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研究*

2016-02-04刘紫涵周长美

山西青年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主渠道理论课实效性

刘紫涵 周长美 张 巍

黑河学院理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研究*

刘紫涵**周长美张巍

黑河学院理学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然而,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渗透力与感召力,使思政课真正的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长效持久的拥有教学吸引力,达到最终的教育效果已经成为摆在各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导向和平台作用是思政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探究第一、第二课堂教学创新形式的可实现性,以及对思政课堂教学吸引力机制分析及实效性契合点的寻求,切实增加思政课堂的磁场力,真正让思政课所学知识成为学生的思想武器,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渗透力;吸引力;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教学困境及原因

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学的主旨在于传达社会主流的政治价值、道德价值,使学生主体建立起对课程所传导的价值理念的认同。然而,如今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着很多制约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意识形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政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认知,而忽视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培养,造成学生学习常常“知行脱节”。

(二)在就业高压力下陷入功利价值追求

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的今天,大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就业和物质利益上。当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相抗衡时,更倾向于物质价值;当科技价值与人文价值相比时较量时,更倾向于科技价值;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睥睨时,更倾向于眼前利益。思政课最大特点就是长久、缓慢,以一种渗透的力量“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却受到很多同学的忽视,由于其对实际生活就业直接用途不明显,学生明显动力不足,甚至产生“思政课无用论”的思想,课堂纪律松懈,制约了德育的效果。

(三)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教师的感染力

在传统应试化教育的影响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存在着“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阅读、快思维”的影响下,学生们更倾向于丰富、多变的视觉冲击。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明显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加之很多学生,是90后独生子女,自觉性差,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漫无目的、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更是听的不带劲,走马观花甚至充耳不闻。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其教育效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思政课切实发挥实效性,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知行统一”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与实效性路径探究

高等学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与坚定的特殊时期,其价值观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个性化特点。而思想政治素质更是作为人的全面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更应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因材施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力求尊重学生个性,树立多元标准,找到每个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光点,经常性的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大锅饭”的教学方法,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积极探索符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例如尝试“项链启发模式”教学,尝试增加“角色互换”环节,挖掘并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教学,同时重视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二)贴近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

1.教学内容力求现实感强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力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时事热点有效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网络道德和社会诚信教育等综合素质,同时寻找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发展的契合点。

2.长效动员,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新空间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教学新空间,即让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教育基地中感化成长,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仅把抽象的书本知识、无形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进来,更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情操,将自己的成才目标与社会发展,时代需、人文修养、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对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科学思维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理解与认识。

要想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方式方法的分析与探索,积极寻求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思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课堂外教学的新思维、新空间,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探究思政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教学创新形式的可实现性,以及对思政课堂教学吸引力机制分析及实效性契合点的寻求,切实增加思政课堂的磁场力,真正让思政课所学知识成为学生的思想武器,使学生主体建立起对课程所传导的社会主流的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的认同。

[1]张彦,郑永廷.价值迷茫的表现、成因及教育转化[J].江汉论坛,2012(11).

[2]程丽.杨洪林.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05).

G641

A

1006-0049-(2016)17-0051-01

*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政教育主渠道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研究》(Xjg1440)资助。

**作者简介:刘紫涵(1985-),女,硕士研究生,黑河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主渠道理论课实效性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