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力量 漳平水仙的推广者
2016-02-04陈闻彦张芬
陈闻彦+张芬
穿越百年的沉寂,漳平水仙历久弥新。
而政府、行业协会、茶企及一批爱茶人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致力于漳平水仙茶的品牌推广与创新,让这一历史名茶重拾昔日的辉煌。
孤独的“传茶士”
和张列权约在他的茶社见面,到了那里才发现,我几个月前在这喝过茶,恰好那天他也外出不在。我把这个阴差阳错的巧合告诉张列权,他大笑: “杂志社的资深编辑没有不认识我的,我和《茶道》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6年创刊当年。”张列权与《茶道》的老相识瞬间拉近了我们初次见面的距离。他和漳平水仙的故事,便从一款入门级漳平水仙茶开始了。
张列权说,第一泡入门款是要给味蕾留下第一印象,感受漳平水仙的香气和滋味,随后再逐渐深入,从烘焙冻茶到浓香型,再到高山茶、白茶、红茶,最后以怀旧的老茶结束。张列权如此认真、循序渐进的喝法,丝毫不让我意外,十多年来,他一直用这样的态度深爱着家乡的漳平水仙茶,不遗余力地为漳平水仙茶贡献着。
从漳平到厦门
对于漳平人张列权来说,漳平水仙茶从小时候开始就是最稀松平常的存在,是全家人解渴爽神的饮料,是深入骨髓的家乡味。
2002年,张列权的朋友送他一泡300元/斤的铁观音,和当时最贵也不会超过30元/斤的漳平水仙相比,张列权第一次被“奢侈”震撼,他万万没想到区区茶叶竟然能如此高价,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商机。
2004年5月13日,张列权的茶叶店在漳平开张。那时候安溪铁观音当道,而武夷山岩茶在漳平鲜有人知,进货价格低廉,张列权决定试水卖岩茶。“当时只是做茶叶生意,自己完全不懂茶,为了吸引客户多是半买半送。”张列权回忆,可能因为漳平有典型的闽南文化特征,大家习惯喝当地的漳平水仙茶或闽南乌龙茶,岩茶在漳平不太畅销。于是,张列权决定转卖家乡的漳平水仙茶,并且自己也开始学茶。2005年,张列权想搜集一些漳平水仙的历史资料,在浏览的过程中接触到民间茶论坛“三醉斋”,从这一天开始,天涯、网易、西祠胡同等备大网络论坛都能看到张列权和漳平水仙的“身影”,同时也结识了不少天南地北的茶友。
为了让漳平水仙走出漳平,张列权2006年在龙岩认识了同行老柯,老柯当时既是茶商,也是《茶道》杂志龙岩地区的发行总代理。经老柯牵线搭桥,张列权与专业茶期刊结缘,开始和媒体打交道。这时候的张列权意识到广为传播漳平水仙是十分重要的,但漳平毕竟是小地方,制约了他的见识和思维。2010年,张列权举家搬迁到厦门,将厦门作为他推广漳平水仙茶的根据地。
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启发,张列权计划启动“漳平水仙网游神州”全国品鉴活动,这是他自己为推广漳平水仙茶独立策划的。张列权说,他喜欢走“草根”路线,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做,这或许就是漳平人骨子里的固执吧,一旦认定,就会不顾一切坚持下去。
人多力量大
通过多年发帖的积累,张列权在各大门户论坛已经小有名气,只要有网友对漳平水仙感兴趣,他都会不吝啬地寄不同口感的茶样给对方,慢慢自然就诞生了漳平水仙“粉丝团”。
在“粉丝”们的支持下,2009年4月,张列权的漳平水仙全国品鉴活动从首站漳平市出发了。任何茶友想要参加活动,都必须在指定论耻预约,张列权会根据报名的先后顺序安排活动城市,并且将事先准备好的—个茶事漂流本提前寄往承办品茶的茶馆。张列权对活动执行流程有严格要求,每次品鉴结束后,当地的茶友必须在本子上描述对漳平水仙的感受,或好或坏皆可,最好还能盖—个邮戳,然后把漂流本寄还给他。张列权说,“原本是打算一站接一站,不必来回寄,但是想想万—漂流本中途丢失或者损坏,茶友们的努力付出前功尽弃,我也辜负了大家对漳平Z(仙的真挚感隋,所以还是先寄回给我,把原件复印后,换上复印件,再把漂流本寄往下一个城市。”一边说,张列权—边起身去拿已经写满评语的第一本漂流本,他递给我之前,还特别拿纸擦了擦桌子,生怕本子遇水受潮。
虽然它只是一本很普通的活页记事本,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上面记载了全国各地茶友品鉴漳平水仙茶的感悟,尽管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却用专业的评茶词汇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喝茶感受,“高香”、“亮黄”、“甘醇”……更认真的茶友还按照标准评茶程序进行了盲评,详细记录每一泡茶的具体情况,包括千茶、香气、滋味、叶底等,甚至有时候遇到当地邮局不给加盖邮戳的,擅长绘画的茶友们就自己在上面画一个。除了茶评之外,在漂流本里还能看到各地茶友们的才艺展示,他们为漳平水仙挥毫泼墨,手绘漫画,篆刻印章……张列权非常珍惜这个漂流本,他感动地说,截止2014年8月,“漳平水仙网游神州”全国品鉴活动已经走过31个省55个城市,参加过的茶友都是他的“同盟”,为推广漳平水仙茶贡献着一己之力,他会继续努力到达那些尚未走过的城市。
不仅仅是品鉴活动,张列权在2012年开始举办悦读茶会,对漳平水仙茶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最高峰时每个月平均四、五场,台湾的范增平老师还亲自来厦门主持了一次,带来了自己的私藏茶和茶友们分享。几乎在同一时间,漳平水仙茶DIY活动也上马,全国多个城市的茶友联动或同步,亲手制作漳平水仙紧压茶饼,为此,不少茶友还迷上了紧压茶所用的木模工具,时常请求张列权帮忙收集工具老物件,张列权都尽心尽力而为。
独自在路上
如今,张列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微博和微信上,他注册了十多个账号,以别人难以想象的精力来推广漳平水仙茶。有业内人士评价说,像张列权这样执着的“草根”茶人非常罕见,他几乎是用一种传教的方式来传播家乡的茶与茶文化。
张列权是倔强的,他宁愿独自一人艰难前行,也不肯妥协丝毫,所以他的内心始终是孤独的。他告诉我,为了熟练掌握漳平水仙的焙茶工艺,他曾从妻子娘家所在的中村收购了60斤茶饼,每次焙5斤,一共尝试了12笼,当时他已知的焙茶知识仅仅只是茶农们口口相传的经验以及从网络上搜索获取的。“当时要用不同的温度做试验,为了保证焙火均匀,每隔一小时还要给茶饼翻身,试喝,结果导致身体太上火,不得不去看医生。”张列权苦笑着摇头。
对于张列权来说,漳平水仙茶是故土的印记,是家乡的情结。张列权说,“漳平水仙茶小,同时也很脆弱,我不赞成卖夏暑茶,因为这是一年中品质最差的茶,不仅不能代表漳平水仙茶的正味,还会给初次接触的人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这是一种追逐短利的做法,对漳平水仙茶产业造成永久性伤害,最终必定害人害已。”因此,卖茶时.张列权从来不直接推荐产品,他都是先拿出不同口感的几款让客人试喝,客人感觉哪一款好就卖哪—款。“茶的口感是无可参考比较的,尊重自己的心和感受,这是我对茶的态度,也是对生活的态度。”张列权说。
“漳平水仙茶做不到安溪铁观音那样的规模,其实也不需要做到那么大,因为不能拼配,一旦量化,品质自然得不到控制,只要做到精而美,尽力把漳平水仙最美好的茶叶带给大家,一定能将这百年历史的茶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然而,现在整个市场存在着茶商互相拆台、茶农追求短利的硬伤,这是漳平水仙茶产业正在努力突破的瓶颈,也是我个人感觉最无奈的时期。”
张列权正在尽力收集漳平水仙茶老字号的茶章和茶品,他视它们为珍宝,他表示,这些承载着漳平水仙茶历史的老物件一定得好好保存,这是漳平茶文化的精华,也是世代漳平人热爱家乡的那一份初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