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科技承载未来之路

2016-02-05

卫星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东方红通信卫星北斗

航天科技承载未来之路

编者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介绍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成员单位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履职情况,时间范围是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本刊摘编如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由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研究院)、11家专业公司和若干直属单位组成,控股11家上市公司。截至2015年底,资产总额3571.8亿元,从业人员17.53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4名,国家级专家101名。

构建更完备的空间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了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在轨航天器的数量和性能不断提升,形成了包括通信广播卫星系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在内的完整、连续、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通信广播卫星系统

2015年,航天科技集团共发射5颗通信卫星,分别是中星1C、2C卫星,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亚太九号通信卫星以及通信技术试验卫星1号。在研的东方红五号平台、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东方红四号S平台、全电推平台这“四朵金花”正逐步推向市场,我国的通信卫星在国际市场上正发生着“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东方红四号S平台首飞——角色转变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东方红四号S平台的首飞。东方红四号S 平台在系统容量、功率和寿命等能力及技术水平上,均大大优于东方红三号平台,能够填补东方红三号和东方红四号系列卫星之间的能力缝隙。作为成熟、稳定的中型通信卫星平台,该平台的应用前景非常可期。

全电推进平台关键技术获突破——角色转变的催化剂

随着世界第一颗全电推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我国全电推进卫星试验星也具备推向市场的条件。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完成了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方案的详细设计,大功率长寿命多模式电推力器。2015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与意大利奥塔公司(ALTA)共同成立了国内首家电推进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卫星研制,平台先行——角色转变的杀手锏

2015年,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正式获得国防科工局和财政部的立项批复,标志着东方红五号平台的开发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东方红五号通用平台的开发引领了飞行器研制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带动了我国大型卫星通用平台升级换代和能力跨越提升,促进元器件、原材料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支撑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军事航天装备发展,形成了国际商业卫星的竞争优势,可全面满足2030年前军、民、商用卫星的需求,填补东方红系列大型卫星平台型谱的空白。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是体现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卫星导航技术,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2015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分别于3、7月和9月将4颗新一代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卫星发射升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着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新一代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卫星发射升空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预计,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对地观测卫星系统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设完成较为完善的对地观测体系,环境、海洋、资源和气象等遥感卫星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将加快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完善天空地一体化遥感应用服务体系,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分家族:2015年,高分专项中的高分八号、九号、四号卫星相继成功发射。高分专项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提供信息保障。其中,高分四号是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开辟了我国高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的新领域。

风云家族: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气象卫星的代名词,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77年。在国际气象卫星的舞台上,如果说我国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还处于“跟跑”阶段,那么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则让我国气象卫星牢牢占据了“领跑”的位置。

海洋卫星家族:海洋卫星家族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发展轨迹按照海洋水色环境(海洋一号,HY-1)卫星、海洋动力环境(海洋二号,HY-2)卫星发展,使我国的海洋系列卫星达到业务化、长寿命、不间断稳定运行。同时,建立了海上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场、极地遥感接收系统,健全了与完善北京、三亚、牡丹江、杭州地面接收站,并最终实现以自主海洋卫星为主导的海洋立体观测系统。

负责任地对待国际市场客户,实现重大国际化项目顺利履约

自1990年4月7日中国航天实现首次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以来,航天外交已成为中国高科技“走出去”的一个标签,成为我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5年全年,集团公司成功签署西班牙3CAT-2小卫星和三颗NEWSAT小卫星搭载发射合同,签署亚太6C卫星合同并生效;签署苏丹遥感卫星和地面土建项目以及巴基斯坦遥感卫星系统合同,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科技成果。

同时,我们成功发射老挝一号、亚太九号通信卫星,并且顺利研制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展示中国航天履约能力。

老挝一号通信卫星

2015年11月,我们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里互致贺电。老挝一号通信卫星作为集团公司向国外用户出口的第六颗国产通信卫星,也是我国向东盟国家和地区出口的首颗卫星,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亚太九号通信卫星

2016年10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亚太九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亚太九号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广播和通信服务,它是集团公司首次向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提供通信卫星在轨交付服务,是中国航天“走出去”的一次重大胜利。

亚太九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亚太6C卫星合同的签署,进一步打开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的大门,提升我国通信卫星出口的竞争力,增加我国通信卫星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用实力筑就国家安全基石

多型装备参加9·3阅兵,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建设实现新飞跃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中国首次抗战胜利日大阅兵拉开帷幕。我们研制生产的10余种型号武器装备在阅兵式上震撼亮相,以威武的阵容接受了祖国和人民检阅。其中,东风26导弹、东风31A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东风15B导弹、舰空导弹、无人机等型号备受关注,东风5B分导式多弹头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亮相。

用空间设施提升民众生活品质

随着空间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卫星应用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导航、遥感、通信等传统卫星应用充分发挥天地一体化技术优势,提升空间信息的应用能力,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快速地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卫星通信——让天地成功连线

2015年,我们累计提供临时通信服务80348兆时,圆满地完成了以下任务:

◆ 圆满完成了“两会”、“两节”等重要时期和重点时段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

◆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 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数字化模拟事故应急处置卫星传输保障任务;

◆ 为“东方之星”沉船搜救、尼泊尔地震抢险救灾、南海东海等重大军演提供了临时传输保障;

◆ 为中国驻非洲6个国家维和部队近2000名官兵开通了16套国内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服务,解决了维和部队的收视难题。

卫星遥感——让天眼成为现实

◆在2015年9月10日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集团公司所属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制作的巨幅天基丝绸之路卫星影像地图首次公开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这幅卫星影像地图长11m,宽3m,主要利用高分一号卫星16m分辨率数据制作而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中国西安、兰州、银川以及伊朗德黑兰、约旦安曼等主要城市的卫星影像均在地图中清晰呈现,直观展现了中国遥感卫星及卫星应用技术成果。

◆ 目前,我国已有河北、新疆、湖南等16个省级行政区域建立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地方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提供服务支撑。高分卫星数据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主要用户部门应用成果显著,并逐步替代国外同类数据;在突发自然灾害救助、雾霾问题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针对此次盛事,集团公司综合调度在轨卫星,9月1日至3日连续三天持续观测首都北京天安门附近区域,共计安排5次高分辨率卫星成像。在阅兵当日,高分二号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及实践九号卫星实现三星联合、密集观测,捕捉到了阅兵现场精彩瞬间。

卫星导航——让定位授时分毫不差

在此次9·3阅兵训练中,首次引入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测量技术,配合北斗自动授时系统、电子沙盘和阅兵模拟仿真系统等的使用,每辆参阅车辆在行进过程中都会在指挥系统中生成一道线条。

将这道线条与标准路线进行比对,就能得出各项指标。除了“骑线”,“北斗”还能对“等速”“卡距”“标齐”等进行考察,由卫星打出的“分数”极具说服力。

赈灾救危,不分国界

◆ 多卫星观测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紧急响应,支援抢险救援工作。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气象卫星也在应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前后卫星影像。

◆ 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东方之星”紧急救援工作

2015年6月1日晚上9点28分左右,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湖北监利段翻沉。事故发生后,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临时应急保障预案,调度优质卫星资源,连夜为湖北广播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开通了中星6A卫星通信“绿色通道”,全力确保应急通信顺畅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力保搜救现场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顺利进行。

▲ “东方之星”现场救援图

◆ 国际救援,航天科技在行动

2015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功执行了5次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CHARTER)紧急事务官(ECO)的国际值班工作。在总共35天/840个小时的值班工作中,中国航天及时处理了2015年1月马拉维雷电风暴、2015年11月也门海洋风暴、巴西大坝决堤和伊拉克洪水。2015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共计响应10次CHARTER灾害请求(见表1),通过CHARTER机制向受灾地区提供了卫星数据,为世界范围的重大灾害监测做出了贡献。

◆ 集团公司快速支援尼泊尔8.1级地震救援工作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造成严重伤亡。随后,我国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5.9级地震,聂拉木县发生5.3级地震。集团公司及时响应,全力以赴支援抗震救灾活动。

尼泊尔地震当天,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和CHARTER机制,紧急调度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和实践九号A等多颗陆地观测卫星,编制出应急观测计划,对重点区域进行观测。同时,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及时开通数据应急共享通道,第一时间将震区历史存档的高分辨率数据共享,并根据受灾区域信息随时增加历史数据,共享高分辨率历史数据23景。这些数据已提供给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中国气象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的10余家单位。

地震发生后,集团公司所属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协调优质卫星资源,开展中国移动西藏超级基站通信保障工作和应急通信车保障工作。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鑫诺公司第一时间派遣工作人员携带卫星通信设备赶赴西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表1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的CHARTER灾害监测情况

展望

2016年,是集团公司“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集团公司将加快实施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将做好改革发展、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各方面工作,围绕“建成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推动航天强国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的目标,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在航天发展史上书写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东方红通信卫星北斗
北斗时钟盘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