,更能让听众感受到琴音的无限魅力,所以,在制作琴弦时,都应该考虑到灵敏度的问题,从而使大提琴的音质更加明确,更富有灵性,只要演奏者轻轻拨动琴弦,就能迅速发出悦耳琴音,达到演奏者动作与乐声的同步,保证大提琴的灵敏性才能与声震、呵气即可产生共振、共鸣的演奏效果,这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成熟的演奏能力,还要对弓速具有良好的掌控能力,不断加强与琴身的融合能力,达到人与琴相融合的境界。在灵敏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使得大提琴的音色更加清晰、节奏更加明快。灵敏度有时乐曲演奏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可以带动大提琴的弦与音之间的直接连接,并根据具体弓速的变化调整音色的变化,在琴音的各节点中,达到音色与弓速的和谐统一。
(二)提高弓压,增强力度
力度是在音色的不断变化中,逐渐加强琴音的一种方式,在弓压的不断增强中,一个大提琴的音色力度可以提高演奏者的情绪感染力,给在场的欣赏者提供更多的心灵冲击,增强演奏乐曲的底蕴和内涵,在力度逐渐增强的过程中,音色逐渐变得细腻、清晰和集中,现场的听众可以明显感觉到琴音的较大感染力和承受力,快速提高弓压的同时,可以使每个音都能立得住、分得清、交代得明白。同样良好的弓压控制力可以保证音色的穿透力,丰富音色的单调性,由于优良的大提琴来说,用良好的弓压控制的琴音可以促进琴音音色的升华,沉淀更多的韵味,快时的力度如山涧流淌不已的溪水,慢的力度如春天般的细雨,柔软缠绵,给人深刻的亲切感,让人回味无穷,留恋不已,在行云流水般的弓压力度掌握后,才能准确对音色进行定义,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听觉享受。
(三)选择合适的触弦点,改变音色的厚薄
良好的触弦点控制,可以控制好音色厚薄的产生,这是很多演奏家最具特色的一个演奏,它体现了一种触弦点的合理控制,可以对音色厚薄进行有效掌握,在音色的厚薄中,厚的音色彰显出曲子的圆润饱满、浑厚有力,富有魅力,而音色的薄,则彰显了曲子潺潺溪水、细细微风的感觉,富有情趣。在演奏大提琴手时,选择合适的触控点,可以有条不紊的控制音色的厚薄,既具有浑厚饱满的魅力,又有细细流水般的韵味,内敛、豁达、含蓄、委婉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触弦点的选择而改变音色的厚薄获得,这样在选择了合适的触弦点之后的曲子演奏,才能体现大提琴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更能彰显大提琴曲的独特内涵和情趣,使曲子的音色灵活多变,丰富更具有深远意境,更具有强烈的感染能力。在选择合适的触弦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决定,在音色的表现上,具体的曲子会有所不同,因此所产生的音色的厚薄上也有不同,这在曲子的演奏中必须注意的一点。
总而言之,在大提琴的演奏中,优质的大提琴音色对于演奏者来说非常重要,这主要取决于弓速对灵敏度、弓压对力度和合适的触弦点对音色的厚薄程度产生的影响,丰富音色表现内涵决定着演奏大提琴水平的好坏,因此对音色的掌握是演奏家必备的演奏技能之一。
四、结束语
在大提琴所表现的情感和所述说的故事里,所以怎样获得大提琴的良好音色在所有的演奏问题中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提琴在演奏过程中技术要素对良好音色的影响,在了解各个演奏技能后,充分熟练掌握、运用演奏技巧,提高大提琴的演奏技术,才能演奏出满足需要的音色。
参考文献
[1]王瑞.浅谈大提琴音色的技术要素[J].北方音乐,2012:82-83.
[2]宁汉桥.试论大提琴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J].才智,2011(12):56-57.
[3]霍日星.论小提琴音色及应用[J].大众文艺,2010(0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