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动向及分析
2016-02-04贾晨阳
贾晨阳
专题—攻守兼备的战场利器
导弹作为实现精确打击的高技术主战武器,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的明星装备与主战装备,其作用与地位愈发不可替代。导弹家族庞大,成员众多,它们的外貌结构不一,长短大小各异,按飞行方式与作战使命可分为:弹道导弹、防空反导导弹、空空导弹、飞航导弹、反坦克导弹等。
由于导弹武器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的显著特性,使其成为了具有超强进攻性和强大威慑力的武器,成为了维持战略平衡的支柱、不对称作战的主角和“撒手锏”、信息化战争的主战装备、实现精确作战的必备武器、各类武器平台作战能力的提升器、现代防御系统的主要拦截器等。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导弹武器装备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重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进入一个升级换代、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与新动向:导弹攻防对抗更趋激烈,在推进弹道导弹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以巡航导弹为代表的中远程精确打击手段,加快推进防空反导向一体化、实战化方向发展,一大批更快、更远、更准、更智能的导弹武器装备纷纷登台亮相。
专题特约顾问:吴 勤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先按照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再沿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根据作战使命,可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作为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弹道导弹由于具有射程远、速度快、低维护成本、可安装多种弹头等优点,受到许多国家重视。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装备有弹道导弹,已研制的型号达百余个,部署过的型号达80个,现役型号约40个。
近年来,弹道导弹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在战略弹道导弹方面,美俄等军事大国全面推进导弹的更新换代,完善体系建设,重点提升导弹的综合作战能力,新兴国家则着重提高导弹的射程和威慑能力;在战术弹道导弹方面,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战术弹道导弹,重在提高导弹综合性能,发挥威慑与实战作用。此外,各国还加强了弹道导弹的试验与部署,不断提升导弹的推进系统性能、命中精度、战场适应性等多项综合战术技术性能。
“亚尔斯”弹道导弹
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动向分析
从武器装备发展方面来看,美国持续关注战略弹道导弹的更新换代;俄罗斯加快推进新型战略弹道导弹的研制和部署;印度构建射程衔接的弹道导弹打击体系;韩国致力于提高弹道导弹的射程;朝鲜和巴基斯坦等国则重点提高弹道导弹的系统可靠性。从技术发展方面来看,导弹突防技术、信息化技术和先进制导控制技术是各国弹道导弹技术发展的重点。其中,俄罗斯、美国的弹道导弹具有装备弹头多、攻击目标多、命中精度高、机动能力强、突防能力强、生存能力强等特点,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俄罗斯 近年来,面对美国和北约的战略围堵和遏制,俄罗斯继续贯彻“维持均势、技术威慑”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建设。其主要特征有三点。
一是重点发展新型战略弹道导弹,并将生存与突防能力作为发展重点。当前,俄罗斯正在重点发展“萨尔马特”和“边界”弹道导弹。“萨尔马特”导弹携带弹头数量多、弹道灵活可变、可靠性高,采用了多种新型专用突防设备和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突防能力。目前,俄罗斯已经装配完成了“萨尔马特”的首个无动力试验弹,预计其飞行试验将在2017年进行。“边界”导弹也将于2016年开始部署。与“亚尔斯”相比,“边界”导弹改进了突防装置,采用了新一代分导多弹头,弹体尺寸更小、质量更轻。同时,俄罗斯还启动了“巴尔古津”铁路机动弹道导弹的研制,并将于2020年前完成研制。
二是持续开展飞行试验,验证各型在役和在研弹道导弹的可靠性与技术成熟度。近年来,俄罗斯开展多次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包括“撒旦”“白杨”“白杨”-M、“亚尔斯”“魟鱼”“蓝天”“布拉瓦”“边界”等战略弹道导弹以及“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对其可靠性和技术成熟度进行了验证。
“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试射
三是加速实施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信息化步伐。目前,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已经换装新型全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核冲突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并能够提供信息支持和管理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的日常活动。同时,俄罗斯还成立了国家防御指挥中心,该中心拥有最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对俄罗斯战略、战术核力量具有强大的指挥控制能力。
美国 为了推进现役型号的延寿改进,美国继续对“民兵”-3和“三叉戟”-2 D5洲际弹道导弹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整个延寿项目正在进行中。完成改进后,“民兵”-3导弹将服役至2030年,“三叉戟”-2 D5将服役至2042年。在现代化改进的同时,美国还通过试射来检验改进效果。近年来,美国多次成功试射“民兵”-3和“三叉戟”-2 D5洲际弹道导弹。通过试射,演示并评估了导弹的准确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为满足2030年之后陆基战略核威慑能力的需求,2011年美国启动了未来“陆基战略威慑力量”项目的相关研究。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未来陆基战略威慑的备选方案分析。未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可能使用“民兵”-3导弹的基本设计、通信系统和现有发射井;替换制导系统和老旧固体发动机;为提高生存能力,仍将考虑公路等机动部署方案。此外,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可能使用固态制导技术。相对于“民兵”-3导弹目前使用的机械制导技术,固态制导系统寿命更长,有望达到20年;成本更低,单价仅80万美元;同时,还能大幅度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未来陆基洲际导弹方案最终将由国防部决定。
印度 2015年1月,印度第3次成功试射“烈火”-5导弹。印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除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之外第六个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烈火”-5射程为5000千米,这将极大扩展印度导弹的打击范围。除北美和南美外,“烈火”-5洲际导弹将可锁定各大洲目标。此外,印度当前还在发展最大射程为8000~10000千米的“烈火”-6洲际弹道导弹。
建立射程衔接的弹道导弹打击体系是印度的研发重点。2015年11月,印度成功发射“烈火”-4导弹。“烈火”-4导弹是“烈火”-2导弹的改进型,为两级固体导弹,最大射程约3000~3500千米,采用了与“烈火”-5导弹相同的先进技术,包括微型导航系统、国产的环形激光陀螺仪惯导系统、现代化冗余电子设备和复合碳材料固体发动机等。试验获得成功,进一步验证了印度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先进技术。“烈火”-4导弹填补了“烈火”-3和“烈火”-5之间的射程空白,提高了印度战略弹道导弹的杀伤力和作战半径。
为了改变核力量主要依赖陆基弹道导弹的现状,印度试图建立“三位一体”核力量,继续开发K系列潜射弹道导弹及其运载平台。2015年11月,印度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成功发射未携带弹头的K-15潜射弹道导弹。此次试验是印度首次从潜艇发射潜射弹道导弹。K-15导弹的射程为700~750千米。为了解决K-15导弹射程和打击能力的不足,印度还在同时开发射程达3000~3500千米的K-4中程潜射弹道导弹。
印度弹道导弹的综合性能也在快速提高。从印度近年来试射以及计划发展的弹道导弹型号来看,动力系统从“烈火”-4的两级固体推进、发射重量17吨,提高到“烈火”-5和“烈火”-6的三级固体推进、发射重量50吨和55吨;弹头系统由“烈火”-4的单弹头发展到“烈火”-5的3~10枚分导式多弹头和“烈火”-6的10枚分导式多弹头。此外,“烈火”-5导弹通过携带诱饵和其他干扰装置,提高了突防能力。未来印度的导弹系统将能够携带各类有效载荷,其中包括高能武器以及使用主动制导战斗模块、机动战斗模块的弹头等,可突破敌方导弹防御系统。
朝鲜 近年来,朝鲜在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下,继续发展弹道导弹及其相关技术。通过频繁试射导弹和发射火箭,朝鲜验证了远程导弹相关技术,以获取军事打击能力。2014年1月和8月,朝鲜在其西北部的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了2次KN-08导弹发动机点火试验。2015年5月,朝鲜宣布成功进行“战略核潜艇弹道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尽管朝鲜宣布此次试验获得成功,但国际社会对此次试验是否成功尚存诸多疑点。
韩国 2012年,韩国与美国联合宣布修改《韩美导弹协议》。修改后的协议允许韩国将其导弹射程从300千米扩展至800千米。此后,韩国宣布开始研发射程为500千米与800千米的弹道导弹。2015年6月,韩国宣布成功试射了两枚自行研发的“玄武”-2B弹道导弹。该型导弹射程超过500千米,可覆盖朝鲜半岛所有区域。2015年10月,韩国宣布将在2017年完成射程为800千米的弹道导弹的研发与部署,该型导弹将与“玄武”-2B导弹共同组成韩国的“杀伤链系统”,从而更好地应对朝鲜的核威胁和导弹威胁。美韩修改导弹协议,在进一步提升韩国导弹综合水平的同时,也在客观上诱使朝鲜进一步发展中远程导弹技术,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
朝鲜阅兵式上的KN-08导弹
弹道导弹未来作战新特点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信息化战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弹道导弹将以信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多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威胁作战。弹道导弹未来作战将呈现以下新特点:
精确打击 弹道导弹作为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控制和打击能力必不可少。远程弹道导弹是实现全球快速常规精确打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俄罗斯“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卫星组合制导和寻的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使导弹的打击精度从30米提高到5米以内。美国海军则计划将携带有常规弹头的“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部署到“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使其命中精度大幅度提升。
多手段突防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全维网络体系将使导弹防御系统如虎添翼,使得弹道导弹的突防和生存能力面临重大挑战。现阶段,增强弹道导弹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主要措施有反侦察(诱饵和隐形)、反拦截(分导式多弹头、机动和加固)、特殊弹道飞行、主动电磁干扰等。
俄罗斯即将部署的“边界”弹道导弹采用了全导式多弹头技术,每个弹头都分别带有制导与推进系统,可在飞行过程中主动改变弹道来规避敌方拦截,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正在研发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了南向发射技术,可自由选择弹道,即可按照传统方式绕过北半球,也可绕过南半球打击目标。导弹首先发射入轨,待机实施打击,其飞行轨迹难以预测。同时,随着潜艇性能的不断提升,海基战略弹道导弹将具备更强的机动性和隐蔽性,生存能力也将大幅提高。
灵活多用途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弹道导弹的设计要模块化,零部件要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并具备携带多种多个弹头和不同平台发射的能力。通过更换战斗部、探测装置和发射平台,可以实现弹道导弹的多用途和作战使用灵活性,使战时后勤和技术保障得以简化。
弹道导弹可以通过更换弹头(核弹头、生化弹头、杀伤弹头、爆破弹头、侵彻弹头、聚能弹头、子母弹头和云爆弹头等)对不同目标进行打击;可利用不同精确制导装置(光学、射频及其复合探测器)进行更高精度的制导;可利用不同的发射装置(空基、海基和陆基)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俄罗斯为“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研发了5种不同类型的导弹,包括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硬目标打击、末制导以及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等,从而实现了多功能、多用途。
国外弹道导弹未来发展分析
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重要支柱,弹道导弹未来将继续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军事强国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对弹道导弹进行现代化的改进,持续提升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自动化能力、打击精度以及对复杂电磁环境的适应性。
精确制导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导弹的再入段采用末制导,自动寻找目标,可补偿其他误差源的影响;采用新的末制导技术,如卫星导航、高级惯性制导技术、红外、激光、毫米波、景象区域匹配相关等;在导弹上加装卫星导航全球定位系统,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
突防能力与生存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部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纯惯性弹道的基础上发展机动变轨、滑翔、巡航等新技术,并采用快速助推、弹头机动再入、电子战等多种技术以全面提高突防能力;通过加固发射井、机动发射方式的多样化和分散配置导弹阵地等方式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
自动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导弹与现代化的侦察、指挥和通信手段相结合,成为实时或近于实时的攻击系统,快速形成打击时间敏感目标能力。
结 语
弹道导弹以其强大的远程打击与战略威慑能力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左右战场态势、决定战争胜负,乃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进步和战争模式的深刻变革,弹道导弹将向着信息一体化、目标全域化、响应快速化、打击精确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责任编辑:刘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